【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侯晓晨]北京地名“寻龙之旅”
  作者:侯晓晨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1-23 | 点击数:11325
 

  ■龙潭路:龙潭湖原为窑坑和苇塘,20世纪50年代后建成三个公园

  离开了龙须沟和金鱼池,我乘坐34路公交车,在“光明楼”站下车。沿着夕照寺街向南走了一分钟,街的最南端,正对着龙潭公园的北门。公园北门外有条东西向的马路,就是龙潭路。其最东端邻近东二环路和护城河,西端抵天坛东墙。

  显然,这条路是因为路南的龙潭湖而得名的。那么,这“龙潭”的前身又是什么呢?今天龙潭路以南的一带,原为一大片湖泊与沼泽。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开始动工修建北京外城,河水断流。工程结束后,留下了许多窑坑。渐渐地,雨水和沟水(特别是龙须沟)汇集于此,形成了一大片苇塘。从1952年开始,北京市政府组织人力在此挖成了三个人工湖,梁思成先生取龙须沟的“龙”字,将其命名为龙潭湖。1984年后,龙潭西湖、中湖和东湖分别建成了龙潭西湖公园、北京游乐园和龙潭公园。

  漫步于龙潭公园,都市的喧嚣瞬时被过滤掉了,使人几乎忘记了身在二环路内。太阳透过淡淡的云雾,洒下柔和的日彩,给那厚厚的冰面涂上了一层活跃的光芒。沿着湖岸走去,忽听见“嘎嘎嘎”的叫声,从不远处凌空而来。走近一看,竟是一群绿头鸭,时而成群结队,时而三三两两,在湖水中欢快地游弋。公园其他的湖面都结冰了,为什么这里还碧波荡漾呢?在一旁,我找到了一根水管,它不停地往绿头鸭所在的湖面中注入着流水。很可能是公园的管理者发现这些可爱的小生灵后,特意为它们开辟了一处栖息之地吧!绿头鸭啊绿头鸭,你们虽然没有飞回温暖的南方,但这北国之冬,注定不会孤独,不会寒冷,因为,有善良的人们与你们相伴。龙潭湖虽然没有什么“龙”,但有了你们,就有了最可爱最活泼的“明星”!

  ■海淀区龙背村:曾被规划为地铁4号线北端起点站名

  离开了二环内的东城与西城,我来到了海淀区龙背村。它位于北五环路红山桥以北约一公里处,距“西山庭院”小区不远。

  关于村名的由来,有好几种说法。有人认为是村南的清河在裁弯取直以前,该村南侧的河段向北弯曲,好似龙背,因此得名。也人认为,如果把颐和园的万寿山比作龙头,该村在万寿山以北,相当于龙背;再往北的西山则是龙尾。还有个传说,当年乾隆帝看见龙背村的村名,嫌它谐音“隆背村”,诏令其改名为“百福村”。谁知,村内连续三年大旱,一点福气都没有。村民又饿又气,遂将村名又改回了龙背村。

  此村原本名不见经传。前几年,规划地铁4号线的时候,其北端起点站曾以“龙背村”命名,后来才改成现在的“安河桥北”。尽管龙背村最终没有成为地铁站名,但是这一经历,还是使它声名鹊起,引起了地理爱好者的重视。

  ■海淀区青龙桥:古桥为郭守敬所修,为重要交通枢纽,青龙桥镇曾颇为繁华

  在海淀区的龙字地名中,比龙背村名气大得多的,是青龙桥。元代郭守敬主持开凿白浮瓮山河(大致在今天的京密引水渠一线),修建了青龙桥。清《宸垣识略》记载:“青龙桥在瓮山北五里,元明白浮堰之上流也。其西通金山口,其北斜界百望山。”青龙桥是连接京都至西山、西郊至山后的重要枢纽,也是明清帝王经海淀前往玉泉山、香山的必经之地,战略意义非同一般。由于交通便利,附近的青龙桥镇逐渐繁华起来,店铺林立,热闹非凡。但在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两次火烧西郊园林后,日渐衰落。

  在公交“北宫门”站下车,我沿着青龙桥东街向西走。这里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两侧都是小房子,冷冷清清,与往昔的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几百米后,面前便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孤独地横跨在京密引水渠上。桥头,不时有汽车驶过,路人也是行色匆匆。更令人失望的是,根据我查到的资料,此桥不是古迹,而是后来修建的。不过,大致位置与原来的青龙桥相近,倒可使人依稀想象这里的过去:

  “瓮山西北巴沟上,指点平桥接碾庄。自甃清渠成石碣,尽回流水入宫墙。残荷落瓣鱼鳞活,高柳飘丝鹭顶凉。不碍蹇驴行躄躄,有人缓辔正思乡。”(清·查慎行《青龙桥》)   ■朝阳区龙道村:神秘的古村湮没在芍药居小区内

  朝阳区带“龙”字的地名,很多都已难觅其踪:像原属洼里乡的龙王堂,在修建奥运村后完全消失了。名气稍大点的,有九龙山,现在还保存在公交站名中。历史上的九龙山,位于通惠河二闸段深沟村南,是一座东西走向、长约二里的土山,“高数丈,蜿蜒里许,形势若龙。”(民国二十四年《北平旅行指南》)如今,九龙山一带高楼林立,那土山早已削平,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些地名中,唯一值得关注的,是龙道村。虽然在最新的电子地图中,还能搜到该村,但事实上它已被芍药居小区湮没了。村内原有古刹华藏寺,重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有明代户部侍郎刘禹谟撰立碑记,云“安定门外龙到村,旧有古刹”,可见该村历史之悠久。有意思的是,前文所提到的龙头井街,极有可能是唐代的龙道村。朝阳区这个消失的龙道(到)村,与西城区那个有什么关系呢?更令人迷惑不解的是,还有一个关于朝阳区龙道村的传说:当年唐太宗东征时路过该村,询问村名,一老者为讨皇帝欢心,答曰:“龙到(道)村。”为什么这个故事的背景恰好也是唐代呢?难道它与北海附近的“龙道村”,只是巧合吗?如今,两个相距数公里的龙道村,都已经消失,却把无数的谜团留给我们去破解……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新网-北京青年报 2012年01月21日 10:4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管彦波]西南民族聚落的基本特性探微
下一条: ·[张晓琼]近代基督教传入对云南部分信教少数民族的文化影响
   相关链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施爱东]龙王传说的演变
·颐和园非遗插花展区 “花团锦簇、龙凤呈祥”·龙年说龙“中国龙的文化阐释”
·[鞠熙]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意义·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9期活动预告(2024年1月6日上午9:00)
·[周巍]“锁龙井”型故事的古今演变·[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张玲 杜天龙]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鲁南五大调”·[俞杰]滇池神马传说:文化交流与祥瑞宣传
·[杨俊安]文学与民俗的交融:《窦占龙憋宝》中的民俗生活·[许诺]集体记忆视角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苏州路径
·[徐进]琅琊祭海节的原真性问题探讨·[徐金龙 韩莹莹]快手短视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媒介传播
·[王子尧]流动的市声:北京“杂吧地儿”的生活之籁·[王之心]“北京375末班公交车事件”新媒体中的传播变体调查报告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王涛]《地名文化遗产鉴定》修订刍议
·[王静斯]北京地区中秋习俗考略·[宋嘉琪]手工艺类非遗的市场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