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奉先思孝,发扬传统孝德文化 抚今追昔,构建当代和谐社会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浙江上虞举办孝德文化系列活动
  作者:罗杨 胡耀灿 中国艺术报综合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8-02 | 点击数:25159
 

·专家论孝·

  孝德文化的民间载体

  胡耀灿

  孝德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粹,被视为一切社会道德的基础,因此,古人有“百善孝为先”之说。孝德文化经历数千年而不衰,除了历代统治者出于统治需要而大加宣传外,流传民间的各种文化活动,承担着孝德文化具体的传承作用,这种作用,不但没因为社会的动荡、朝代的更迭而消减,反而在艰难困苦的磨砺下,更加显露出耀眼的光芒。

  民间文化根植于人民群众中间,它的产生、流传和取向,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社会民众的基本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所以也往往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和教化作用。孝德文化在民间文化中时常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体现,上虞有着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形式,大量地包含了与孝德文化有关的内容。

  1.社戏和庙会

  社戏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年规戏、庙会戏、平安戏、偿愿戏。其中以庙会戏为主。

  庙会主要是以庙日祭礼为缘起的一种集市、娱乐方式,明清以来,上虞庙会盛行。各个庙会的规模大小不一,如百官的大舜庙会、下庙庙会(又称老十六庙会)、曹娥庙会(又称娘娘庙会)、东关的五猖庙会、崧厦的崧神庙会、五龙庙会、双枫庙会、道墟的东桑庙会、镇镜庙会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纪念孝女曹娥的娘娘庙会。除祈福求平安等内容之外,往往还有一些子女陪同老人一起到庙里烧香许愿,表达孝敬父母的心意。庙会的演出中,也会随时用快板书、莲花落、顺口溜等说唱形式,增加一些各地孝子孝女孝顺儿媳妇的小故事、小片段。据老人传说,迎神游街时,在迎神游街队伍中,会有人扮演“不孝子孙”被无常捉拿捆绑后,插上“不孝子孙”的牌子游街的场景。当然,在游街队伍中也有人高举牌子,上书“孝子某某恭迎娘娘”之类的文字,以示对孝子、孝女的旌表。

  戏曲演出是庙会的高潮,在所演出的节目中,除了一些专门以孝为主题如《芦花记》《吃糠记》(又叫《赵五娘》)等的剧目外,在其他的故事中,随时会有孝德的内容穿插其间。尤其是莲花落等说唱节目中,这样的内容就更多,如《娘家节诗》《分家节诗》《王华买父》等。

  现在的上虞农村,民间文艺演出中也有大量有关孝德的内容,如上虞戏曲家协会主席、省优秀民间艺术家杨国华等人演出的《征母》,将上虞崇尚孝道、社会和谐的良好风尚进行了充分的演绎。其他如莲花落表演家吴宝炎创作并表演的《曹娥传奇》《虞舜传说》等曲目,都以孝德文化为主题。

  2.志书和谱牒

  一般而言,县志及以上等级的地方志,大多是官修的志书,特别是明清以降,县志、府志基本上是由官府出面主持编纂。而村志、里志、庙志以及各姓氏的宗谱、族谱、家谱等,则一般均由民间自主编纂,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民间对于社会行为的取舍和导向。

  在一般的里志、村志、庙志等志书中,对于本地的乡风多有记载,但大多以“孝友”为尚,对本地的孝子孝女多有褒奖。如上虞《五夫里志》载:里之称五大夫者,系焦氏五子,孝感上圣,立茔于此。

  在宗谱、族谱、家谱中,孝一直是一个主题。在笔者所收集或查阅的近百部谱牒中,除了一部分近代简续的谱牒外,大多数完整的谱书,都突出了孝的位置。

  如上虞北门谢氏良房谱中讲到:“谨家谱而不忘乎先,孝之大也。”把修志作为孝的一个重要内容。

  上虞西华顾氏宗谱则曰:“族之有谱,仁人孝子识不忘也。……凡一切忠孝侠烈、可歌可咏、可悲可泣之事靡不俱载。”

  古虞葛氏宗谱《例言》云:“贞烈节孝,潜德幽光,攸关风化,无论已未旌表,各为据实录,所以激扬门风也。”

  达溪王氏宗谱载:“敦孝悌以重人伦,为驭世之常经,即为立身之首务。”

  在许多谱牒中,对于孝子、孝女的记载都十分普遍。上虞刘氏宗谱中对于孝义人物的记载多达36人。上虞贺溪倪氏家谱中对于节孝人物的记载共有29人,其他人物记载中也多有提及为人孝悌等评价。

  3.建庙、立亭、刻碑

  上虞历史上对于孝行的褒奖有很多的形式。主要是建庙、立牌坊、刻碑、建坟等。通过这种形式,在民众中强化孝德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比如百官的舜帝庙、梁湖舜帝行宫、曹娥乡的曹娥庙(孝女庙)、丰惠南郊的朱娥庙、梁湖的“孝婆娘娘庙”、沥海的孝义祠、小越等地的孝子碑、孝子坟等。

  舜帝为中国传统二十四孝之首,也是孝德文化的源头。上虞自古就有虞舜故里的传说,曾有两座专门祀奉虞舜的祠庙。一是舜帝庙。明·万历《新修上虞县志》等有关史料载:“上虞故舜封地,江海环带,山川盘郁,为浙东名邑,……龙山西尽有百官,临江有舜帝庙,庙前有重华石。”据《舜帝庙志》记载,舜帝庙由民众集资,始建于唐代。舜帝庙气势壮观,建筑雄伟,是江南名刹,与禹庙并称为浙江两大祀之一,是古代名震江南的道德圣殿和祭祀场所。二是舜帝行宫。旧时,梁湖的建有舜帝行宫一座,凡过往商旅中有身份者,均须到舜帝行宫中致祭,以示敬意。

  曹娥庙,早年又叫灵孝庙、孝女庙,是为彰扬东汉上虞孝女曹娥而建的一处纪念性建筑。由于曹娥娘娘是五月二十二负父尸出水的,所以后人把五月二十二日作为曹娥娘娘生日,也就顺理成章地把这个日子作为曹娥庙的庙日。每当庙会,各地人士纷纷赶来,一是为了祭拜孝女娘娘,表达对孝女的崇敬之情;二是为了给自己的父母长辈与亲人祈福求平安;三是参与到热闹开心的庙会活动中去,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丰惠百东村有座小庙,供着一位朱娥娘娘。据传说:朱娥是北宋时期人,父亲叫朱回,母亲早亡,朱娥从小由祖母养育。一天,村里有个叫朱颜的无赖,无理与她祖母争吵,并拿起柴刀来砍年迈的祖母,眼看祖母生命危险,小朱娥毅然冲上去,双手抱住朱颜拿刀的手臂,用身体挡住祖母,奶奶趁机逃去。朱颜举起柴刀向她砍来,朱娥为保护奶奶的安全,被朱颜杀死。大家都被朱娥的孝心所感动,先是给朱娥塑像,安放在曹娥庙内。后来朱娥故乡的民众,又集资在丰惠百东村建朱娥庙。

  此外,梁湖曹村有座“孝婆娘娘庙”,是人们为了表彰一位被屈死的孝顺媳妇,特地在井边造庙塑像,大家尊称其为“孝婆娘娘”。在五夫凤凰山麓,原有一座钱孝子墓,葬的是宋代孝子钱兴祖的墓。钱兴祖因家贫,母死五年后才下葬,下葬时有千只白鸟齐集墓前,两只白鹤前来助哀。现在,虽然墓已难觅影踪,但孝子碑尚在。

  这些散落于民间的各种孝德遗迹,就像一个个矗立在人民群众心头的道德指示牌,随时提示着上虞的后人遵从孝道、履行孝德。

  4.习俗和礼仪

  传统习俗是众多民间文化形式中最具教化作用的一种形式。在上虞的民间传统习俗中,有许多的内容与孝德相关。这些民间习俗,分散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但都在有效地发挥着传承孝德文化的作用。

  六十六块肉 上虞民间有这样一个传统:当父母年纪到六十六岁时,要由已出嫁的女儿送六十六块肉来吃。这六十六块肉要切成小块,由女儿家里烧好后送到父母那里。由女儿端送到父母手上吃。丈母娘则由女婿端送到手上吃。盛肉的大碗或钵头除了盖上碗碟之外,还有再覆以红布以图吉利的。

  倘老人没有亲生女儿,则此角色常由干女儿和侄女们承担。民间相信,如果不是这样,那么父母今后的岁月就难保安康。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六十六块肉也越来越小、越来越瘦。但这个尊老敬老的传统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媳妇敬茶 在上虞丰惠、小越、皂湖、梁湖一带农村的一部分农户家里,还流传着一种过年习俗,那就是不管是不是新媳妇,只要公婆还在,每年的正月初一早上,必须由儿媳妇烧好一碗早点,如藕茶、汤圆、桂圆或荔枝汤等,用双手捧到端坐在堂前的公婆面前,亲切地叫一声“爷爷娘娘请吃点心”,等他们吃完了,再将空碗收拾掉,以示敬老之意。

  此外,民间比较严格的称呼习惯,也让人们不断地强化尊老敬长的伦理道德观念,培养人们的孝德基础。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1年07月29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费孝通]人类学与二十一世纪 
下一条: ·哈森 田兆元:民俗研究:对象、方法与现实挑战
   相关链接
·[金卿莹]秦汉义乌颜乌传说与儒家孝伦理的传播·[黄晔 万登峰]试论端午节民俗文化促进孝感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之策略
·[金丹妮]农村葬礼中的低俗化现象研究·[黄晔]试论重阳节民俗文化促进孝感旅游经济发展之策略
·民俗大家刘魁立“释”新时代慈孝:不限家庭和形式·[萧放]孝文化的历史传统与当代意义
·专家座谈孝文化与国家软实力·创新传承 发掘孝文化当代价值 促进社会和谐与国家软实力建设
·第五届青海湟源西王母祭拜大典隆重举行·两岸专家学者绵山论清明 多角度漫谈中华孝文化
·王琛发:孝文化面向世界 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量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