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宋生贵]民族艺术的乡土情结及当代际遇
  作者:宋生贵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13 | 点击数:11218
 
自从现代工业文明出现之后,整个人类世界便踏上了扩张城市、游离乡土的道路。即使是被纳入现代化进程较晚的中国,其城市化发展速度也在不断攀增,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其现代化的“后生性”,使得城市化进程之迅捷甚至令人惊诧。城市化扩张对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与林区、牧区的触动与影响,稍晚于沿海和中原地区,且影响面也有一定差异,但是,随着交通、通讯和现代传媒的发展与延伸,同样随时都在引动着这里的人们关于城与乡的选择与判断。无可否认,对于当代人,城市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所以离乡而进城成为当下呼应成势的迁徙流。那么,离乡进城后的人们、特别那些寄居于城市边缘的打工者们又当如何呢?在现代化的城市变化中,所有迁徙者都会遭遇到自身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文化模式的冲击和调整。其中,有更多的人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乡土”,并深情地回望她——那根性所在、可以使自己怡然安适的地方。
对于表现当代生活的民族艺术而言,其“乡土情结”便有了新的内涵,新的美学机缘。这意味着,从人们的精神期待看,当代城市化的挑战,不但不会远离民族艺术的乡土情结、乡土内涵,反而会使之更加彰显。
与各少数民族艺术的原初生成与传统表现中以民间性为主的形式形态有明显不同,当代从事民族艺术创作与表演,并为人所关注、可产生广泛影响的,主要是职业艺术家,而且他们多数都生活在城市中。而他们之中有不少正是从本民族所在的农村或牧区、林区进入城市,或由小城镇进入大城市的。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以自己的努力和才情,以及源自故乡的故事与意境获得了城市身份,但在这里却依然是无根可系,无本可依,在深层意义上还是边缘人或漂泊者。他们的创作中往往潜在着乡土精神与城市理念的对冲,城市的喧嚣与乡村、牧区的宁静,城市的消费欲求与乡村、牧区的恬淡自适,城市的隔膜与乡村、牧区的亲情……种种反差形成精神游移的空间,作品便是此间寻找精神去向的产物,或是生发于中的内心独白。他们的创作于千差万别中却有着极为相近或相同的指向,那就是怀恋故乡,崇尚故乡,诗化故乡。乡村、牧区——故乡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是根性的,永在的!
中国各少数民族艺术土乡美质的当代意义,还在于当代人对于有特色的多样化艺术的需求,以及促进当代社会对于多元化文化机制的建设。生态规律告诉人们,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对于保护环境的和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是有大益处的。生物界、自然界是如此,文化艺术领域也是如此。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凭靠现代科技的力量和大众传媒的影响,当代人的生活、文化中的许多方面都自觉不自觉地走在了一体化和标准化的高速公路上。这样,现代科技所推进着的强有力的共容性、一体性(包括信息分享的必然性),与社会全面发展所需要的人的情智个性的张扬,彼此间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精神洗礼和文化冲突。其间,那种一体化与标准化愈强大、愈突出,人们对于多样性和异质性的期待便往往愈强烈。当全球化以空前的规模与影响力使世界一体化与标准化的时候,多样性和异质性则在健全当代文化中的意义愈加重要与突出。那么,在现代性的普及中,多样性和异质性蕴藏最丰厚的地方在哪里?在“乡土”,特别是各不同民族的乡土。乡土作为现代化影响的边缘,具有着与现代的标准化不同的异质,潜存着与现代化不同而富有民族特质与地域特色的文化底蕴。而在此异质性的保存和体现方面,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尤为显然,他们因其边缘和乡土而得以存遗的特色与多样性,在全球化时代成为张扬多样化、体现异质性的重要文化资源与创作活泉。一方水土滋养一方艺术,扎根于本地区、本民族的艺术,其个性必然是独有的、突出的,并且是无可替代的。每个民族的艺术都充分地彰显与发展自己富有文化内涵的个性与特色,便自然形成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以满足当代人多样性的审美需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全球化”的出现为各少数民族艺术及其乡土美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必须明白,这种乡土情结及乡土美学不是封闭的,也不可能是封闭的。即,同样应使之进入全球化的视野;全球化视野中的民族艺术的乡土美质,能够为本民族以外更广阔的领域、更多的人们提供有价值的东西,即真正实现“本土经验的世界化”;同时,还应将人类所面临的世界性问题,纳入本民族的艺术之中予以关注,让世界性经验得到本土化表达。这是当代背景下民族艺术生存和发展中应有的选择,也是其乡土美学中应有的新的内涵。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全球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的美学研究”(项目批准号:0452)。
参考文献
[1]于东辉.怒水浓情[A].民族艺术与审美[C].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
[2]楚克.金色的雅鲁河,我的故乡[a].民族艺术与审美[c].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
[3]刘一沾.民族艺术与审美[c].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宋生贵(1956—),男,内蒙古和林县人,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呼和浩特010010
(本文原载《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3期第3~6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巫达]彝族社会中“尔普”形式的变迁
下一条: ·[龚茂莉 龚家铭]葫芦丝社会功能的变迁
   相关链接
·《民族艺术》:2024年第1期目录·《民族艺术》:2023年第6期目录
·[邓启耀]相、义、法:民族艺术的认知与研究方法·《民族艺术》:2023年第5期目录
·《民族艺术》:2023年第4期目录·《民族艺术》:2023年第3期目录
·《民族艺术》:2023年第2期目录·《民族艺术》:2023年第1期目录
·《民族艺术》:2022年第6期目录·《民族艺术》:2022年第5期目录
·《民族艺术》:2022年第4期目录·《民族艺术》:2022年第3期目录
·《民族艺术》:2022年第2期目录·《民族艺术》:2022年第1期目录
·《民族艺术》:2021年第6期目录·《民族艺术》:2021年第5期目录
·《民族艺术》:2021年第4期目录·《民族艺术》:2021年第3期目录
·《民族艺术》:2021年第2期目录·《民族艺术》:2021年第1期目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