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专稿:春节──节日传统与文化记忆
——《中国社会科学报》特别策划
  作者:郑巧 吴婷 刘魁立 萧放 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3-05 | 点击数:36725
 

  熔铸民族传统 彰显文化自信
  ——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畅谈传统节日

  □本报记者 郑巧

 

 

  2月4日,恰逢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按北京传统习俗,“立春”要吃春饼、春卷,名曰“咬春”。在这个万物复苏的特殊日子里,记者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见到了文化部副部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在他堆满了书的办公室里,王文章副部长跟记者畅谈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保护意义,而由他主编的《中国的传统节日》一书,也将于近期出版。

  丰富节日内涵 延续文化记忆

  记者:和个人的记忆一样,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特定日子的周而复始,就产生了节日。节日加深了我们对一种文化的体验和认同,是超越个人回忆的“文化记忆”,您觉得这种文化记忆之于一个民族,有哪些意义?

  王文章: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跟文化记忆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文化记忆的中断,就是民族意识的中断。中华民族有绵延5000多年的历史,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的,本身就包含了一种文化的延续。文化当然可以通过典籍传承,但典籍只是一种辅助,更需要一种“活”的传承,像民间会通过习俗来延续文化。

  近代以来,我们以西方为师,这本来是没有问题的。今天,我们也仍需更好地学习西方。问题是,在当时的学习过程中,对自身的文化采取了片面过激的否定。文化当然需要自省,但这种自省要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不能盲目崇拜西方。新中国成立之初,对文化记忆的认识、把握并不完全科学。“文革”期间,曾排斥中华民族的一些优秀文化,把很多传统的东西丢掉了,现在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所以我们要加倍努力,把断裂的链条重新接起来。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瑰宝,它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态,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寄托着中华民族的感情,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蕴涵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文化,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家庭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也应是发挥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载体。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传统节日融入人们的生活和精神、情感世界,激发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延续发展。因此,大力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推动传统节日在与新的发展着的时代的整合中呈现旺盛的生命活力,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当代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和保障中华民族文化与生活方式多样化的必然选择。

  记者:2007年12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正式将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这是政策上对传统节日保护的支持,您觉得在保护传统节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王文章:把传统的民族节日确定为国家法定假日,对于整个国家的社会生活和广大民众的生活方式来说意义非凡。社会和民众有了一个生活的节点,人们通过历史的记忆和现实具有丰富内涵的节日形式呈现,对自身的文化及社会和国家加强认同。这对于全民正确认识传统节日宝贵的文化价值、积极参与节日活动、努力保护节日文化传统、注重节日文化资源的运用与创新,都具有深远影响。

  当然,由于我国历史悠久和民族多样性,传统节日遗产十分丰富,把传统节日确定为国家法定假日,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们必须同时具备悠久的历史性、现存的活态性、广泛的群众性和仪式的原生性等几个标准。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确立为国家法定假日,适应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性要求。

  今天要延续民族的文化记忆,应该把节日过得丰富多彩,要让民众喜欢过。我觉得首先要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让民众特别是青年人充分了解它。经过了上千年乃至几千年的积淀,节日的文化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比如贴春联和门神,就不仅仅是种简单的仪式,而是寄托了平安、吉祥的美好愿望。传统节日有了文化内涵,还要有标志性符号。如今把文化内涵化为标志性符号也很重要,比如圣诞节中的圣诞树就深入人心。

  延续、弘扬乃至发展传统节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努力将传统节日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当代人的生活方式或生活实用品。如浙江嘉兴市的人们普遍热情参与赛龙舟、插艾草、吃粽子等端午活动,真正把具有丰富而独特文化内涵的端午节当成自己充实的节日。与此相呼应的是,这里是全国最大的粽子产地,年产粽子2.5亿个,占全国年产量的一半以上。通过努力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资源,像年画、剪纸等,就会从文化影响力和日常生活两个方面吸引人们欢欢乐乐过节。

  记者:但有学者指出,传统节日放假,有助于民众更加珍视传统节日的价值。另外,它也很容易流于形式,变节日为普通的公共假日。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王文章:这种担心并非没有道理。现代社会人们很忙碌,节奏越来越快,在过节时也停不下来。所以只有通过增加节日产品,丰富节日文化内涵,才能吸引人们自觉地停下来过节。

  事实上,现代社会中的任何传统节日都不会原汁原味地保留历史传统的原貌,因为它的原始土壤和环境已经改观,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传统淡化和节日“变味”的尴尬情况。其实我们现在所有的传统节日都是以历史遗留物和文化象征物的形式保存下来的,不可能、也没必要完全回到过去,我们只需更好地保存文化记忆中的“合理内核”,把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留存下来就可以了。

  重视传统节日 体现文化自信

  记者:当前,民众,特别是青年人更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全球化时代,我国的传统节日该如何重新发挥魅力?

  王文章:我们不能一味排斥西方节日,就像不能盲目崇尚西方节日一样。圣诞节、情人节之类的“洋节”,本身也是西方民族文化的结晶,承载着西方国家人民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优秀文化的一部分。

  但是,我们对青年人热衷于西方节日的现象也不能听之任之。我们应该反思的是,在全球化时代,在文化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发展相对不平衡的今天,我们优秀灿烂的民族节日文化为什么缺乏当代吸引力,又该如何在提升本民族传统节日的魅力上做文章?

  这要求我们首先要改变观念,即传统节日不可能完全复制古代的原始形态,必须加以改造、整合、提升,以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文化诉求。同时通过有效的形式,使中国人特有的集体意识、和谐理念与社会道德感不断地被激发出来,在现代社会中发出光彩。

  其次是需要全社会都来参与,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政府部门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民间协会、相关事业单位的主动实施也很重要,专家学者的参与会提升节日活动的学术含量和品位,同时也需要各类媒体的宣传报道,让民众乐于参与。

  记者:现在有很多国家也在过春节,您觉得有必要把我国的传统节日推广到世界各地吗?

  王文章: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很快,随着我们对传统节日认识的加深,对传统节日价值的肯定,也必然会影响世界。像现在的春节,不仅是华人,很多外国人也参与到了其中。

  现在提倡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我们看重自己的传统文化,也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不会强求别人过我们的传统节日。但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其独特的文化品格,能吸引不同族群的人,可能会在更大范围内传播。所以我们也乐于向世界宣传自己的传统节日,也欢迎他们来认识、了解我们的文化。这是很好的事情,也是一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体现。

  加强生产性保护 科学对待“非遗”

  记者:商业经济冲击着节日的内涵,热炒“洋节”某种意义上是商业操作的结果,而某些地方也将传统节日文化包装开发借以提升旅游点的品位,您觉得商品经济是有助于传统节日的传承还是消解、破坏了节日?

  王文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节日离不开商品经济,因为传统节日本身呈现的形态就是跟商品经济密切联系的。比如在农村,节日时会唱戏,台下就有很多小商小贩。有商品经济,才能让节日有氛围,才能满足人们对饮食、仪式、娱乐的需要。

  商品经济对推动“洋节”起了很好的作用。我们也要注重商品经济跟节日文化内涵的结合,生产相关产品。在文化多样化的时代,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形态。时代在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也要更多地融入人们的生活中。

  确实,有的地方将传统节日文化包装开发借以吸引游客,这不是个别现象。事实上,我们并不反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而且提倡对某些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手工技艺类的项目进行生产性保护。去年,我们在北京召开了一个学术研讨会,主题就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问题。所谓“生产性保护”,就是鼓励经营、开发、生产,但前提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不是破坏。如果是“生产性破坏”,那是我们坚决反对的。

  记者:您长期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节日文化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环,请谈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王文章: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也在制定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的数量排第一位。七八年来,我国“非遗”保护的成果非常显著,建立了四级名录保护体系,即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并且还建立了传承人保护体系,给有特殊技艺的人提供补贴和创造传承条件。我们还划定了一些文化生态保护区,对文化遗产进行立体性保护,并大力筹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同时还开展了很多国际活动,赢得了世界对我们保护工作的肯定。

  然而,保护过程中确实也存在不少问题。最突出的是不少地方“重申报,轻管理”,保护措施跟申报没有结合起来,成了一种空头保护。同时“重开发,轻保护”,过于重视经济效益。比如某些少数民族的舞蹈,本来是在特定的区域中流传的,现在为了旅游开发,融入了很多时尚元素,与“原生态”的歌舞有了很大的差别。此外,对“非遗”的科学认知还存在一些问题。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不能轻易判断或否定某些文化,比如传统民间信仰,也不能轻易忽视,应该记录下来。总的来说,要科学、慎重地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02月09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旧年俗淡出 新兴年俗成为主流
下一条: ·[李新华]年画的文化史考察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
·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蔡达丽]文化记忆、身份认同与活的文化史书写·[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穆昭阳]文字史料中的民族记忆与多民族文学观形成
·[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王晓葵]“休闲”中的文化记忆——以日本的“花见”为例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