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简讯: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专题研讨会
  作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01 | 点击数:10380
 

  吴汉东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王司长的问题,这次应该解决,也能解决。民间文学艺术就是作品,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拘泥于非洲和部分拉丁美洲,不被完全认可。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如果不能进入国际体系,则没有实际意义。对民间文学艺术的特殊保护,显然不是著作权法保护,例如1997年菲律宾土著人法案,2000年巴拿马原住民法案,规定了集体权利。保护民间文学艺术,需要建立一个共同的话语平台,一是版权保护模式,二是专有权保护模式,三是改良的模式。而目前这个草案,一是兼顾了第六条,二是兼顾了国际上反对版权法保护民间艺术文学的要求。现在有两个方案,一是把第六条废除,直接像我国台湾地区的做法一样;二是条例对民间文学艺术的解释作出不同于伯尔尼公约的解释。

  严永和副教授(暨南大学):要理顺几个问题,一是国际化,要正确领会有关国际组织的立法精神。二是本土化,怎么结合国情,到底是在著作权下,还是在特殊权利下,行动表现形式,有形表现形式,民间美术,消极经济权利,积极经济权利等都是要考虑的问题。

  张玉敏教授(西南政法大学):能否达成共识,按照现在研究水平,应该可以取得一致意见。我们的条例要解决的是民间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问题是到底采用哪种权利保护。

  王自强(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司长):整个研究着重还是要来看制度建设。

  杨巧教授(西北政法大学):民间文学艺术的作品是指国际上的表达形式,而非著作权上的作品。关键是要了解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汪涌(北京立方律师事务所律师):全国关于民间文学艺术大概20来个案子,总共只有两个争议点,一是权属纠纷,几个民族,几个社团,几个群体都来争,如何调节。二则是涉及具体的利益分享问题。

  王自强(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司长):我们的国际立法,一定要国际性,这个主观愿望是好的。什么叫国际规则,美国现在强推数字信号,只要在影院有人拍,直接按照侵权处理。

  孙雷(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文化室处长):著作权方式保护要考虑进一步来讲,韩秀英那个案件,走西口,我们国家从不承认?民间文学艺术,用这个称谓,有特定背景,利用民族民间这个词一定要把握好。

  宋慧献(《中国版权》杂志编辑部副编审):讲私权保护的欧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保护。民间文学艺术、文学艺术作品和文学艺术作品表达为何区分?既然《著作权法》第6条已经有了,可直接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根据文学理论研究,文学艺术本身和文学艺术作品不是源和流的关系,民间文学艺术是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定性。研究文学理论,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形式,著作权保护的是表达,而非思想。创作方法,表达形式,而不是抽象的文学艺术创作方法。在总体上,我不赞成以知识产权形式立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

  于慈珂(国家版权局法规司司长):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一是要有一个开放的思维和视野来进行研究。二是要符合逻辑,即符合法律的逻辑,符合理论的逻辑,符合客观的逻辑。三是要放眼国际,规则不是等来的,不能被动接受,要争取话语权,改变规则,适用规则。四是立足国情,中国的民间艺术,为什么要保护,保护的是什么目的。五是有限目标,把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最迫切的给解决掉。这起码要有明确的目标,如果不保护具体的作品,那么其他的也都无从保护。

  金武卫(国务院法制办教科文卫司处长):从目前来讲,关于民间文学艺术,多种模式,现在需要解决的是什么。今天的讨论和今天的稿子,保护的对象是什么,保护的模式是什么,至少从今天的讨论过程中,保护对象是演绎作品,要再研究一下,统一的法律概念作为基础,反复的否认是寻找正确的。第三是在对象领域得到一个统一的结论,保护方式一是法律统一规定的,国际立法例的相关问题,国际上相关立法,洋为中用,我们自己寻求自己自圆其说,拿出自己的,另外看能不能在某些框架内与国际关系相协调。

  曹新明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感谢大家,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有几点可以说已经明确了:一是促进条例的达成和制定,有很好的意见。二是条例要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很多问题要涉及到。集中精力解决民间艺术问题的方案。三是概念,把可能涉及到的问题提出来,相对比较明确的是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这一概念。内涵,外延,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民间文学艺术是部分。含义的理解使用哪一个,前面20年的工作,一步一步走过来,要真正说即使再花二十年,尽可能拿出一个相对可行的版本,体现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特色,传统民间文学艺术的范畴,即使是作品的范畴出现,也超过了目前著作权保护的范围,多种民族,多种成分,有些作品形式就是不确定的,口口相传,本身是一些元素,但是并不一定是完整的作品,没有特别之处,必须要解决。四是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可否交叉,交叉之处,关于具体的权利设计,有一些意义。特殊版权体系是否可行,很难处理。如果我们现在对具体条文设计,保护期限,权利不确定,作品本身不存在保护不保护。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 2009-9-13

上一条: ·尊重是民间文艺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前提
下一条: ·[刘锡诚]我国民间文艺的权益问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