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胡立耘]彝族原始性史诗《梅葛》的展演分析
  作者:胡立耘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1-21 | 点击数:15683
 
 
可以推定,在原始性史诗的产生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史诗古老的形态主要是用于神圣性的场合,用以人神沟通并强调氏族的神圣的起源。其时,史诗的展演具有神秘性、仪式性和具社会功能的巫术性。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史诗不断增加民族自然发展的历史内容,并逐步由娱神变为娱人,由神的祭典变为人的节日,从而在祭坛、歌场两种不同的场所展演,同时在圣与俗两种空间存在,导致原始史诗的复合性质,有的部分庄严肃穆,有的部分则调侃诙谐,有的轻松活泼,有的禁忌分明,有的具有娱乐性,有的则具有功利性,内容有交叉但使用界限分明,而远古的记忆却永不湮灭。 
   
二、史诗表达与诗歌传统 
   
史诗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规定性,这里,规定性指内容的结构化、情节的程式化、描述方式的模式化以及功能的特定化。遵循这种规范性不仅是歌手个人的资质、视野、才能的表现,也是历史、文化、群体等各方面积累的体现,进一步而言,还应包括听众的思维及表达方式的相互作用。 
诗性思维是指思维习惯和致思趋向,是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也是传统文化的凝聚和内核之所在。诗性思维凝固在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中,在认识事物、观照事物、表达情感和审美感受时的思维定势,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彝族是充满诗性智慧的民族,有着悠久的诗歌传统和天赋的诗性思维。在1905年出版的《在极西中国的二年》中,法国人里吉恩德尔(A.F.Legendra)描述了彝族歌谣纯粹而天成的魅力:foulin(即富宁)的罗罗“男女牧羊人一边牧羊一边用歌相互呼应。他们用高亢而又柔和的旋律把他们天真烂漫的牧歌投响在山谷之间。在这幽谷的寂静、伟大的自然的寂静中,倾听着他们从心底涌出的单纯的心魂的歌,我感到一阵说不出的愉悦。”19世纪末法国传教士维亚尔(Paul Vail)在云南彝区传教多年,精通彝语,学会了古彝文。其《罗罗人》中记载:他们每天都唱歌,特别是哀歌,他们歌唱所有的事物……青年女子尤其善于表现自己的感情……这种感情的表露极为简单,用声音的抑扬、唏嘘、眼泪和泣涕,而且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有一样的叹息和泪水。彝族有着天然的艺术感觉与审美感受,彝族人常常通过盘歌来比赛歌手的智力、记忆力、知识和对传统的理解,称为“克智”,还喜爱比喻,爱征引谚语(尔比)。在思维方式上万物雌雄的二元思维,追根溯源的述源思维、次序化与层次化的思维方式较为突出。如“梅葛”中“相配”一节,万物都有雌雄,都要相配。而在“梅葛”盘歌演唱时,万物都有联系,都可追本溯源。
从马游来看,这里人人都有着很早的音乐启蒙,乐器、跳脚、各种仪式中的音乐与吟唱、不同阶段的“梅葛”成为歌、舞、乐一体的综合教育并伴随着人生的整个过程。“梅葛”无文字记录,靠口耳相传。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对此,马游流行的解释是:“马游的书被吃进肚子里,所以没有文字。书有十二本,但马游有梅葛十三本,比书还多一本。”从内容而言,“梅葛”以自然、社会为主题,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和丰满的人物形象,而主要以事、物的由来为主题采用推原性的逻辑进行演绎,从而包罗万象,成为特殊的知识总汇。从表达程式上看,“梅葛”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嵌套式的微型结构,二是回溯交代的表述方式。在对唱“梅葛“时,可以从任何一个眼前的事物出发进行推衍:如A从哪里来,从B中来,B从哪里来,从C运来;C如何运来,用D运来,D从何处来?以嵌套的结构不断向前追溯。在叙事语言上,善用比喻、夸张、重复等手法铺陈,讲究节奏、韵律、音乐感,从而回环往复,层次分明,而疏密得当、虚实相生。在马游,每天都有叫人眼睛一亮的语句,妥帖的比喻、机敏的对话、恰到好处的引用、联想丰富的诠释显示着智慧的火花。“儿童梅葛”、“青年梅葛”妙趣横生、环环相扣的问答方式,温婉细致、舒展自如的演绎方法,体现了其思维的敏捷和运思的巧妙。“老年梅葛”追本溯源娓娓道来,应对之时,心意相交;唱和之间,气息相通。梅葛的这些叙事特点正是彝族人民独特的思维定式、审美视角和表达模式的体现。在这种框架下,对事物的描述则有一定的自由度。马游的“梅葛匠”(歌手)曾对笔者说,唱“梅葛”像写文章一样,同样是一篇记叙文,要用好的词语,才有好的效果。马游人把比喻称作“配带”,用于承上启下,润色主题、加强韵律感和对仗的作用。彝语的比喻词搭配相当恰当,很生动,无法翻译。对此,马游人也用了几个不同的比喻来表达:如同走路,大方向不变,大路只一条,小路却无数,可以弯弯绕绕;如同绣花,花样只是一种,但配色和针法可变幻无穷;如同有一扇窗,窗口只一个,而窗帘可以变换随心。各唱各的比喻,就像有人走大路,有人走小路。在演唱过程中,演唱的时间越长,则配带越多,内容就越长,如同有一棵树干,需配上树枝树叶。配不好就不好听。现在的年轻人(唱梅葛)不认得(不懂其奥妙),只会枝枝干干地说(唱)。梅葛就像一棵树,树干有分叉,树枝有小分叉,小树枝上还有树叶。如同大口袋里有小口袋。问答时如果答不对,就像是走岔了路,对不下去。对于梅葛独特的嵌套式的微型结构,马游人也有自己的比喻:一环扣一环,像一盘链子,像流水过桥。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文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藏传佛教觉囊派“梵音古乐”流传千年不绝
下一条: ·[拉巴次旦]浅谈口头传承形式所延续的藏族文化
   相关链接
·[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张旭]民俗舞蹈中的身体建构
·[袁歆 刘忠帆]梁祝传说书院文化景观叙事历史演化研究·[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
·[杨雨点]语言、行为、物象:湖南新晃“孝梅节”节庆的多元民俗叙事与文化认同·[吴晓梅]符号与传统:南北盘江流域布依服饰国家叙事研究
·[孙正国 夏楠]大禹叙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研究·[隋丽]民间叙事的情感逻辑:基于黄振华故事讲述的分析
·[任正]传说的地域性表达与共同体意识建构·[林德山]历史叙事与景观生产:日照茶文化研究
·[李一凡]地方民间叙事中的“箭垛式”名词·[李欣]长平之战与民间记忆
·[江帆]民间叙事生成与演化的内在逻辑·[黄元韬]乡愁视角下的农民工个人叙事研究
·[郝佳琦]三国孙夫人投江传说景观叙事研究·[陈捷]灵魂观念在国产恐怖游戏《纸嫁衣》中的叙事实践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柴书毓]节日中的仪式叙事与女性能动性实践
·[包海青]论蒙古族叙事民歌文本生成与传承机制·[程浩芯]通行叙事和地方叙事的互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