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苗怀明]戏曲文献学刍议
  作者:苗怀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1-02 | 点击数:19981
 

  戏曲文献学的性质与特点取决于戏曲文献自身的特性,而戏曲文献自身的特性又与其产生、演进的过程及其存在、传播的社会文化环境、文本形态密切相关。了解这些特性,有助于对戏曲文献的研究和利用。总的来看,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文献相比,戏曲文献有如下几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一是戏曲文献的不完整性。

  戏曲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后来随着文人的参与,产生了雅俗的分化,呈现出花雅之别。尽管如此,戏曲就其本质而言,还是属于民间通俗文艺。也正是为此,它在中国古代一直受到主流思想的排斥,被视为徒耗心力、壮夫不为的小道。以对古代文化典籍进行全面总结的《四库全书总目》一书为例,该书虽然收录图书数万种,可谓广采博览,却将戏曲、通俗小说、说唱等通俗文艺排除在外。显然,在主流文化所认可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中,是没有戏曲的位置的。

  这种歧视和排斥对戏曲本身的发展形成较大的阻碍,对戏曲文献的形成、流传和保存也是十分不利的。首先,官方主持专修的各类正史、方志、书目等典籍,多不收戏曲文献,戏曲文献无法得到系统、完整的记载,多零星地散布于一些野史笔记或私人藏书目录中,可以说,中国古代各类目录著作所展示的戏曲文献信息是不完整的,或者可以说是残缺较为严重的。其次,那些已经形成的戏曲文献如戏曲作品、论著、文物等也不受重视,除少数爱好者之外,很少有人进行有意识的收藏和保存,更谈不上进行整理和研究,多是任其自生自灭。千百年后,经过兵荒马乱、天灾人祸等浩劫以及社会历史的变迁,大量珍贵的戏曲文献散失,能保存到今天的可谓少之又少。加之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没有录音、录像等设备,戏曲的表演、音乐等资料无法留存,与此相关的文献自然是十分缺乏。在这种十分不利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形成、流传的戏曲文献散失严重,就保存到今天的那些而言,是不够系统、完整的,尽管研究者花费了大量心血,但戏曲文献先天的不完整性使他们的工作受到很大限制,他们只能最大程度地将现存的戏曲文献更为集中、完善地搜集、保存而已。

  戏曲文献的这种不完整性使其无法完美、如实地反映戏曲发展演进的全貌,利用现存戏曲文献资源所还原的戏曲发展、演进景象较之经史、诗文要模糊得多。也正是由于戏曲文献的不完整性,一些戏曲史上的疑难问题可能永远都无法得到完满的解决。任何学科的文献在形成、流传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缺失,但相比而言,戏曲文献的残缺更为严重。这一特点无疑会影响戏曲文献的研究。比如在搜集整理戏曲文献时,需要大量翻阅古代典籍,将零星散布的点滴资料集中起来。现有的戏曲文献,有不少属于孤本,在校勘整理时,缺乏其他版本作参考,因而处理的原则也会与其他典籍不同。以新近整理出版的孤本明传奇《盐梅记》为例,该剧在中国本土早已失传,仅日本山口大学图书馆有藏。对其进行整理出版,没有其他版本可资参校,整理者康保成先生采取的原则是:“尽可能保存原貌,整理中对正文以外的小引、总评、总批等均加以保留。”“整理时除对明显的错误加以改正外,一般都维持原貌。改正之处出校。”[16]在没有其他版本参校的情况下,尽量存真、保持原貌显然是一种较为稳妥、可取的办法。

  进入20世纪,当戏曲研究进入学术殿堂,成为一门现代学科时,戏曲文献的缺乏就成为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它促使研究者必须从最为基础的文献收集整理工作做起。戏曲文献的这种不完整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戏曲研究,长期以来,戏曲研究偏重文学性研究,其他方面的研究不足,除观念方面的认识外,也与流传下来的戏曲文献中戏曲剧本较多有关。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完整性,研究者对戏曲发展、演进真实过程进行还原的难度大大增加,而且远不如诗歌、散文等丰满。

  一是戏曲文献的不稳定性。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从剧本的创作到观众的欣赏,其间要经过多个艺术环节。由此形成的戏曲文献在传授、演出、抄写、刊印等诸多环节和过程中,内容会不断变化,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定本,内容处于一种流动状态,不断被修订改动。这里以“不稳定”一词来概括戏曲文献的这一特点。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文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韦凤娟]魏晋南北朝“仙话”的文化解读
下一条: ·[叶舒宪]人类学质疑“发展观”
   相关链接
·[薛慧]论中国节日文化与戏曲演剧间的互动模式·[曹冰青]乡村振兴视域下江苏传统戏曲活态传承路径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张士闪]节日戏曲表演的乡土生态
·[刘铁梁]文化视域中的节日与戏曲·[关咏阁]城镇化语境下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王生晨]玩儿·会儿·事儿:民间戏曲的展演场域与实践逻辑·[施爱东]大团圆何以成为元结局
·[李琰]“回文锦”在“织锦回文”戏曲中的样态与功能·《中国戏曲志·澳门卷》
·戏曲进景区 经典永流传·[荣新]“戏中有画、画中有戏”:戏出纸扎与戏曲艺术形式的结合与转换
·浙江:时隔11年再育“越剧小百花”·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闭幕 近19万观众感受“沉浸式”戏曲艺术魅力
·新媒体为戏曲搭好传承舞台·杭州拱墅首届大运河戏曲节:让老传统成为新潮流
·[吕珍珍]科班的营利性及其对戏曲传承活动的影响·[宋俊华]戏曲传承的路向抉择
·[毋丹]弦索南曲化:明清戏曲受众的倾向及南北曲声律之变迁· 博物馆型保护的戏曲样式如何变为动态保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