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刘晓南 杨鑫基]试点与保护:上海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实践与启示
——兼谈锣鼓书、田山歌与顾绣保护中的若干问题
  作者:刘晓南 杨鑫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0-25 | 点击数:9096
 

  焦点之五:建 议

  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作为一项历史性工程,进展迅速,伴随的机制创新层出不穷,发展的潜能无以估量;新问题、新思路、新对策是必然现象,神算未来是不可能的。对试点项目保护的实践,带来了多方面的启示,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启示之一:政府主导是关键。对民间老艺人发放艺术补助的成功实施,显示了政府在制定规划、组织力量、落实经费、加强管理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其他团体、组织或个人的作用都无法与政府相提并论。一些重大问题应由政府做出有效协调,才能真正有利于保护。

  启示之二:建立权威的评估机构。涉及项目确认等专门知识方面的问题,或为避免保护性破坏、只申报不保护等情况发生,应依规范程序做出评估、审议或监督、检查;成员可由政府文书认定资格,赋予权威性。

  启示之三:加快立法保护进程。实现保护法制化已成世界趋势,尤其要加强知识保护力度,妥善处理社会参与所产生的新问题。有了法理依据,则能创造出公正、公平、和谐的保护氛围。

  启示之四:举行本市保护成果的展示、展演、学术研讨以及对外交流考察活动,提升上海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

  这些思考至少传达出这样的信息:上海将加大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进程,以更加务实的姿态,落实各项保护举措,形成适合自身需要的保护机制,确保上海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取得更大的进展。

  注:本文曾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列入交流文章   (来源: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魏小石]当文化成为“遗产”
下一条: ·[高丙中]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链接
·[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程鹏]从都市民俗学到现代民俗学:上海都市民俗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吴昉]近代都市商业氛围中的上海邑庙民间工艺研究·[赵李娜]社会变迁与风俗书写:晚清居沪知识分子的上海风俗关注与撰述表达
·[范长风]上海大都市的第三空间与文化活力·[伍华娟]松江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文化定位
·“端午与神话”学术工作坊在上海大学文学院举行·[雷伟平]非遗资源图谱视域下的上海三官神话变迁研究
·[徐赣丽]当代都市消费空间中的民俗主义 ·第二届中华创世神话上海论坛暨中华创世神话现代传承与联盟构建学术研讨会综述
·陈志勤:重塑“小世界”的“大上海”·第二届中华创世神话上海论坛暨中华创世神话现代传承与联盟构建学术研讨会召开
·第二届中华创世神话上海论坛暨中华创世神话的现代传承与联盟构建学术研讨会·[郁喆隽]江南庙会的现代化转型:以上海金泽香汛和三林圣堂出巡为例
·第二届创世神话上海论坛暨中华创世神话联盟构建与现代传承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徐赣丽]当代都市消费空间中的民俗主义
·[柯玲]浅谈上海绒绣艺术的“海派”特质·[讲座预告]阅读的宝卷——以上海惜阴书局为例(北大,2018年10月20日周六9:00)
·2018年秋季民俗学理论研讨沙龙举行·《中华创世神话六讲》在上海书展首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