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帕提曼 编著:《哈萨克族民俗文化》
  作者:CFN 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7-15 | 点击数:13440
 

·书摘·

  序言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和哈萨克斯坦国等地方,学术界一般称哈萨克族是跨境民族(或跨界民族)。在历史长河的演变中,哈萨克族在新疆、中亚等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我国的哈萨克族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以及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2004年,哈萨克族人口数为138.16万(新疆统计年鉴,2005)。哈萨克族使用哈萨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历史上哈萨克先民曾使用过鄂尔浑一叶尼塞文、回鹘文。

  哈萨克族与中国历史上的古代民族乌孙、突厥、葛逻禄、回鹘、契丹、克烈、乃蛮、钦察等有渊源关系。在现代哈萨克族中间仍有一些部落保留着上述古代的名称。据民间有关白天鹅的传说,认为哈萨克为“白天鹅”之意。也有人认为,哈萨克是中国古代“曷萨”、“阿萨”或“可萨”的异名,还有人把哈萨克解释为“战士”、“自由的人”、“避难者”、“脱离者”。哈萨克族长期生活在黑海、咸海、锡尔河、伊犁河、额敏河、阿尔泰山和天山北部的广大区域。史学界一致认为,乌孙是哈萨克族最古老、最重要的祖先之一。国外学者认为“哈萨克”名称最早出现于15世纪初期。哈萨克人曾经建立。


  第一章 哈萨克族源流——族源、历史、分布

  哈萨克族是一个跨国民族,主要生活在我国和中亚的哈萨克斯坦等国。哈萨克族也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传统的民族。我国的哈萨克族除了少部分人从事农业过着定居生活外,大部分人从事畜牧业生产,过着游牧生活。他们信仰伊斯兰教,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哈萨克族不仅以纯朴、善良、诚实、勇敢、热情好客而闻名世界,而且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神往。我国哈萨克族人口现有138.16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所属的伊犁、塔城和阿勒泰三个地区,以及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哈密地区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奎屯市、克拉玛依市等也散居着部分哈萨克族。此外,在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也有部分哈萨克族居住。

  ……

  早在西汉武帝时期,今伊犁河谷及伊塞克湖周围一带就居住着哈萨克族的先民塞种、大月氏和乌孙人。6世纪中期,游牧在阿尔泰一带的古代突厥人建立了突厥汗国,后来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西突厥占据了新疆和中亚的大部分地区,古代哈萨克族先民都在西突厥的统治之下。到了7世纪中期西突厥被唐所灭,突骑施占据了伊犁河流域和七河流域,并建立了突骑施汗国。不久,突骑施汗国又被强盛起来的葛逻禄部征服,建立了葛逻禄汗国,一直到10世纪中期哈萨克族祖先居住的伊犁河流域和七河流域都被葛逻禄汗国占据。10一ll世纪古代哈萨克族各部又被喀喇汗王朝统治。12世纪契丹人建立了西辽,古代哈萨克族各部又臣服于西辽。13一14世纪大部分古代哈萨克族部落又受金帐汗国的统治,小部分则受察合台汗国的统治。金帐汗国分裂后,古代哈萨克族各部大多臣服于成吉思汗后裔统治的白帐汗国。15世纪初,白帐汗国又分裂为几个封建领地,其中最大的是诺盖汗国和乌孜别克汗国。这两个汗国的居民,主要是称作钦察、康居、乃蛮、乌孙、契丹和杜格拉特等部落的人以及蒙古人。15世纪中叶,乌孜别克汗国宫廷斗争加剧,吉来和扎尼别克败于乌孜别克汗阿尔海伊尔,于是锡尔河下游的部分牧民在吉来和扎尼别克的率领下返回故土,迁到他们的祖先曾游牧过的楚河流域一带。由于他们是为反抗和摆脱乌孜别克汗的压迫统治而东走的,因此得名“哈萨克”,意为“在广袤草原上勇敢追求自由的人们”。后来,由于乌孜别克汗国的各种动乱、征战,他们又与不断南迁的其他民族融合,人口逐渐增加,牧地也扩展到巴尔喀什湖西北广大的草原和以南的楚河、塔拉斯河流域,向西延伸直到中亚的塔什干、安集延、撒马尔罕等地。1456年,白金汗国最后一个可汗巴拉克之子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建立了哈萨克汗。
      ……


  后记

  我出生在新疆阿勒泰的一个普通的哈萨克族家庭里,从小生活在哈萨克牧区,广袤的大草原,朴实的哈萨克人民养育了我。儿时吃手抓肉、喝酥油奶茶、尽情地在草原上打滚的情景和家乡混杂着青草味、牛粪味和炊烟味的空气使我终生难忘。

  1987年我考入西北民族学院,从此告别家乡父老,告别草原来到城市,大学毕业后又留在城市工作生活着。在城市生活的20年中,我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对家乡的思念也就越来越浓。也曾想过写点什么,告诉人们哈萨克人民的生活,可是一直都没有写出来。

  2005年5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受了甘肃文史馆胡国兴老师的委托,撰写了《甘肃民俗总览》一书中的哈萨克族部分,目前该书已正式出版。现在回过头来看,哈萨克族民俗部分写得还不全面,于是我又有了重写哈萨克族民俗的想法。自己虽然是哈萨克族,但在城市生活时间较长,对本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性思考,加之自己不是研究民俗的,大有班门弄斧之嫌,一直未敢行动。后来终于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和帮助下开始了这本书的调查和写作,同时还把有关研究哈萨克族的文献资料搜集整理编成索引,希望能为哈萨克族研究工作者提供方便。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张勃:《清明》
下一条: ·闻一多:《伏羲考》
   相关链接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张兴宇]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利用
·[杨涛]礼俗互动:地方民众何以融入地方节庆文化建构·[王颖]地方文化精英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重构
·[王芳]西南地区百年客家村落的变迁与发展·[王昌武]文旅融合背景下深圳大鹏民俗文化考察
·[缪雪峰]传承民俗文化 共创美好未来·[米海萍]试析西南民族的“昆仑”记忆与民俗文化表征
·[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郭烨佳]传统仪式的当代实践:泉州“普度”习俗的价值意蕴与传承路径
·[郭春祺 梅文娟]“文化自觉”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杜琛]蔚县明清壁画与民俗文化的传承研究
·[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海丰召开钟敬文先生民俗文化贡献专题座谈会
· [王霄冰] “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总序·[叶晓华]客风赣韵进课堂,乡情民俗入文章
·[夏循礼]节气本草饮食民俗文化及其时代价值·[季中扬]新乡贤与乡村民俗文化治理
·[哈合列孜·赛勒克]东方文学对中国哈萨克文学的影响·[高忠严]重塑“地方感”:作为象征的昭君节和藏山大王庙会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