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常建华:《清代的国家与社会研究》
  作者:CFN 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8-09 | 点击数:13930
 

  前 言

  自从大学时期学习清史至今,已经二十多年了。这期间的研究旨趣,经历了一个从清史到社会史的转变,但研究的重点是在清代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方面。不过对于清代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探讨,也从自上而下地由国家看社会,逐渐向自下而上从社会看国家转变,试图结合两种视角全面认识这一问题。

  1982年我大学毕业即从冯尔康师攻读清史方向的研究生。冯老师要求治清史首先重视打基础,布置我们重点读王先谦的《东华录》。自己用了将近16个月将该书阅读一遍,打下了学习清史的基础。由于研究方向与所读书的关系,关心的问题是比较全面的,不过对清代的国家有所侧重。当时冯老师考虑开展社会史研究,正研究阶级关系,建议我们选择阶级关系或宗族方面的研究题目。因此,我在读《东华录》以及其他政书的时候,就比较关心国家的社会政策、国家的社会性质、国家政令在地方的执行情况、官书中所反映的地方情况,概况起来就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但视角是从国家看社会。我注意到清朝推行宣讲《圣谕广训》,而《圣谕广训》的核心是进行孝治,其中包括倡导宗族制度。宗族问题可以把国家与社会联系起来,于是我又读了50部清代的族谱,了解清代的宗族形态以及与国家的关系。我感到清朝进行统治维护社会秩序有自己的基本国策与政纲,构成了鲜明的特色。本书的第一章就是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不过关于以孝治天下的研究完成于1985年,而敬天法祖、勤政爱民政纲的研究则直到2003年才完成。因为思考宗族与国家的关系,我也进行了本书第四章政权与族权的研究,辨析并考证了清代很有特色的族正制度,论述了政权与族权互动关系中的清朝宗族政策,看到了政权对于族权支持与抑制的双重性。阅读《东华录》以及清实录,我感到清朝特别是乾隆帝对于民生问题很关心,如不断蠲免钱粮,讨论并进行平抑粮价,第二章就是这方面的研究。清朝重视社会问题,积极采取对策,第三章就此讨论,涉及啯噜、老瓜贼、僧道等,利用的资料主要是清实录与清代奏折档案。我对清代社会的研究除了宗族、乡约等之外,主要是从地方志探讨风俗入手的,也就是说研究清人社会生活,并从风俗习惯透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从1986年起,陆续研究了清代的岁时节日、火葬、溺婴等问题,第五章集中了这方面的研究。乡绅是清代社会史的重要问题,第六章收录了乡绅以及其他问题的研究。

  笔者研究清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至此告一段落,也形成了一些基本看法。清朝以一个少数民族统治中国268年,其统治的有效性远胜于元朝,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清朝统治者认真总结了中国历朝包括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经验,全面继承并发展了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还巧妙地将满族本位的统治术融合与隐藏于汉族传统政治文化中。汉朝以来的以孝治天下,宋朝以来的“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方法,在清朝发扬光大,使得这些儒家经典中已经有的政治观念,成功转变为政治实践,使清朝成为传统政治文化的集大成者。清朝的上述特性也反映在强调移风易俗上,对于不符合儒家正统观念的社会现象进行改变,宣讲圣谕,设立观风整俗使,治理社会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此点。清朝遇到了亘古未有的人口膨胀问题,不得不用心关注民生与社会的各种突出问题,人口问题是制约清代社会与国家的重要因素。宗族的成长也是清朝面临的重要问题,政权与族权的关系深刻反映了集权体制国家控制基层社会的历史。类似的问题还有政权与绅权的关系,也是理解清代国家与社会的重要问题。清朝前期在处理以上各种问题上是成功的,后期则由于自身的退化与外力的进入导致社会失控,最后走向灭亡。20世纪是国家统治进一步深入基层社会,绅权、族权被铲除,传统文化失去霸权,人口生育受到计划的时代,显然是在解决清代的历史遗产。虽然清朝已经被革命,但是历史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延续性。因此,研究清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有促进今人思考的现实意义。

  大概是由于从社会史的视野研究清史吧,本书研究的题目多是以往研究较少的问题,即使是已经有过的研究,也试图通过更为坚实的资料与问题意识加以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深化以往的研究。将官方的实录、政书以及档案资料与方志、族谱、笔记等资料结合起来,在实证研究基础上进行分析,是我研究清史的一般方法。读者也会发现,本书的不少问题是以讨论乾隆朝为主的,其主要原因在于乾隆朝是清朝的鼎盛并转衰时期,清朝的各项制度在此时完备,反映的社会面相全面,自己对于乾隆朝的历史也用力较多。

  清朝历史由于晚近与资料众多,可以研究的题目实在很多。虽然自己研究清史有年,但是由于中间其他研究任务而往往中断,有些萦绕脑际多年的题目不能集中时间研究,致使本书的内容不够全面,如果今后假以时日,或许可以补充完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刘晓春:《仪式与象征的秩序》
下一条: ·陈勤建:《文艺民俗学》
   相关链接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
·[朱现省]社会变迁视角下“做社”习俗的演变与当代价值·[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
·[张结伟]试论《猗觉寮杂记》中的民间习俗·[扎西卓玛]礼物与信仰:一个藏族村庄中的礼物交换习俗研究
·[叶玮琪]唯有天太拜魔王:清代京西慈善寺魔王信仰中的“旗人记忆”·[杨丽云 刘玉珍 秦婕]苏元春与抢花炮习俗之间关系研究
·[吴晓梅]符号与传统:南北盘江流域布依服饰国家叙事研究·[韦成]桂西北民间禁忌文化的实践逻辑与乡村社会秩序建构研究
·[王晓鸣]浅谈节气习俗特点·[王静斯]北京地区中秋习俗考略
·[钱寅]论承德都城隍庙所反映的“夷夏秩序”·[那仁毕力格 萨其拉]古代人禁忌习俗多样功能探源
·[马梦洁]明清民间信仰中国家力量与地方社会的互动·[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
·[刘吉平]西汉水流域崇鸟习俗的生成与演变·[刘晨]帝王亲祀后土考辨
·[纪秋悦]圣俗之间:清代以来《红罗宝卷》的抄写、刊印与仪式实践·[贺晏然]家承至德:清代江南泰伯奉祀的发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