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张莓 徐杰舜]唯一剩下的只有挑战
——中南民族大学张莓博士谈录
  作者:张莓 徐杰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6-06 | 点击数:9873
 
徐:不再怕了,再也没有什么诚惶诚恐的感觉了。
张:因为我知道它背后的支撑是什么了。当你在更高的层次上去看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的时候,那种迷惑甚至是压抑就消散了
徐:三点收获,还有其他的么?
张:没有了。
徐:你的博士论文做的是什么?
张:是关于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的。
徐:这么大的题目,什么标题?
张:《革命·权力·妇女》,讲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当然还没有翻译出来在国内发表,现在只是翻译出来了一部分。
徐:你回来以后在这边教学,从事人类学的相关工作,那你对现在国内的人类学发展情况有一个怎样的看法?
张:我觉得,现在国内人类学的发展还……不是特别的成熟和完善,很边缘。如果说要向国际标准看齐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我们并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结构和研究梯队,似乎有一定的浮躁的成分在里边,开设了很多相关专业、学科,产生了很多新概念和新名词,在人类学前边加了很多的修饰的东西,但是不是真正从实质上了解了学科的内涵,是不是真正有自己的思想和理解。我想…现在我们很大程度上还只是把西方的一套东西搬过来,真正有自己特色的鲜明的东西不多。
徐: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你觉得现在中国的人类学是处在一个恢复的状态还是一个发展的状态?
张:恢复。我觉得它应该是在恢复。
徐:还在恢复?
张:我觉得还有很多基础的东西要完善。我们没有一流的体质人类学家,没有一流的语言学家,还没有建立起真正能够和国际一流水准进行交流的平台
徐:但是目前在中国,体质人类学,语言学,其实在其各自的方面还是有一定水准和学术成果的。像语言学我们是很强的,还有体质人类学在古人类和脊椎动物等领域还是有自己的成绩的。问题可能在于把人类学的四部分整合起来,以整个人类学的视角看的话我们可能是弱势的。我们是四块分家,分得很清楚,所以它就没有整合,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强大的学科体系。现在针对这一问题也在做一定的相关工作,但是现在还很难看到真正的成果,缺少这样一个领军人物,以及我们的教育体制等都是他的限制因素。但我的观点与你的还是有所不同,我认为中国人类学的恢复期已经过去了,现在是开始在发展,正好是处在从恢复到发展的转型阶段。
张:那指的是文化人类学?
徐:应该是这样子。当然像语言学、体质人类学包括考古学,我们现在正在努力把它们整合起来,像我现在做的研究就需要把语言学整合进来,他们讲是要用文化的角度去分析语言学,而我做的是把语言学引进来,否则我的工作是有困难的。所以我和你的观点还是略微的有点不同,我想完全用像美国的标准来看的话那我们确实是处在恢复阶段,我们四大块都是分立的,都有各自的发展领域,而且我们的人类学是二级学科。现在我们一些专家学者也在做相关的努力,得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是将民族学和人类学并列作为一级学科,现在这一方案还在申报,目前还没有结果。但是在目前中国人类学四块分立,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完成整合的情况下,单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讲我认为恢复阶段已经过去了,是已经开始发展了的,我觉得这样讲是不是合适些。
体质人类学整体来讲在中国还是比较落后的,但有一个特殊情况,有一支异军突起的,那就是分子人类学,在上海复旦大学。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很有成绩。我现在正在和他们合作做一个课题,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分子人类学和我们文化人类学结合起来做的话,那某些问题的研究成果可能将是颠覆性的,现在他们最优秀的博士生在耶鲁做博士后,去年我参加了他的博士论文答辩。我现在跟他合作做一个课题。所以现在来讲中国人类学在某些领域确实是已经进入发展阶段了。总体来说,恢复时期是以费老主持的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为起点,差不多经历了八年,这算是一个恢复,是在整合锻炼队伍,培养人才。进入发展阶段如果有一个标志的话我觉得是人类学高级论坛,它提供了一个更自由的交流平台。在这一时期我们的队伍也扩大了,研究机构也多了。第二个方面是我们的研究成果多了,比较规范的人类学研究,民族志研究等成果丰富了。第三点我觉得我们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发展,也已经成为了学科发展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和平台。综合以上几点我觉得目前中国的人类学尤其是文化人类学方面应该可以说已经进入了发展阶段。当然现在我们的人类学应该说还没有达到一个可以和国际上进行直接对话的这样一个水平,我们一直在努力,虽然也是受到一些限制,比如像制度、体制以及经费上的限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人类学家个人修养和品质问题,我过去没注意这一点,现在觉得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你作为一个人类学家一定要有宽阔的胸怀,像吴泽霖吴老和费老那样,有宽阔的学术胸怀和人格胸怀。我们现在是有一些学者在做学问,研究成果上做的是相当有成绩的,但从人品的角度来讲的话还是缺少一种大家的风范和大气,这是非常应该让我们大家共同反思的。所以最近我接受了一个访谈用的题目就叫“人类学家也需要反思”,我们不应该只是批评别人。
我今天产生采访你的念头是因为像你作为吴老的学生,又是第一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学员,有过去美国读书的经历。所以现在就有很多同事就问我你的情况,也想对你这些年来的经历等各方面做一个了解……
徐:好那感谢你今天接受采访,以后有时间我们再聊。
张:好的好的,也感谢徐老师给我这样一个机会。
 
【录音整理孙伯阳】
收入荣仕星 徐杰舜编:《人类学世纪真言》,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汪宁生 徐杰舜]民族学考古学本是一家
下一条: ·[徐平 徐杰舜]人类学世纪真言
   相关链接
·[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唐璐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列入机制的挑战与治理选择
·[朝戈金]民俗学的机遇与挑战·[蒂莫西·坦盖利尼]民俗学显宏镜——计算民俗学面临的挑战
·[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
·[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
·[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关志和 Ms Kate, Kwan Chi Wo 关伟铭]世纪疫情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澳门“鱼行醉龙节”的影响与挑战
·[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胡蓉]浅议《天工开物》的人类学意义
·[马威 哈正利]在科学与人文之间:马林诺夫斯基的现代性人类学·[周大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
·[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