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献寻踪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献寻踪

古老水书:捡拾文明的记忆
  作者:佚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6-07-09 | 点击数:16738
 

       水书先生:水族文化的活宝库

      对于大多数水族人来说,他们只能依靠上一代的口传学习水语,会说,却看不懂文字,更不掌握其中的神秘内容。那些能看懂水书,"能与鬼神对话的人"被称为"鬼师"或"师人",如今更多的称呼为"水书先生"。

      六十多岁的蒙熙能老人就是一位水书先生,他头发花白,衣着朴素,平易近人,让人很难将他与"鬼师"一词联系起来,感觉更像一位充满智慧的老师。正是依靠他们,水书才能经历沧桑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我从1957年开始偷偷跟着父亲学习水书,之所以要偷着学,是因为当时的水书和水书先生被当作牛鬼蛇神和封建糟粕加以批判。水书先生为求自保,将水书大量烧毁,一些胆大的把水书埋在土里或藏在隐蔽的地方,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而我能跟着父亲学习就已经是冒了很大的风险。"回忆起当年的经历,蒙熙能有些感慨。

      实际上,他说,即使在正常的情况下,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而且能够成为水书先生。首先是因为水书先生所掌握的水书都是由祖祖辈辈手抄传下来的,是传家之宝,所以水书只能在家庭内部进行单传,而且女人是不允许接近水书的。

      其次是要当水书先生,必须先拜水书的创制神陆铎公,为表示决心,常常会发一些毒誓。这会让一些人敬而远之。同时,成为水书先生后的一言一行,都会在陆铎公的"注视"之下,因此要行好事,善事,否则就会惹来麻烦。

      成为水书先生后,就要依靠水书为族人服务,占卜吉凶。只要族人有求,就必须随叫随到,不能耽搁,也不能要求报酬。而一般各家会自愿给一个"红包",但数目不大,却都与六有关,比如六毛、一块六、两块六等等,最高不能超过五块六,据说,这是为了纪念陆铎公的缘故。在介绍水族的各种祭祀活动以后,蒙熙能坚定地说:"我不认为这些活动是封建迷信。按水书规定的行事,是我们水族人的传统,是一种宗教活动。水书不仅教我们如何趋利避害,保证族人平安,还是我们本民族特有的语言,记载了水族人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善待他人等等,因此,水书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不同载体下的水书

  ·从"年"字看水书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释"年":谷熟也。谷熟庆典曰过年。甲骨文、金文作谷穗成熟下垂之象形。谷熟而举行的庆典,古代称为过年。可是,"年"的本义,在现代汉语中早已湮没、消失。汉族过年在腊月末、正月初阶段,不是谷熟季节,时令与"年"的本义不吻合,庆贺的内容与"年"的本义不搭界。

      上下弯拐横画表示收割的刀具,指摘刀、镰刀;中竖,表示两个收割期之间的间隔,指水稻生长的一个周期,即一年;中横,表示均分一年为两季的中点。把一年分为冬夏两季,这是古水历的显著特点。华夏古历也只有春秋两季,二者似乎有共通之处。

水历年终12月、岁首正月,分别对应夏历8、9月。此时,正值水历年终岁首两端,正是桂花飘香的谷熟时段,恰好是水家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款待亲友,欢度传统"端节"之际。古代称新年伊始之月为端月,端月的第一天为端日,水族至今依旧如此称呼。水族历法与端节,是对"年"本义的最佳诠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网 2006-05-3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水书研究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正式立项
下一条: ·[阮可章]流传在上海的陆沉传说
   相关链接
·[凌崎 葛婷]文献·形态·结构:鄂西北孝歌唱本研究举隅·[杨玉蝶]民间文献研究的新视域
·[李毓 林立英]文化濒危与教育:水书文化传承的实践特征与机制·[葛婷]观念与方法:郧西县孝歌手抄本调查研究
·[韦布花]文化生存与困境:水族端节嬗变的自我抉择之路·[黄明毅]传承文化与脱贫致富
·[叶涛]民间文献与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研究·[赵世瑜]民间文献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王新宇]中华第一卯——走进荔波水利大寨·[朱晶]民间文献与田野调查:收集、问题、对策
·郑振满:民间文献如何让历史研究“接地气”·[许多多]民间文献中的语音线索
·[巴莫尔哈]《俄糯三子──杰史九子·阿涅八子·木库五子世家谱》序言·[曲木铁西]“民间文献丛刊·彝族家谱”总序
·[苍铭]“民间文献丛刊”前言·[包和平 包爱梅]中国少数民族文献目录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晚清民国民俗手抄本现身 详细记录民俗节庆·水族马尾绣“出山”之路:原生态与市场并重
·[刘雄伟]《千家洞木本水源》的历史真相·[杜再江]黔西北彝族钞本亟待抢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