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歌唱与民众:《读书》座谈
  作者:林生祥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07 | 点击数:11550
 


  李 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我想,我们对“运动”的关注,核心是一种实现社会关怀的渴望。用音乐寄托这种关怀,不见得只有“运动”才能表达。为此,我想特别推荐《菊花夜行军》这张专辑。不同于第一张《我等就来唱山歌》直接产生于反水库运动,是运动的现场,是鲜明的抗议歌曲,《菊花夜行军》是一部叙事性的音乐,音乐中的文学性使得它和台湾现实生活的关怀非常好地结合起来。我觉得这是一个典范,值得大陆渴慕运动的音乐人借鉴:没有“运动”,怎么用音乐寄托你的关怀?《菊花夜行军》里的十支歌,从序曲《县道一八四》到尾声《嗷呦》是一个完整、细腻的“回乡”故事。这里的歌非常有想象力。比如《菊花夜行军》如何反映台湾农业受WTO冲击——回乡青年阿成种烟养猪都失败,最后借钱种菊花,夜里给菊花照明,让它疯长,好卖价钱。这里有个问题就出来了:我们的音乐和民众,到底是什么关系?是代言人关系?由此,可以把民众和他们的生活、传统,当成一种资源,需要就拿一点来用?还是说我们自己就是民众?音乐是切肤之痛?《菊花夜行军》里面的歌曲,还涉及了阿成的父母、外籍新娘……总之,一个普通人的生存,整个社会和时代都在里面了。另外,据我了解,台湾一些从运动里出来的乐队,都不免在运动落潮后解散,这里是不是有一个因素,从事社会运动和社会批判的乐队,在受到关注、所谓“成名”以后,怎么在资本主义体系里继续运行?

  何吉贤(清华大学中文系):
  有关交工乐队、林生祥歌曲的众多评论中,评论者多用了“返乡”、“寻找故乡”、“回乡知青”这样的关键词。这可能与客家人在台湾历史和文化中的独特处境有关,而在更大的意义上,这也是现代社会,尤其是乡村社会的一个普遍境遇。在现代工业化、商品化的发展逻辑下,比起经济的和政治的剥夺和压制,通过“科层化”的教育机制而达成的对于乡村人才的单方面掠夺,从而导致的乡村社会结构和文化的瓦解,可能是更为致命的。内地知识分子对于“回乡知青”这个词并不会陌生,虽然现在已越来越生疏了。我们应该注意到,当年,与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相伴随的,还有出生于农村的“知识青年的回乡”——他们与城市“下乡知青”一样,也是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这部分人的经历,他们的感受,在我们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历史叙述中,是基本被忽略的。当然,相比于生祥他们的“回乡”,这里有对于现代性和历史的不同想象,可以放在另一个更复杂的脉络里讨论。但由此我也想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回乡”的路怎么走?“回乡”的路究竟有多远呢?生祥和他的伙伴(也包括他的词作者钟永丰先生吧)是作为“回乡知青”回到他们的家乡美浓去的,因为“反水库”这样一个特殊的机缘,他们得以很快介入家乡的社会。我想,在这里,社会运动是一个重要的契机,使他们快速地介入家乡的社会生活,而且也使他们的艺术与所谓的“土地”、“民俗”等有了产生关联的动力和基础。生祥他们的歌,从《我等就来唱山歌》到《菊花夜行军》到《临暗》到《种树》,艺术与社会运动是不断在发生互动,艺术也由此不断深入到了故乡的具体生活中,不断坐实。刚才有先生提到社会运动和美学的抵牾,我想,在生祥他们的这个例子中,两者的关系也许没有那么紧张,恰恰是对社会运动的参与和介入,为美学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不断寻找新的社会议题,恰恰是他们美学创新的重要动力和基础。问题的另一方面是,作为被现代教育体制遴选出来的“知识分子”,从故乡的角度说,他们已是“外来者”了,这里,“返乡”之路会是非常漫长的。如何避免“外来者”的视角,如何从“伙伴”的角度发声?这也许有些苛求,但确实是个问题。

  刘净植(北京青年报):
  很多人关注林生祥,首先是受歌曲参与社会运动的背景所吸引,一个音乐创作者能够用音乐去干预社会问题、反映与大众生活点滴相关的社会现实,这当然是非常重要且值得推崇的方式。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脱离开音乐仅仅去谈对社会现实的关心。如果音乐仅仅是参与社会运动、反映现实就算好的话,是不是随便有人在歌曲中喊喊口号就是一个好音乐人呢?同样,在社区运动中写文章做演讲也是很有效很直接的方式,为什么非得用民谣的方式来表达?为什么民众就能接受你这样的民谣呢?林生样本身是一个音乐人,我觉得一个音乐人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不管他要表达什么,音乐首先得是能打动人的音乐。他这些年一直注重音乐上的追求,他的歌曲中表达了很粗糙的现实,但是他在音乐技术上没有让人觉得粗糙,而是动听、亲切、感人。流行音乐本身是一个西方引入的概念,林生祥无论是早期的摇滚还是现在的民谣音乐的创作,其实是在西方流行音乐的框架上来进行的。但是他把西方音乐技术和本土的文化结合得非常好,音乐的元素是来自他本土的客家民间文化,但是在编曲、节奏、音乐的构造上与西方摇滚和民谣的曲风结合得很好,既非常的传统和民间,又有很好的现代性。这可能对我们大陆目前的音乐创作,是一个很大的提醒,也就是说技术上的问题解决得如何?就像皮村的打工青年艺术团,我非常喜欢他们在文化上的自觉表达,但缺憾是作为歌者对音乐技术上追求得不够,使他们的音乐作品显得有些初级和简单。另外,林生祥的音乐从音乐类型和音乐表达的内容,都是我们现在整个内地的流行音乐体制听不到的,在台湾,他们也不是主流,但正是这种建立在弱势族群的文化自信上的非主流民众音乐,打破了资本垄断下主流唱片业所营造的“大众流行”的幻觉。主流流行音乐尽力去拉拢和影响的,其实主要是向往着时尚都市生活的少男少女,却被说成是“大众”。台湾美浓的农民们不见得人人都把林生祥的歌曲挂在嘴边唱,但他们觉得那才是代表他们的声音。林生祥有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把自己放在了农民和客家人的立场上,用他们的方式、语言表达他们的生活、现实和反抗。这让他的音乐从创作到表达上有一种强大的自信和支撑力量。现在大陆众多艺术家最大的问题是大家找不到自己的根、找不到自己的立场和方向。

  周展安(清华大学):
  我的兴趣还是在反水库运动、在林先生和他的同伴们早期的活动上面,我主要是在三个层面上来理解“交工”的音乐活动的,一是交工乐队把歌唱的行动和当地民众的权利诉求结合起来。这是用文化的方式,用艺术的方式,在政治、经济的层面上发挥作用。第二,林先生讲到交工乐队到农村去演出的经历。那么也就是说除了面对政府,面对损害民众权益的那些力量而演出外,交工乐队也直接面对民众演出。我想,这本身也是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的一个方式,这样的演出并不必然附带直接的、物质性的权利诉求。或者说除了它所传达的权利诉求而外,演出本身有其文化价值。第三,就是“交工”的音乐在演出的时候,强调呼应当地人民的音乐语言和传统,强调使用客家自己的语言,使用自己的乐器,强调音乐的主体性。“交工”音乐活动的这三方面特点,对于中国大陆现在的新农村建设都有启发意义。从国家政策上来看,严格地说,是从一九九八年十五届三中全会开始,“三农”问题才通过公共媒体进入人们的视野。到今天为止,这十年以来,农村的工作有很多的开展,但稍微苛刻一点讲,这将近十年的工作基本上还是围绕着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展开的,也就是说主要是围绕着经济这个核心展开的。农民的文化生活,农民的价值世界,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注意。就我个人的有局限的观察来说,现在农村的文化建设要么只是停留在口头宣传上,要么基本上是采取从上而下、从外而内的视角来展开的。农民自己的文化习俗在这个过程中,是被排斥的,被拒绝的。这样的文化建设要做的不是保护当地的文化多样性,而是摧毁了农民自己的价值体系,使得他们无法基于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基于自己对于本地区文化生态的认识,来提出不同的发展道路的设想。

  和小宇(乐评人):
  大家的话题涉及民俗、民间音乐的采集和改编,涉及商业化体制和主旋律之外的可能性时,由于对现状缺乏理解,没有深入过那个广义上的“场”,所以难免有所偏差。希望大家能够多了解正在身体力行音乐创作和传播的人。他们的方式很多,有的人也在探索或者发掘保护传统资源。比如四川的欢庆,原来做实验摇滚,现在云南采集了大量的民歌。音乐有很多类型,它与人的关系、切入生活的角度应该也各式各样。林先生选择民谣,选择在美浓做客家人的民谣音乐,而其他一些人,比如中国某个北方工业城市的年轻人会选择噪音,或者用很暴躁的电吉他来搞摇滚,都可能是对应了他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以及美学趣味的偏好。而这些声音,都可以是远离商业和权力的控制,接近真实生活状态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读书》在线阅读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乌丙安]“二月二”传承千年故事多
下一条: ·[白庚胜访谈]“抢救”责任重大 “保护”使命光荣
   相关链接
·[张丽]“合欢枝”:竹枝词生成、演进、流布中的两体文学特质·[游红霞]妈祖文化与郑成功文化的谱系交融及其对两岸民众认同的影响
·[杨涛]礼俗互动:地方民众何以融入地方节庆文化建构·[凌崎 葛婷]文献·形态·结构:鄂西北孝歌唱本研究举隅
·[郭晓宇]长生不老之药与镇地之宝:民众对人参的地方性认识·[王杰文]超越“文字中心主义”:重估顾颉刚先生的民俗学方法论
·[赵李娜]从“国家-民众”到“家庭-自我”:中国家庭民俗学的演进轨辙·[张建军]美国民众生活中心:数字时代的文化建档与公众参与
·[刘丽丽 陈刚]纸上看花与乡野听歌·[林玉惠]民众之学:中国珠算博物馆的民俗实践
·[龚德全]作为“民众道教”的端公信仰·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
·[李向振]面向“民众的知识”和知识生产的现代民俗学·[武振宇]民俗文化视域下山西忻州方言俗语解读
·[吴雨馨]乡土生活中的民间小戏对民众的意义·[吴霜]亦乐亦俗
·[王均霞]以女性为载体: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中的礼制抗争与人性追求·[王丹]生活歌唱与仪式表征:清江流域土家族人生仪礼歌研究
·[袁瑾]民众的诗情:歌谣研究70年综述·[朱以青]基于民众日常生活需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