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樊传庚/杜靖]平调丝弦大鼓及其传承艺人的调查
  作者:樊传庚/杜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03 | 点击数:12692
 



接下来是“拉书片”(一个小故事段子),目的在于等听众。小书片的内容很多,如“罗成算卦”、“孔圣人逃学”等,多是从长篇故事链上拿下来的,有时也即兴现编,大约十几分钟,照林先生的说法,就是“三句哈哈,五句笑”。

进入大书,多用“上回书说到……”开头。一小时后,到一紧要关头,便置下悬念“要知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然后停下来休息,并与听众进行交流。通常每晚十二时左右结束,结束语是“说孬说好请了吧,明天晚上接着听”。

林先生记忆力特别好,所听之书一二遍即能记住。15岁登台,真正独立演出是20岁。1982年,费县文化局曾批给林先生“演出证”(这可以看作国家权力赋予了林先生合法的艺术生产权)。他的师兄弟有临沂市河东区的,有沂南县的。据林先生回忆,老师王开瑞比较仁慈,不是旧时代的师傅。王老师能接受新的东西,变化较快。这一点给林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1963年夏天,林清玉先生第一次进费县城,参加民间文艺汇演。四清、文革时期,破四旧,反对牛鬼蛇神,不让干了。1979年费县又组织了一次汇演,林先生参加了。据说还录了音。我们曾就此事向费县文化局询问过,但录音带不知下落。1982年去过东北,呆了两个来月,并试着在那儿说书,当地民众认可喜欢的程度较低,林先生说:“口音不同,听不懂。”最后一次说书是在1988年,之后再也没有干过。访谈中我们就此事问他,他说了两点:其一,旧戏没有人听了,电视也宽阔(普及)了;其二,年纪大了,自己也不想干了,同时,孩子也担心会在路上出事。

这个问题与社会变迁有关。说书艺人是以制造民间艺术产品为生的人。在社会转型期,大众精神消费也发生了变换。许多民间品味十足的精神性创造失去了昔日火爆的市场。艺人们则由过去民众精神生活的中心一下子被抛到边缘。因而,当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电视在这一带走进寻常百姓家的时候,听书便慢慢地退出了大众审美或休闲的舞台,而以此为谋生手段的说书艺人们渐渐就失了业。

说书与听书是双边互动的关系。任何民间说书艺人都有自己较为稳定的听众对象,因而也就获得了一个大致稳定的从业区域。林先生的书艺甚高,语言生动,吐字清晰,弦子曲调优美,颇受大众欢迎。他活动的范围比较大,主要是原临沂市、蒙阴、沂南、费县、平邑县等地。

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中期,是林先生书艺生涯的高峰期。这时,他的收入也比较理想。赶集在书场子说书,高的时候一天收入十多元钱,低的时候也不下四五元。如果被庄上请了去,多者每天可给六元,少的也得三四元,而且管吃。这数目现在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当时一斤猪肉才五角钱。林先生说,那时钱值钱。在当地很多人的记忆里,林先生常常由他的小儿子用竹竿牵着到附近村子说书。好客的书迷们东家一顿,西家一顿,争相管饭,而说书的报酬则由大队里出。应该说,每天他都有收入。那个年代,他的收入在当地是很高的。在调查中发现,林先生的老伴郑桂荣艺人对那段时光很有些留恋。从大官庄人的口中也可知道,当年林先生一家的日子在村里是数得着的。

三、现实世界中的盲艺人

林先生的家位于村子的中部,紧挨着村委会。他是个先天盲人,1941年生,弟兄三个,哥哥与他异母所生,弟弟与他同父同母。弟弟早年下了关东,现仍在关外。由于同父异母,父亲过世多年,哥哥并不赡养母亲。林母现在八十余岁,跟林先生的儿子一块儿过。林先生的老伴郑桂荣,本村人氏,1936年生,盲人,跟林先生一块学艺,是真正的师姐弟关系。他们俩相濡以沫,互敬互爱。几十年间,夫妇俩共养育了三男两女。大儿子已是四口之家,二儿子亦是四口之家,三儿子是个三口之家;两个闺女都已出了门子成家立业。林先生夫妇俩可谓儿孙满堂。不过,林先生并不跟儿孙们住在一起。他们住在自己生育过儿女且儿女都已离开的老房子里。

迎面而来的是低矮的双扇大门,黑漆早已剥落。门朝西南向,风水里叫坤门。院子的东南角建有厕所。一间西锅屋(灶间)略低于正房。锅屋前有棵石榴树,紧靠锅屋是三间正房,正房与锅屋全苫着草,土墙,土墙下有半尺碎石砌的地基,年久失修,墙皮脱落,很让人泛起一种沧桑感。土墙的营造不是采用夯筑,亦不是采用土坯砌筑,而是采用湿地带草的泥饼垒起来的,然后加以齐整而成。由这种建筑的方法看,这座房子最晚是60年代建造的,因为以后,在此地区便没有了这种房子。主房的东间拆掉了南面的墙体,形成一个敞屋,停着他儿子的农用三轮车;西两间为林先生夫妇居住。堂屋门东旁为一久弃不用的石磨,石磨保存完好,磨顶上放着咸菜缸、盆子,磨槽里倒扣着白锌铁皮筲。堂屋门亦是双扇,且有把门子(外层短门),门西面的墙上有一木橛,橛上悬一油瓶。门东旁的墙壁上有三木橛,其一挂铁丝笊篱和礤床儿(当地叫礤梆子),另两橛相距一米,上横亘着勾担。

进得屋门,北屋墙下是一长条水泥条几,紧挨条几是一大八仙桌,两旁各放一把太师椅。八仙桌下是一小桌,吃饭时抽出,不用时推入,靠东山墙下有一床,平时多用于中午休息。明间里(中堂)放张床,是这一带的习俗,多用于家中老年人居住。门西旁(里边)是煤球炉。此外明间还吊着一台风扇。

西里间与明间没有夹墙,一般旧时多用秫秸夹以薄墙。薄墙上可挂葫芦头,可贴年画,可挂辣椒串,可插针,林先生家只用一布帘隔着。西里间里是林先生夫妇的卧室。一张旧式的面子床(床的向外一面有围子,上刻各种图案,或花草,或传说故事)。床上被褥也极普通。床头顶着西山墙,并靠北墙放置。床上置一覆棚(蚊帐架上覆一领红席),用以遮挡屋上尘垢下落。挨着床贴西山墙是一旧式衣柜。衣柜前是旧时木制的马兀子(一种坐具),形制颇大,我们未曾见过。南墙上有一方格棂木窗(有时,此种木窗在这一带寻觅一个村子也难找上两件)。另外还有两个粮食缸,里面盛着小麦。

里屋太暗,杜靖请林先生拉开灯(设灯的目的主要给孩子们来家时用)。说完此语,忽觉有失,怕无意间伤了林先生的自尊。里间衣柜上方西山墙上悬着坠琴与脚打鼓,二种乐器装在一白土布袋内,然后又放在一个大提包中,而鼓架则放在墙角落里。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叶舒宪]非物质经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一条: ·[刘铁梁]非物质性还是身体性?
   相关链接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论坛在南宁举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