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钱理群]屯堡文化研究与乡村文化重建
——评《建构与生成——屯堡文化及地戏形态研究》
  作者:钱理群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2-15 | 点击数:9968
 

    需要讨论的,还有一个如何看待地戏这样的民间戏剧的“神性色彩”,及其仪式化与模式化的特征问题。本书作者提出:“在中国民间,尤其是乡村,各种类型的仪式剧都在自发地产生戏剧,但其中许多永远不可能进化到完型态的观赏戏剧”,作者认为,“这并不是它们的缺陷,它们也不是一个过渡形态,相反,这就是中国戏剧与中国现实相适应的本质性存在方式”。这里,将农村仪式剧视为“本质性的存在方式”,是很有见地的。可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将这样的农村祭祀和仪式剧的演出,视为“迷信活动”。——我自己当年(文革前和文革中)在安顺生活时,就是这样看待地戏的。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所研究的鲁迅与周作人却早在二十世纪初,就为农民的“迷信”,包括民间祭祀和仪式剧的演出辩护。有趣的是,当年鲁迅津津乐道的江南地区的“五猖会”的民间祭祀与戏剧,如本书所说,和屯堡社区的民间祭祀与戏剧,是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的:这是我阅读本书的一个意外收获。因此,鲁迅的辩护,今天读起来,就会觉得特别亲切。鲁迅指出,这样的民间祭祀与戏剧演出,不仅是农民辛苦耕稼,农闲时的“自劳”,“精神体质,两愉悦也”;更是一种超越性的精神追求:“此乃向上之民,欲离是有限相对之现世,以趣(趋)无限绝对之至上者也”(《破恶声论》)。而周作人所看重的,是在民间祭祀、传统节日和戏剧里,“对于鬼神与人的接待”(《立春以来》)我曾经有过这样的阐释:在民间节日的祭祀、戏剧演出中,“创造了一个人鬼相融、古今共存的世界,是子孙与祖先、人与鬼之间的精神对话,由此而形成深沉的历史感与超时空感”(《周作人论。民俗学研究与国民性的考察》)。如本书的作者所说,地戏所创造的是一个“神、人相通,天人相接”的世界,它的神性色彩(祭祀过程与仪式活动的神秘化),实则是将其内涵的价值观、道德观神圣化,使虚悬的国家意识形态转化为实在的民间意识形态,进而更转化为族群认同的道德规范与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这样独特的教化功能,对于在主流社会的排挤下日益边缘化,同时又因顽固的自我认同而力图以文化求自保的屯堡族群来说,自有其特殊的意义。我们所关心的是,在今天的文化重建中,地戏以及屯堡妇女最热衷的佛事活动等民俗文化形态,是否还具有一定的积极因素、积极作用?在我看来,这种“使彼岸的观念变成此岸的观念,神的意志成为人的意志”的教化方式或神性演绎,实际上意味着在个人或群体的内心设置了某种敬畏与禁忌,容易唤起他们对于天道(自然)与人道(社会)的尊重,形成某种自我约束的内心机制,这是有利于“精神家园”的构建的。从这一点看,地戏的“模式化”特征也是不可忽视的,作为地戏的一种“自我复制机制”,“模式化”不仅保障了地戏在不断的重复和搬演中不致走样,形成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就在这年复一年的重复过程中,完成了某种精神的传递。这正是农村仪式剧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不仅是娱乐,更是精神传统的营造和传递,而其最终指向,就是构建自己“精神的家园”。这是要影响人的一生发展的。于是,我们也就懂得了鲁迅为什么在1926年、1936年,两次面对死亡时,都深情地写下了他的童年民间戏剧记忆:《无常》与《女吊》,这都是一种生命的寻根,要回到童年农村记忆中的“精神家园”。因此,本书的作者坚持地戏这样的农村仪式剧不能演变为观赏剧,是大有深意的:正是要坚守民间仪式剧,以至乡村文化“构建精神家园”的功能与价值。这自然也包含了一种隐忧:包括地戏在内的民间戏剧、民俗活动,在其成为单纯商业化的旅游资源时,就有可能变成单一的观赏表演,导致“和农民的宇宙观、道德观、生命观,乃至生产方式紧密相连的传统文化”,乡村文化的“碎片化”与“空洞化”(参看拙作:《贵州发展道路的遐想》,文收《漂泊的家园》)。这是我们在讨论屯堡文化这样的乡村文化的意义、价值与命运时,不能不提出警戒的。

  三、最后,还要说及的,我们所说的“乡村文化的重建”,其实是包括了两个方面的任务与要求的,除了我们这里所着重讨论的对乡村文化本土资源的重新认识、开发、继承之外,还有一个“文化下乡”的问题,即将更广阔的古今中外的外部文化资源引入乡村文化生活,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以扩展乡村文化的内涵。这是另一个话题,只有再找机会讨论了。

  在《屯堡乡民社会》一书出版时,我曾说过一句话,此刻在结束这篇长序时,想到的还是那点意思:“不要忘了,在这书的背后,还站着许许多多屯堡的老乡,他们才是屯堡文化的真正创造者”;“不要忘了我们对屯堡乡民的责任和承诺”,“一切都还在开始,本书将在屯堡文化、乡村文化的重建中继续‘写’下去”。

  (本文系作者为《建构与生成——屯堡文化及地戏形态研究》一书所写的序言,本报发表时作了节选)

编辑: 吴蔚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 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2008-12-12 10:1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张余]勇敢的突破 可贵的探索
下一条: ·[白庚胜]春天的故事
   相关链接
·[朱红梅]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的活化实践·[赵季淳 丁峰]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路径研究
·[张兴宇]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利用·[张洁]体验式传承与具身化技艺
·[张洁]宁夏乡村旅游与非遗融合发展研究·[余静林 胡燕]论中国农谚的背景、类型与功能
·[席晓燕]宗族祭祖仪式的文化重建·[韦成]桂西北民间禁忌文化的实践逻辑与乡村社会秩序建构研究
·[王雨铭]城镇化进程中豫北乡村社会集市文化研究·[王卫华]乡村振兴中的非遗传承
·[王凌志]电白乡镇非遗文化治理实践探寻·[王芳]西南地区百年客家村落的变迁与发展
·[马光亭]认猪为母:苏北乡村的动物信仰·[李瑜恒]龙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案例研究
·[孔军]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空间规划的要求、模式与建设原则·[何潇 俞冰]共同富裕视野下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路径刍议
·[郭永平]乡村振兴背景下晋陕豫民俗组织与治理共同体建设·[顾康顺]用乐成俗:苏北乡村唢呐班民间仪式用乐的行为逻辑
·[高洁宜]由俗至礼:探析乡村移风易俗中的贺号习俗·[杜韵红]以村为馆:乡村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