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春节文化网上谈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活动春节文化网上谈

与时俱进的春节文化——民族文化的现代性重构
——春节文化网上谈系列之六
  作者:刘魁立 萧放 尹虎彬 张雅欣 周锦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3-03-04 | 点击数:34720
 

与时俱进的春节文化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春节期间,人们庆祝节日的方式或者说春节文化越来越丰富。从包饺子,吃团圆饭过年到看晚会过年、旅游过年、上网过年,春节文化已经融入了很多现代因素,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特邀嘉宾:萧放】年节习俗发生变化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中国的年节习俗有几千年的历史,《诗经》中就记录有年终祭祀欢庆的场景。但具体的过年习俗、仪式不断地发生变化,变异是民俗的特点之一。但无论怎么变,它祝福吉祥如意的深层含义没有改变。春节家庭团聚的习俗至今相传,人们再苦再累,春节那几天一定要好好过,这是个人生理调整的需要,也是心理调整与社会关系调整的需要。无论是旅游过年、上网过年、还是晚会过年,人们寻求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们在同一的时间以大致近似的方式作大体一致的选择,是个人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与民族的需要。

  【特邀嘉宾:刘魁立】我并不认为现在的春节内容是丰富的,我看较以前的情形看是贫乏了,节日被简单化。很多节日内容被省略了。团圆饭的意义主要在于象征,人们看重的不简单是吃饺子,看重的是情感交流,这是维系群体的精神纽带。旅游过年、上网过年,看起来是融入了现代因素,但这也是传统的扩大,人们还是以家庭为单位,上网还是人与人的交流。不过这种交流的范围更小一点,人们不再跟一个家族发生关系,主要是很个人化的交流。在目前的传统年节中,拜年习俗淡化了。以前投拜年帖,是正月初的重要活动。后来单位团拜,再就是电话拜年,最近是网上拜年。拜年的形式变化了,实质还是人与人交流。当然,人们比较之前缺少了一些感性的面对面的接触交流。春节晚会的融入春节习俗是最近20年的事情,它似乎有后来居上的势头,但是关于这个现象我们还缺少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我以为在这个形式里,还有许多不能让人满意的方面。例如一、造势,看得多了,不仅不新鲜,而且会有一种假的感觉。第二,缺乏参与性,全国十几亿人面对着一个死的屏幕,彼此没有交流,大家看重的仍然是在家庭的圈子里共同交流感受,而晚会毕竟还没有融入到家庭的情感交流当中,只是一个话题而已。第三,时间长了,大家都呆呆地坐在那里,坐累了,再去睡觉,过一天过两天变成一种谈资,好象大家在议论某一个看过的节目或者是看过的影片,在节日原有的含义里,似乎并没有增加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所以我觉得应该对它作更进一步的思考,和做进一步的改进,也许不要那么长,应该给大家留些时间过自己的节日。当然我也感谢文艺工作者和电视人所做的努力,他们在努力摆脱一种老套子,假定这个模式延续得久了,大家也会感到厌烦的。我的感觉只是个人感觉,不知对不对。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作为民俗学者,您通常是怎样过年的?在这个节日中,您是怎样面对新习俗或者新民俗的?

  【网友嘉宾:尹虎彬】谈到过节呀,一些朋友之间的聚会呀,非正式的场合呀,这些时候我们大家可能没有什么区别。这时候一个官员和一个学者,学生或什么的,都会不由自主地按照习俗来与周围人打交道,这时,大家都是普通人。当然,民俗学者会留心观察或者感受一些东西。对待一些新民俗我觉得应该慎重地评价。比如,北京过春节时候有许多人全家到饭店吃饭,这个习惯其实并不好,是饭店商人搞出的名堂。过年还是自己全家人在一起包饺子好。有些新花样,可能不会赢得不同世代人们的普遍接受。比如,我们家去年春节到外面吃年饭,我父亲就不高兴。

  【特邀嘉宾:萧放】一个民俗学者,首先他是社会中的普通一员,他同样生活在民俗社会之中。当然,他对民俗生活更有感情,这可能是他的"职业病"吧。民俗是在不断地更新、变化的,我们在面对新民俗的时候,更多的是理解和宽容,虽然我们是提倡传统民俗,但是并不拒绝新民俗因素的加入。有的新民俗更能丰富我们的现代生活,使我们的节日更富有时代感,更贴近社会生活。虽然节日不一定要与日常时间一致,她更重视仪式化的生活,但是,节日毕竟是日常生活的一个点,所以她跟日常生活关系紧密。现在生活是快节奏的多元生活,民众的生活环境与时间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春节民俗面临着调整,有些要淘汰,有些要更新,有的要继承、发展,但对民俗的调整要慎重。民俗的形成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出现有她的历史依据,因此,她的传承与变异,也有一个时间过程,单纯靠行政手段的人为助长或者抑制都不是最佳的方式,她需要人民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然调节。就春节来说,年的原始意义有很大的改变,但作为一个民族节日,她又承载着历史积累下来丰富的民族情感,她成为了民族的心结,对她要珍重、爱惜,当然一些不合时宜的习俗应该让其自然淘汰。

  【特邀嘉宾:萧放】春节是民族文化的财富,我们应有文化保护意识,通常讲环保,讲自然环境保护,其实对年节这样的文化财富也要保护,有没有这种意识非常重要。

  【yq117】其实我们民族的凝聚力,最主要的就是民族文化的财富,这就是民族的情结、人文的色彩、人文的精神,是具有丰富内涵的,是丰富多采的,具有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是我们民族复兴的动力和支撑点。

  【s秋水伊人s】请问嘉宾,你们是如何看待当代社会出现的"新民俗"现象的,比如"春节联欢晚会"、"节日旅游"等现象,这是否是传统民俗延伸和拓展的具体形态?

  【网友嘉宾:张雅欣】你所提到的当代社会的"新民俗"现象,比如"春节联欢晚会""节日旅游"等到目前为止,还不能构成严格意义上的"民俗"。但是,有一天,它有可能会成为"民俗"。如果到了那一天的话,这就是传统民俗的延伸和变异了。

  【可爱无极限】谈到与时俱进,您认为我们是否能够在借鉴传统文化形式的前提下采用现代题材?比如制作一些具有现代性绘画色彩的剪纸或将民族音乐改造成电子音乐等?这样往往能够得到年轻人的青睐!

  【特邀嘉宾:萧放】这完全是可行的,因为民俗文化可以保留它的一些表现形式,因为民俗文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生活性--服务生活是民俗文化的主要宗旨。所以,在社会生活形态发生变化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来丰富我们的生活,为今天的社会生活服务。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我们的网友[小丽小丽]说过这样一段话:"希望我们不要随着现代化的加速,忘却了传统文化,也希望我们不是为了留住什么而去顺手抓过这些传统文化,于是让中国结贴上了米老鼠,把灯笼绣上了英文字母,让动物园的山羊猴子都穿上唐装,玩腻了之后顺手一扔--然后该怎么办?"您怎么理解?

  【s秋水伊人s】这位网友的问题令人深思,在这些现象背后,中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如何继承、创新与发扬的新课题,想听听今晚的嘉宾对这个问题有什么见解和阐释。

  【特邀嘉宾:刘魁立】传统文化,特别是习俗,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可以决定它的走向的,大家有意识无意识都这样做了,而且传之甚久,这就成了习俗,个别人这样那样的一些举动未必就能左右习俗的发展,刚才所说到的现象比如说在灯笼上贴英文字,或者是在中国结上贴米老鼠,大约未必会成为一种习俗被大家所接受。当我们说习俗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们是有十几亿人口的一个大国,城市人口虽然在一定的时候对习俗,可能产生这样那样的较大的影响,但千万不要忽略了占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广大的同胞,他们对于习俗的稳定和习俗的变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以为,认真观察、体会、研究和尊重最大多数的同胞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价值观对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玩腻了一扔"是偶然的插曲,这样的做法既没有给习俗增添什么新奇,也没有对习俗产生太大的影响,今天贴了,明天扔了,我们也不必太在意,因为后天大家都会把这件事忘掉。不过应该说,这样贴了扔,扔了再贴的现象如果太多的话,也是一种叫人惋惜和遗憾的事,应该学会尊重传统,应该学会珍视传统,那才是教养的表现。

  【网友嘉宾:尹虎彬】我认为传统的东西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脆弱。中国人自然会顽强地保持自己的传统文化。历来对于文化的破坏都是外来的力量造成的,比如战争,或者历次的所谓政治运动。在今天国际化的经济浪潮中,我们也不必担心自己民族的文化会消失。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一直具有融合各种外来文化的能力。另外,外来的文化,它如果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或民族习惯,自然不会在我们这块土地上生根。比如,像圣诞节,它根本不可能成为我们中国人的全民族的习惯。

  【网友嘉宾:周锦章】现在每个人都觉得春节其实可以过得更好,但好象只有小孩子是最高兴的,也许从一个儿童的视角来看节日就意味着玩,而大人则缺少一份童真,因为社会的压力太大。

  【网友嘉宾:周锦章】萧老师,大家都知道春节等一系列传统节俗是传统农业文明的伴生物,在社会转型的今天,您是如何看待春节和现代化的关系?

        【特邀嘉宾:萧放】春节是传统节日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产生与发展和农业社会有关系,应该说它是农业时代时间观念的产物。但是,在现代生活中,它并没有失去它应有的价值和地位,因为我们把春节不仅仅当作一般的节日,而是把春节当作一个文化的心结。因为在春节中浓缩了很多的民族文化因素,不是说我们一下子就能够完全改变它,而且它还有很现实的社会意义,它还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可以从春节的民工潮里面看到,我们中国人还是非常热爱这样一个传统的节日,大家还是希望在这样一个时间点上,来共享一个民族的节日,这是我们民族文化凝聚的一个大好机会。并不因为我们过上了现代的生活,就不需要传统节日了。现代性和传统,并没有天然对立的关系,它们之间有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方面,我们只有在保持传统与接受现代生活方式方面找到一个契合点,我们才可能建构出一个新的民族文化体系,也就是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不要轻易的抛弃传统,传统有时会给我们一个大的智慧。

  【喜欢做DJ】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的春节文化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好的东西保存下来与时代不同步的就淘汰。可回头想想被淘汰的文化在当时是多么的"流行"。请问嘉宾们如何对待我们会要淘汰或将要淘汰的文化?我们现代人如何留住这本不应该失去的文化??

  【网友嘉宾:张雅欣】对于我们的文化是否会要被淘汰,或者更直接的说,我们如何守住那些我们认为不该失去的文化,这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一个社会或者一个民族的文化,它的发展与否,它的被淘汰与否,都与这个文化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文化不是个体的问题,它必须不断与它的每一个个体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甚至可以说,在当代越流行的东西可能说容易被淘汰。

  【喜欢做DJ】传统的文化之所以能长期的生存下去,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网友嘉宾:周锦章】传统文化的延续可以用"集体无意识"来解释,文化是一种模式,在一个时间流动的平台上,她贯穿于民众的精神当中。

  【绿极极】时尚,是民俗吗?

  【网友嘉宾:尹虎彬】时尚比民俗在文化层次上更浅一些。民俗代表了中下层老百姓传统的,共同尊守的东西。但是,时尚可能仅仅昙花一现,不会传承下去。比如染头发,穿某种式样的衣服等,只能是时尚,但是有的东西现在是时尚,明天会成为习俗。

  【极速体验】请问嘉宾,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传统节日都在被人们渐渐地忽视,相反地,很多"洋节"反而越来越受到重视。您认为这是种什么现象?传统的节日会消失吗?

  【喜欢做DJ】不会!只要我们加以重视。

  【网友嘉宾:张雅欣】现在人的生活节奏的确是越来越快了,很多传统节日的节奏明显不能够与人们当下的现实节奏相匹配。但是,传统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是经典的东西,因为它经历了时间的去粗取精的过程。传统节日的节奏或者外在形式可能与我们当下的生活内容不符,但是,它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它会在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中寻找到适应的形式和节奏进行变异。应该相信我们传统节日的自我更新能力。

  【极速体验】请问嘉宾,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传统节日都在被人们渐渐地忽视,相反地,很多"洋节"反而越来越受到重视。您认为这是种什么现象?传统的节日会消失吗?

  【网友嘉宾:张雅欣】现在人的生活节奏的确是越来越快了,很多传统节日的节奏明显不能够与人们当下的现实节奏相匹配。但是,传统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是经典的东西,因为它经历了时间的去粗取精的过程。传统节日的节奏或者外在形式可能与我们当下的生活内容不符,但是,它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它会在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中寻找到适应的形式和节奏进行变异。应该相信我们传统节日的自我更新能力。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文章来源:央视国际(2002-12-15)

上一条: ·节日文化中的人──公民身份的文化维度
下一条: ·南方民族的节日习俗与文化传承
   相关链接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王丽清]从民族文化融合看白族大本曲《磨坊记》的文本来源与流变·[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杨李贝贝]从《贡山县怒族民间故事集》出版看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
·[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
·[韦布花 张多 蒲睿熙 张子瞻 张顺民]乡村振兴背景下媒介助力民族文化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
·[戴羽晗]乡村振兴下民族文化遗产资源再生产研究·[柴颖]民族文化资源与乡村文化建设研究
·[向柏松]疫情之后,话湖北春节·[田兆元]就地过年与都市年俗认同的契机
·[储冬爱]疫情下的团圆:何以为家?·[毛巧晖]认同与重构:后疫情时代下民俗节日的传承与发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