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春节文化网上谈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活动春节文化网上谈

我们需要春节吗?——春节与百姓生活
——春节文化网上谈系列之二
  作者:万建中 陈连山 漆凌云 张冬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3-03-08 | 点击数:34651
 

春节对中国人产生的影响

       【s秋水伊人s】春节作为每个人一生反复的经历,它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对我们的经历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特邀嘉宾:陈连山】春节包含很多的民俗活动,这些活动体现了我们中国文化的很多基本观念,比如一些宗教观念、道德观念,这些民俗活动每年反复一次,就会强化我们的基本文化观念,比如尊敬长辈的道德观念,比如爱护孩子的观念,还比如敬重大自然等等,所以春节作为每个人一生反复的经历对我们的影响是很深的。

  【网友嘉宾:张冬梅】民俗本身是一种活着的文化形态,要随着时间的流逝由广大民众进行自然的改变和淘汰。热衷于过洋节在某种程度上也许会形成新的城市民俗,但说到是否还需要过春节,恐怕是需要更长的时间由民众心理进行选择的。想法不太成熟,请大家一起讨论。

  【特邀嘉宾:万建中】春节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它对我们每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春节可以使我们每一个人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融洽,优良家风的集中体现。每年经历一次春节,实际上是一次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传统文化教育,人们在春节期间,会展示出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也会感受到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展示给你的最美好的一面。即便是小偷在大年初一,他也会为自己"放假"一天。在新年的第一天,所有的人都期望新的一年会更美好。所以,人们经历春节,不仅能够获得物质上的享受,而且也可获得一种精神的净化。

  【树树梧桐】现在人们热衷过洋节的人越来越多,照此下去,我们还需要过春节吗?

  【网友嘉宾:张冬梅】民俗本身是一种活着的文化形态,要随着时间的流逝由广大民众进行自然的改变和淘汰。热衷于过洋节在某种程度上也许会形成新的城市民俗,但说到是否还需要过春节,恐怕是需要更长的时间由民众心理进行选择的。想法不太成熟,请大家一起讨论。

  【特邀嘉宾:陈连山】过洋节近几年越来越时髦,比如情人节、圣诞节,这些节日有它特有的文化含义。过这些节日和过中国传统的春节的文化价值是不一样的,文化含义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洋节过得多并不能代替我们的春节。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文章来源:央视国际(2002-12-1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无
下一条: ·从“禁鞭”说起:春节仪式的文化底蕴
   相关链接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
·[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
·[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向柏松]疫情之后,话湖北春节
·[田兆元]就地过年与都市年俗认同的契机·[储冬爱]疫情下的团圆:何以为家?
·[毛巧晖]认同与重构:后疫情时代下民俗节日的传承与发展·[刘晓峰]成长的中国 成长的年
·[黄旭涛]节日文化的空间特点及其重建意义探讨·乌丙安:“年”和“春节”的渊源与变迁
·詹石窗:春节礼俗及其文化精神·萧放: 春节回家,我们的文化物候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