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族志/民俗志

[张海洋]社区心态史在民族志·民俗志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张海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8-26 | 点击数:12589
 
现代社会铲除传统社区的利器是通过现代教育体系向青少年灌输唯物论。唯物论最明确的表述就是恩格斯说的人类社会两种生产。用两种生产的尺度来衡量,传统社区的文化生产者,包括维护社区传统秩序的家族和村社头人,包括维护道德和提供精神关怀的宗教从业者如和尚、喇嘛、阿訇、道士、巫师、萨满等等,都既不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也不从事人口的生产。两种生产都不从事的人当然就是寄生虫。于是我们就理直气壮地铲除他们。
但是铲除了他们就等于铲除了传统社区文化的生产者和维护者,也就等于铲除了为我们这个社会生产集体价值、维护传统规范的机制。结果,我们当前的社会就面临着大家都能感受到的一系列困境:养老的困境、育儿的困境、生态环境的困境,还有发展的悖论、权力的腐败、信任危机和公共卫生的难题等等。我们敢说,没有社区文化的重建,没有社区权益的维护,没有一种能跟官府和商家进行公开和公平博弈的机制,我们的社会就不会有长期互惠的意识和相互信任的机制。没有这样的意识和机制,社会就不能和谐,发展就不可持续。
那么如何重建传统社区?我们做田野工作写民族志、民俗志的人就要思考。我自己思考良久,觉得最好还是从反思西方唯物论的弊端、恢复中国文化的人文价值、重建有神的社区入手。那么我们在做调查研究和写民族志、民俗志时,就有一个理解、把握、呈现我们目标社区群体里的心态,即社区之神的命题。用有神的社区这个标准来衡量,现代城市里的居民小区,甚至居委会都只能算是社会,是维持社会,而不能算是社区。它们只有法理社会的法律法规,而没有社区之神和与之相应的礼俗和仪式来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神在哪里?就在杜尔干讲的集体良知里,就在费孝通晚年要拓展的社会学视野里,就在活人的道德良心和他们的终极关怀里,就在我们要研究的民间礼俗中。
这种神要由我们做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的人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和体验,再通过我们用互惠来体现。谁跟谁互惠?除了人跟人,男人跟女人,我们跟目标社区的人,特别是年轻人跟老年人之外,更重要的是人跟神、人跟自然、人跟祖先的互惠。这就是我前面讲的活人与死人和谐的意思。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志、民俗志要写的东西。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就是社区的心态史。如果一定要找个模板,那我说张承志老师的《心灵史》或许能当此任。
我原来想按顺序是接着铁梁兄的发言讲,顺便接接他的话碴儿。铁梁兄最近写了三本北京各区的民俗志,我觉得那里面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总之是关心活人,或者关心历史遗迹较多,但没有注意各地的人怎样对待死人,包括人死了怎么发丧,怎么埋,埋了之后还有什么习俗,这些习俗又对活人的行为和心态有些什么影响。我今年国庆节刚在京族地方做过几天调查,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这个社会活人都是平等的,因而谁都可以不听谁的。但在死人面前,事情就不一样。现代人平常都忙,总有不回家看老人的借口。但碰上一个跟死人、跟神明有关的节日,例如清明节,大家要去上坟,那我们再忙也要去。大家都这么想,大家都去,那仪式就办成了,社区共同体就有了精神。有了这个东西,老人也有了盼头儿,小孩也得到了慎终追远的教育,一些世俗的交往、娱乐和功利也能在那里办成,大家的心情都好了,生活也有了意义。这就是文化的功能。我是从农村来的,我们那儿村子里讲人老是个宝,家里有老人吉祥。后来离家念书,就再看不出老年人除了给年轻人累赘之外,还有什么宝处。现在城里人,包括各位在内可能也都是这么想吧?但教过这么多年书,接触这么多学生之后,我倒是有了一个体验:身边有老人,由老人带大,伺候过老人的孩子,他比那些只有父母没有老辈人的孩子更懂事儿,更会体贴人,因而更省心也更好教。现在我们都感到教书这活儿越来越难干,越干越没有意思,那原因是我们的学生当中,没跟老人生活过的城里孩子,因而不懂人事儿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了。就凭这一点,我们也得把民族志、民俗志里加上有神的社区这个内容吧。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吕微]从经验实证的民俗志到纯粹观念的民俗学
下一条: ·[朝戈金]再谈口传史诗的田野作业问题
   相关链接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陶子煜]当局者观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
·[王霄冰 陈科锦]民俗志的历史发展与文体特征·[黄涛]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
·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赵李娜]从“国家-民众”到“家庭-自我”:中国家庭民俗学的演进轨辙
·[卢锐]析毫剖厘:家庭民俗学视野下的“云阳面业”家庭成员的自我民族志·李向振:《活法儿:京北城郊村的生计策略与日常生活》
·[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王杰文]表演的民族志及其伦理困境
·[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喀毛措 东主才让]藏族女子成年礼”的仪式传播解读
·[柏仙爱]礼俗互动传统中的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乌丙安]完美提升民俗志编纂形式的新探索 ——《青海民俗志》序
·[赵宗福]全面系统科学记述,彰显青海民俗文化·[李建宗]书写青海民俗生活的皇皇巨著 ——简论《青海民俗志》
·[朝戈金]民俗志书写探索的创新成果 ——《青海民俗志》序·彰显青海民族优秀文化的力作《青海民俗志》出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