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张举文]民俗研究视域下的身体与性别民俗实践
  作者:张举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11-08 | 点击数:9419
 

  三、理解日常生活中的身体民俗与性别民俗

  身体民俗与性别民俗在实践中是与其他民俗类型交融在一起的,如行业民俗等物质民俗和社会组织民俗。在学科研究中,饮食与身心健康、性别与医疗和理疗、信仰行为与健康和性别行为、巫术与心理学、医学人类学、营养人类学、健康民俗学等视角都为认识日常生活中的身体民俗与性别民俗提供了理性认知的路径,同时也有待进一步发展。在具体研究中,研究的第一步是要进行实地搜集与记录,然后将与身体和性别有关的民俗进行整理和分类,最后,根据课题的核心来侧重研究其文化意义、象征应用、性别和年龄角色或是仪式进程与角色等问题。例如,可以依据下面三种分类再做进一步的观察、记录、分类和分析:

  (一)身体变形

       身体变形是指永久或临时性对人的身体的改变,其目的可以是为了仪式或展演需要,为了审美,为了医疗或健康,或为了惩罚等。身体变形可以是承受者自愿的或是不自愿的。身体变形的形式包括:打孔或穿洞(耳环、鼻环、唇环等);变形(脖环、整容术等);切割(剃须发、断牙或拔牙、断指或截肢、割礼、胃切除等);添加或扩充(补牙、丰胸手术等);压缩(裹足、束胸等);涂饰(化妆、纹身、身体涂染、染指甲等);腐蚀(烙印、受戒、激光切除手术等);刻磨(指甲、职业性变形等);粘附(假发、眼睫毛等)等。

  在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人们对这些习俗的观念发生变化,有些行为或习俗不再存在了,如古代的殉葬(有时是先截肢或断头后殉葬),“断头”、“裂身”,以及对罪犯的“烙印”或“刺配”。这也说明了对身体的变形与特定社会的法律和文化等环境有关。而有些行为或习俗似乎更为普遍,甚至流行(如纹身和各种身体部位的穿洞),同时各种整形或美容手术也成为日常行为。

  可以看出身体变形习俗的变化也与价值观、法律、技术等多方面的社会变化有关系。例如,以“纹身”为例,在殷商时期,“纹”字指身体上的纹理和涂染身体,即纹身的意思。而且,纹身成为高地位的象征。随着儒家文化的兴起,“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思想逐渐成为上风,这一习俗被赋予了负面意义,纹身或刺青、刺配成了社会越轨或罪犯的符号,并成为一些传统社会或组织的认同符号,成为“加入礼”的一部分。例如,《水浒传》中的宋江和林冲就在脸上有刺青作为惩戒,史进、鲁智深、燕青、阮小五等都有纹身也表明了他们当时是不循规蹈矩的社会成员的意思。日本社会中的“极道”(即八九三)组织是个著名的黑社会,同时也参与政治和经济活动,其成员的一个重要身份标志便是特定的纹身图案。但是,也有以纹身作为正面意义的。例如,《精忠说岳》中岳母给岳飞后背刺字,成为“精忠报国”精神的积极榜样。

  现代社会中,许多文化都将纹身等身体变形行为视为个人审美取向的表现或文化时尚,更多地展示个人或群体认同。例如,近些年来,汉字纹身也成为国际纹身时尚的一个热点。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艾弗森就在脖颈上纹有“忠”字,而另一位叫马库斯的运动员则在右臂上有“勉族”二字。

  在许多文化传统中,各种“加入礼”常伴有特定的身体变形仪式部分。例如,在传统婚礼前对女性的“开脸”、入佛门的“削发为尼”或“剃度”以及“受戒”、一些社会或社团组织的“歃血为盟”等。与此相关的是针对血液、精液、经血、唾液、汗液等的禁忌习俗,这些也应该被视为身体民俗的一部分。怀孕女性在身体上的变化所涉及到的各种禁忌民俗和性别民俗也是不可忽视的研究领域。同样,那些没有明显的身体变形,但又直接涉及到身体的一些民俗也对研究身体民俗具有重要意义,如苗族的“上刀山”、瑶族的“上刀山”(爬刀梯)和“过火海”、傈僳族的“上刀山”和“下火海”(洗火澡),以及民间的“缩骨术”、“点穴术”等。

  天生的生理残疾、因事故而残废、因医疗原因而截肢等身体变形不属于上述范畴。有关这些种类的身体变形发展出其独特的口头和行为民俗,也需要民俗学家去关注、搜集和记录以及研究。这方面民俗的研究有助于改变社会对这些弱势群体的歧视和偏见。

  (二)身体装饰

       身体装饰是指服饰、头饰或发饰等装饰或修饰身体的习俗。其功能或目的是多重的,如为了应对天气变化、不同的社交场合、身体健康、或特定审美标准等。其中,性别与群体认同的表现尤其重要。例如,各种民族服饰及其内部认知性别与年龄或婚姻状况的象征符号等都是这部分民俗研究需要关注的。

  例如,在中国的56个民族中,已经有多个民族的民族服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个民族也都将服饰作为重要的族群认同符号。当然,每个民族的传统,无论是服饰还是饮食,都是在不断吸收新文化的进程中发展起来的。20世纪初的“中山装”是作为新的国家认同符号而被创造出来的。近年来的“汉服”和“唐装”等现象也体现出对汉民族服饰传统的重构努力。但是,当代城市里的婚礼中所展示出的中国“传统婚礼服”与西方“现代婚礼服”的结合,充分表明了在作为文化符号的服饰方面,传统与现代的跨文化融合与创新。这些都反映了个体和群体以及国家层面上以身体装饰为认同符号的实践,也逐渐成为新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与之对应的是身体装饰在特定场合作为群体认同符号的运用,突出体现在各种仪式或节庆等公共展演中。这些从日常到非日常的活动反映的是特定的仪式中服装所承载的特定象征意义,其角色意义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着装。例如,节庆中的舞龙或舞狮、跑旱船、飘色,各地的社火或庙会演出,地方戏曲的表演,甚至是“春晚”中的“地方性”与“民族性”的展示,都是在借助服饰达到强化认同的目的。

  集体性的统一标准服装是构建群体认同的重要符号之一。例如,军队的军装,不仅是社会一个特定组织的标准,同时,其装饰也表明了每个成员在其组织内部的地位身份。现代社会中许多部门或行业都有标准服装,如校服、厂服、警服、飞行员和乘务员服等。此外,监狱的囚犯也有特定的服装。这些群体认同符号是为了强化社会组织的集体意识以及该组织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

  发展于近些年俗称的“大妈舞”的“广场舞”,从以中老年女性为主的群体发展到包括不同年龄和性别的集体性活动,从邻里休闲娱乐发展到更大社会空间的民众健身运动,也从多数人不认同转变为多数人认同的社会行为。尤其是对参与者来说,从中获得的是个人认同及其群体认同感,并使自己和家庭的日常生活更有意义。同时,广场舞也包容和融合了各种舞蹈形式和风格,如民族舞、地方舞、现代舞、拉丁舞等,成为多元文化融合的一个有意义的路径,改变了社会对性别和身体的认知与态度。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广场舞健身活动的通知》,这也有助于整个社会对身体民俗与性别民俗的再认识。

  现代日常生活中的“化妆”与“打扮”等身体服饰行为,随着交际群体的扩大,具有更加复杂的象征意义和功能,同时也丰富了相关的其他民俗表现。这些还都有待于民俗学者去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

  (三)作为文化机制的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

  人类的生理性别构成人类繁衍机制的核心,并由此形成一定的生活组织结构。而社会性别作为一种文化机制,凝聚和承载着人类社会生活的组织结构原则,界定着社会关系、社会地位以及行为模式。物质生产和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等社会实践都是通过性别、年龄、身体等具体机制而运作的。研究这些问题,可以将相关的民俗实践作为一种社会进程、一种社会组织结构,或者一种社会阶层结构来看待,可以是多学科和多视角的。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无论是在民俗学还是其他社会科学方面,都是近半个世纪来的新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有关身体和性别的民俗传统构成日常生活有机组成部分,体现在婚姻与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婚姻与丧葬礼仪上,通过言语、色彩、服装、行为、象征物等民俗事象维系着特定文化和社会的有关身体与性别的观念。例如,诞生礼中与新生儿性别有关的服装、命名、亲属称谓等都关系到家族成员的角色问题。在婚礼的“闹洞房”和丧葬礼的“哭丧”、“送葬”等仪式性行为中,都常常有明确的性别区分。在日常言语中,在故事、神话、童话和笑话中,性别角色尤其突出。例如,在男权社会中,民间传说和故事的主角则多是女性,像中国的“四大传说”(孟姜女、梁祝、白蛇传、牛郎织女),和西方各种有关“公主”的童话。再如,中国历史上的“缠足”、“童养媳”、“妻妾”等习俗,以及当代的“小三”现象等都反映出特定的伦理和性别政治等社会问题。而在女性群体中,或由女性讲述的故事中,常常表达的是不同于男性的对社会现实的态度。现代的提倡男女平等的思潮对民俗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使更多的民俗学者,特别是男性学者开始关注身体与性别习俗。例如,各地“香会”或“庙会”等信仰习俗也开始被从身体与性别角度来认识和分析,由此拓宽了人们对社会、家庭、个人、男性、女性等角色认知的视野。

  当代社会在性别的界定上无疑形成了与传统的民俗观的冲突。例如,通过医学和法律层面的跨性或变性,同性恋或婚姻等社会现象,愈发受到社会的认可与接受。其实,民间故事中早已有大量的相关内容,有助于理解这些行为。例如,通过故事类型和母题的研究,可以看到有大量的传统故事是有关“身体转换”的,如人变成动物或动物变成人,男人变成女人或女人变成男人,以及动物或物件可以说人话等的“巫术转换”故事,都映射了不同社会对性别和身体的多重性的认识。其中,对人的身体与动物的比较,女性与男性的性别力量的比较,都体现出特定的价值观,如民间故事中的一些常见类型:301“三个公主遇难”;301A“寻找失踪的公主”;312A“母亲(或兄弟)入猴穴救女”;313A“女孩助英雄脱险”;314“青年变马”;333C“老虎外婆”;400C“田螺姑娘”;400D“其他动物变的妻子”;411“国王和女妖”;433D“蛇郎”;465“妻子慧美,丈夫遭殃”;480D“仁慈少妇和魔鞭”;507A“妖怪的新娘”;510A“灰姑娘”(中国版的“叶限”);876“聪明的侍女与求婚者们”;882“对妻子的贞洁打赌”;884A“一个姑娘化装成男人和公主结婚”;930A“命中注定的妻子”(如“月老婚配”)等。

  无疑,身体与性别问题是故事学研究中一个重要问题,有待深入研究。例如,在中国有千年历史的“妙善”和“碧霞元君”(千花公主)故事,以及类似的“龙女”故事,都属于923B“负责主宰自己命运的公主”类型。通过从身体、超越、家庭观念以及宗教信仰方面比较这个类型的中国故事和法国故事,可以清楚地看出“其相似之中又蕴含很多细节上的不同,正是这些细节折射出两张宗教文化的本质差异”,从中看出中国女性在社会与自然、美与恶的灵魂观、神圣与世俗的宗教观之间,如何用自己的身体“实现家庭价值来解决终极危机”。

  总之,对身体民俗和性别民俗的研究毕竟是民俗学研究的一部分,而民俗实践和民俗研究的核心都是认同,即个体与群体如何通过日常生活实践重构和维系个体认同、群体认同、文化认同。因此,身体民俗与性别民俗都是民俗认同的符合表象,反映的是特定文化中的文化价值观,并包含着特定时代与社会环境的印记,以及意识形态。

  现代生活的商业化进程也充分利用了有关身体和性别的民俗,特别是相关的民俗符号。例如,生日礼中(如“满月”或“百日”)通过色彩体现出新生儿的性别:粉红色代表女性;蓝色代表男性。服装业和玩具业也制作大量相关的礼物,在获得商业利益的同时也使得传统的习俗更加突出。同样,成人礼、结婚礼和丧葬礼也在商业化进程中进一步强化了身体与性别的民俗。现代生活中的化妆品,通过人的嗅觉与视觉等感官,揭示出对身体与性别的新认识。甚至通过“身体味”来分析“人味”,进而将人的神经生理系统与社会文化价值观体系结合起来,由此来看民俗在社会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中的作用。现代的“无痛纹身”和电动纹身技术在与传统纹身技术与图案结合的同时也展示了新的消费和审美观。现代社会在打破传统的身体与性别禁忌同时,有创造了新的禁忌等民俗。文学艺术更体现出现代思潮的发展与变化。除了民间故事和文学作品外,大众传媒、绘画、雕塑、音乐等作品也通过身体和性别来表达不同的思想和象征意义。此外,在互联网时代,以年龄和性别(如LGBTQ+)以及特殊兴趣为基础所形成的虚拟群体如何传承和实践民俗传统,这些互动与现实群体及其日常生活之间的互动等问题,都是研究身体民俗和性别民俗不可忽视的方面。因此,现代生活中的身体与性别的民俗研究为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是认识现代社会中的各种认同问题的有益途径。

(本文发表于刘怀荣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第三辑,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21年,第33-42页。注释从略,引用请以刊物原文为准)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刘晓春]当代民族景观的“视觉性”生产
下一条: ·[毛巧晖]民间传说、革命记忆与历史叙事
   相关链接
·[张旭]民俗舞蹈中的身体建构·[林诗瑶]婚嫁仪式中的身体实践与身体意义
·[李雅洁]论女性在节日中的多样化角色·[李鑫睿]身体技术的习得、“破损”重组与性别突围
·[李翠含 吕韶钧]重大卫生公共事件中民俗体育的身体在场与重塑·[黎中正]返魅:疫情下的身体民俗实践与生活世界回归
·[谭一帆]走出符号化,走向生活·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 中国舞蹈学科理论体系研究项目“民俗舞蹈学”子项目研讨会
·[王霄冰 禤颖]身体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康丽]性别与民俗学研究
·[刘铁梁]身体民俗学视角下的个人叙事——以中国春节为例·[朱向前]我在哪里走近了“客家”?
·[彭牧]民俗与身体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