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科问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科问题

[穆昭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
  作者:穆昭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11-29 | 点击数:7352
 

四、学科价值:非遗保护的理念追求

  民俗学与非遗保护在集体记忆的传承与重建、文化自信的生成等方面,有着共通的理念追求。“30多年来,中国民俗学界在许多重大的社会和文化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其中意义最为重大、影响最为深远的要数两件事: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这两项工作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均由学术界和文化管理部门联合发起并施行,政府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组织和协调作用。它们既使民俗学引起了全社会的更广泛关注,也对整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形势、相关政策和民众日常生活以及民俗学本身产生了显著的影响。”(P152~167)这项在现代语境下以“国家”为主线的文化工程,成为我们记忆中值得书写的文化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文化资源,进入21世纪以来,被视作民族文化身份、地方文化传统以及民众文化生活的代表和重要标志,成为构建文化生态多样性的关键要素。积极推动非遗保护和传承,不断增强非遗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也是当下非遗保护的理念追求。

  作为地方性知识,民间故事的记录资料成为学科建设的材料支撑,也成为构筑新世纪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基础。同样,也可作为一种“过去的文化”得以保存和传承,为研究现代文化作参考。非遗名录的认定和前期调研,也正是依托于这些重要的调研资料和历史留存。当下,非遗保护工作不再是仅仅围绕着名录公布、抢救保护记录等基础性工作,而是加强了对现有非遗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更加强调非遗保护机制的运行和保障。非遗的生命在于生活,这也是对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态保护理念的回应。反观民俗学学科,由物到人,再到民俗生活,体现出研究视野的整体性,注重对于生活世界的理解和阐释。民俗学者更多地加入到非遗保护工作领域,在文化多样性建设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发挥了积极影响,维护了文化生态。

  对于民俗学者为什么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非遗的调查、研究与保护,周星的解答颇为精准:“基于文化观而展开的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俗文化的各种社会实践与学术应用,将构成国家和国内各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还将增进国民个人的文化权利与选择机会,并可激发国民依托文化传统进一步发挥创造力的能动性。中国现代民俗学显然可以在上述社会文化机制的转型过程以及很多具体的社会—文化政策的制定、推行与调整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学术专业特长。由于民俗学者对于民俗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机制和社区基础等有着比其他学科更多的调查与研究,因此,他们往往就能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去影响政府的文化遗产行政。”(P6)的确,民俗学丰富的学科积累和文化内涵,凸显出其在非遗保护中的学科价值,主要体现在基础资料提供、文化生态维护、社会实践应用与保护机制创新等层面,民俗学与非遗保护有着共同的理念诉求。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俗学学科建设,成为当下学界的讨论热点。不可否认的是,非遗保护作为一种文化话语和政策实践,客观上增强了民俗学学科的影响力,同时带引民俗学更多地贴近现实生活,介入到生活领域,充分地参与社会活动,贡献智慧。民俗学在非遗保护中加强了与其他学科的协作,开拓了自身的研究视野,成功地联结了地方文化建设需求与国家文化政策推行,并提供了专业视角的解读和对策。可以说,带有国家文化建设色彩的非遗运动,接纳并认可民俗学学科的主体参与。从民俗学学科自身的发展、建设和学科价值体现、学科影响力提升等方面来说,非遗保护值得重视。

(本文原载于《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8年01期。注释从略,详情参见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惠嘉]民俗学“框架式”语境观的双重向度
下一条: ·[福田亚细男 菅丰 塚原伸治]民俗学的方法问题
   相关链接
·[王丹]以校园为中心:多模态学校教育聚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生产研究·[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马速]符号消费中的青年群体与传统文化知识生产:从国潮热中的神话元素商品谈起·[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段友文 石怀庆]民间文学教材建设的百年回眸·辽宁大学成功举办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会议
·[张梦瑶]新文科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专业建设的思考·[康丽]概念张力与学术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学科建设的思考
·[陈趣联]非遗难题与高校学科建设·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建设青年谈
·[李向振]面向“民众的知识”和知识生产的现代民俗学·[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杨利慧:让高校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科建设和合作交流的重要阵地·[漆凌云]组织化与脱域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的知识生产研究
·新文科背景下民俗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张多]基于文史传统的交叉学科实践
·[杨文]知识生产与制度赋权:中国非遗传承人制度的当代实践·[施爱东]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共同体意识
·[漆凌云]组织化与脱域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的知识生产研究·[黄永林 邓清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学科定位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