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葛荣玲]遗产研究:理论视角探索
  作者:葛荣玲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11-17 | 点击数:5931
 

  五、遗产工业与旅游开发

  遗产的经济学应用,是遗产的现实性与实用性的集体表征。英国的历史学者最早提出了“遗产工业”一词,来说明遗产实质上是大众旅游时代对于历史的消费所致。后来又有学者提出“迪斯尼化”来形容这种现象。美国的学者则就遗产地的市场化和阐释问题展开了一场大讨论,有人甚至把这种以遗产为名号创立旅游目的地的情况称为建构“遗产主题公园”(heritage theme parks)。这些论战中主要围绕两个核心问题而展开:“原真性”(authenticity)和“怀旧”(nostalgia)。原真性问题主要是学者们对遗产地所采纳叙述的历史和过去可能会产生非真实(inauthentic)的体验而产生的疑虑。而怀旧问题则是学者们对于遗产可能带来的反动的、文化守旧的、或是倒退式崇拜和美化过去的行为的思考。研究表明,游客们对于这些问题的敏感与批判的程度,是遗产工业所始料未及的。

  遗产工业是遗产被作为文化经济资源而不可避免的现象。将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和文化资本主义的技术、手段、方法应用于遗产的开发甚至制造,择取有利于开发的历史资源进行包装,生产出满足现代消费需求的“遗产产品”,是遗产工业的基本内容。遗产是一项文化、经济实践,是一个社会过程而非单纯的既定之物。遗产的工业化正如文化艺术的产业化一样,有着一条完整的资源-产品-消费链条,受到市场经济的指引。

  遗产旅游(Heritage Tourism)是一种人们自觉地将自己的休闲活动与记忆中的或是认定的过去联系起来的行为,其中包括怀旧、记忆、原真性等问题的诉求和争论。遗产与旅游挂钩,体现最为突出的是“怀旧旅游”。怀旧旅游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突出现象,与现代化、技术与社会的急遽变迁造成的心理紧张与精神焦虑相关,对于特定国家或游客而言,也与殖民帝国荣誉感的失落相关。对于前者,游客追求旅游中重现“过去的好日子”,希望找到本真的自我;对于后者,游客希望在自己国家的前殖民地中找回昔日的光荣,重建对自己国家和历史的自信。一方面,从理论上来说,这种对于时间上的认知需求,在旅游过程中转化为对地缘和空间上的旅游目的地的“异域性”、“过去时”的追求。这种追求的结果往往是将异域异质的族群重新划分到“过去”、“落后”、“原始”的时间之轴上,隐喻了对于种族、进化观点的重拾,尤其值得学者们重视和思考。

  这一点既体现在西方社会对于非西方的旅游期待上,也体现于本国旅游(domestic tourism)中主体族群对于边缘族群的旅游行为中。这种旅游追求造成了遗产业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当地族群结合开发为旅游产品和服务,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遗产保护观念的一个不可小觑的副产品。遗产业一方面产生出东道主社会的经济繁荣和传统文化元素的全面挖掘,另一方面也对东道主社会的文化结构造成了博物馆化的倾向。同时,工业式产品开发与游客对于原真性诉求的脱节,也成为遗产旅游的难题之一。

  我们在研究遗产时,不仅要把它作为客体的物来研究,更重要的是意识到遗产也是在实践的一个“过程”。这些过程往往是通过游客的遗产地旅游实践完成的,游客通过遗产旅游来实现对过去与现在的理解和协调。对于遗产地的人们而言,遗产旅游带来的认同、记忆、社会变迁,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六、结论

  综上所述,遗产研究在理论视野上具有多元化、跨学科性与开放性。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可以看出,自然遗产包含了地球科学、生态系统、自然美学、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内容;而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包含了历史、艺术、人类学等内容。遗产和遗产保护实践,也已经成为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主题。考古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地理学、博物馆研究、工艺美术、信息技术、城市规划,甚至政治经济学,都已经将遗产纳入自己的研究领域。遗产研究成了具有跨学科和交叉理论研究特色的一门显学。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和跨学科的理论视野,对于遗产研究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

  关注现实问题,理论与应用实践并重,是遗产研究的另外一个特色。遗产研究理论的建构不过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与重要时代命题和社会问题,如全球化、文化多元主义、大众旅游等问题紧密相关。遗产更多的是一个文化过程(cultural process),而并非“遗产物”那么简单。遗产的定义、阐释、归属、保护、利用,涉及到对历史的理解、遗产的价值与意义附加、族群认同的操作、法律文件的制定、旅游开发及可持续性发展、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等诸多现实问题。因而,遗产研究抛不开对现实社会问题的观照。

  (本文原载于《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注释从略,详参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上一条: ·[王杰文]“实践民俗学”的“实践论”批评
下一条: ·[赵洪娟]大众传媒时代民间文学研究模式探原
   相关链接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关伟铭 关志和]「同源异脉」系统性保护民俗活动的完整文化特征
·[高艳芳]新世纪以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趋势与转向·[郭平 张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报告
·杨利慧:让高校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科建设和合作交流的重要阵地·[王霄冰]文艺民俗学理论新探
·[廖明君]跨学科研究的行与思·敦煌研究院“牵手”故宫博物院 共谋文化遗产研究保护
·[李俊领]近代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理论反思·[鞠熙]实践:民俗学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关键词
·专题║ 文化遗产的批判性研究·[龚浩群 姚畅]迈向批判性遗产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知识困惑与范式转型
·面向人类口头表达文化的跨学科思维与实践——朝戈金研究员专访·通告║ “历史民俗学与社会史:理论与方法”跨学科国际论坛
·[李牧]被遗忘的声音:关于听觉民俗、听觉遗产研究的构想·[吉国秀 王明月]信息技术、职业群体与社会变迁:一项基于 IT 笑话的跨学科研究
·[董晓萍]回顾北师大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与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20年合作之路·[张磊]生活中的人:民俗学学科转型与社会工作的对话
·[方云]跨学科研究视域下的博物馆非遗类展陈·[肖礼彬]做好人文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六点要诀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