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毛巧晖]他者“制造”与家园守护——“老虎外婆”型故事中的儿童教育观
  作者:毛巧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5-21 | 点击数:6366
 

      明代“官学”兴建,国家介入“儿童教育”。但是对于中国社会影响更大的还是民间故事的“惩戒”“劝诫”,它浸润着社会各阶层,同时与官学教育并行不悖。“历代中的儒士用所谓采风的方法广泛搜集风俗与传说,甚至创作新的传说;而后,这些文人创作的传说又转变成口头的民俗传说。他们很少置自己于风俗的对立面。风俗、传说和仪式因此传承久远,从民众中发展起来,又经官方审查、修改而又回到民众中去。”“老虎外婆”型故事恰是如此。“‘狼外婆’是典型的带有启蒙性质、用于教育儿童的家庭故事类型。……这类故事普遍带有寓教于乐、生活气息浓郁、语言鲜活生动、适用于儿童接收的特点。”笔者即在遵循这一思想的前提下,追索其“教育”“启蒙”之意义。

    “老虎外婆”型故事基本情节就是母亲(或孩子)外出,遇到老虎、狼、猢狲、熊、狐狸等精怪,误入其穴或他们被引入家中,精怪被识破,孩子智斗精怪。这一故事的重要角色就是:母亲、精怪、孩子,故事的矛盾冲突一般落于精怪与孩子之间。故事中父亲缺席(44则故事中,6则父亲健在,但4则都提及外出),母亲外出(34则都是在途中被吃),成年人缺席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故事的对象是“儿童”。中国传统社会,可以说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都是极少关注“儿童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在社会中的权益、在消费领域中的作用”。“家”是儿童的主体生活空间范畴,因此故事从空间上则区隔为“家内/家外”。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到外出与家庭信息泄露是招致祸患的起因,“家外”则是危险之境,精怪为危险之源。

表1“老虎外婆”型故事中外出事由与精怪形象

      从表1可以看到,外出事由,除了流传于浙江宁波的《红毛野人》外,其他的都是亲戚间的走动,主要以母亲回娘家为主,只有一则是外婆到外孙女家,还有一则是姐弟到外婆家祝寿。可见在中国传统社会,对于儿童来说,社会交际圈主要以“家”为核心,辐射周围亲戚,再加上以从夫居为主,社交圈的另一端主要就是“外婆家”。在故事文本中,危险发生多是从自家到外婆家的途中,而这恰是相对“家”而言的“他者(the other)”,他者“暗示了边缘、属下、低级、被压迫、被排挤的状况”。 而对于儿童来说,形象思维能力更强,因此在故事文本中,首先从形象上塑造了“他者”。从故事中我们看到危险来源——精怪,因地域、民族不同,精怪名称有异,从上述文本可以看到主要集中于动物(虎、狼、狐、熊)、妖魔(野人、红眼绿指甲、毛速木恶魑)。无论动物还是妖魔,在形象上都是异于“孩子与亲属(父母、外婆、姑婆)”的“他者”。正如萨义德(Edward W. Said)所认为的,任何文化都需要通过“他者”来建构“自我”,同时“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在创造它的‘他者’”。其次则是从智慧上亦将“精怪”他者化,儿童无论年龄还是体能上都处于弱势,在矛盾冲突中,总有“儿童”落入精怪之口,从表1已有清晰呈现,尤其是很多文本中儿童生存的依赖“父母”亦难幸免。但总有孩子通过智取逃出魔掌(某些故事中有外援,如东乡族大力士、货郎、老天爷、瑶族故事中的山鸡等)。这一思想与中国传统社会防范“生人”(他者)思想一脉相承,目前它们更多以民俗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留存,如很多地区新娘子(从外面来的)进门要跳火盆、撒金纸、撒豆子等。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建军】

上一条: ·[侯兴华]文化冲突视阈下云南部分傣族改信基督教与边境社会稳定
下一条: ·[刘文峰]对传统戏剧传承保护若干问题的思考
   相关链接
·[张亦洋]癞女、鬼怪与他者:晚清以来小说戏剧的癞俗书写·[胡蓉]浅议《天工开物》的人类学意义
·[蔡磊]自我与他者:新媒体中武汉女人地域性格的呈现·[张锦鹏]闻香识人:宋人对进口香药的利用与他者想象
·[陈悦]妖怪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王尧]“女性调查者”:学术共同体中的性别他者?
·[德]约翰尼斯·费边:《时间与他者》·[董晓萍]女性的社会发展及其文化多样性
·[黄剑波]往来于他者与自我之间·[任志强]狐与胡:唐代狐精故事中的文化他者
·[张海岚]从“唐茶”到“港式奶茶”·[张岩 祝鹏程]青岛德式下水道:一则谣言背后的中西想象
·[王杰文]日常生活与媒介化的“他者 ”·[刘大先]中国人类学话语与“他者”的历史演变
·[卡舒巴]“他者的”遗产:城市文化、市民社会与城市展望·[郑文]多面的他者:16世纪到20世纪中叶西方视野中萨满形象
·[林敏霞]1768年妖术大恐慌中的“他者”·[张亚辉]作为他者的乐户
·[吴励生]在他者的意象关联性中重新建构主体性中国形象(下)·[吴励生]在他者的意象关联性中重新建构主体性中国形象(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