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关键词与术语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关键词与术语

[张举文]民俗认同:民俗学关键词之一
  作者:张举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5-18 | 点击数:8677
 

  四、民俗认同的学科与跨学科意义

  1.促进学科范式转换

  从研究方法角度看,民俗学经历了“文本中心”“语境中心”“交际中心”以及“表演中心”等几个范式。从方法论角度看,民俗学经历了“文明与野蛮”“(异人种)种族志或民族志”“上层与下层”“中心与边缘”,以及“主流与多元”等基于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思想的范式。例如,当前在美国的“族群认同”和“多元文化主义”便是新的潮流,其中,一方面试图走出后殖民时代的思想阴影,以“族群”取代“种族”;另一方面又呈现出巩固现有的基于“种族”意识而构建的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困境。“民俗认同”试图推动学科范式的转换,从而进入不以“种族”为意识前提的对“民”(即文化群体)之传统传承的研究,将“俗”置于更广泛的不同“民”之群体的互动中来认识人类文化的发生、发展,以及消亡进程和规律。

  2.融合跨学科思想,推助跨学科研究

  民俗认同的概念本身就是跨学科观点的融合结果,也因此有助于跨学科的民俗研究。例如,因为有了生物学对基因组(genome)的研究,我们才更清楚人类的“种族”(race)完全是为了某种社会和政治制度构建起来的。因为有了社会学对社会群体的不同分类方法(包括以种族为依据)以及人类学对人的分类(如早期的体质测量),我们知道了许多社会矛盾和学科观点的起源。因为有了考古和地理文化对人类迁徙的研究,我们知道了当今人类文化是近六万年的发展演变结果。所以,在我们认识某一个文化传统时,需要将其置于更大的文化互动背景下看其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民俗认同的概念便是基于这些思想而强调对人类文化传统自身传统的传承规律的研究。

(原文载于《民间文化论坛》2018年01期,注释从略,详参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上一条: ·[赵世瑜]历史民俗学
下一条: ·[毛巧晖]文艺民俗学
   相关链接
·[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林玲]忘却与记忆:炎帝的政治性发明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李沚蒨]现代民间活动中的民族认同
·[刘守峰]虚拟社区中的民俗认同—— 以虎扑黑话为例·[林继富]“民俗认同”与“文化自愈机制”:两个有用的概念
·[张举文]文化自愈机制及其中国实践·[赵李娜]学术转向与历史借镜:近年“技术与民俗”诸议题实质蠡析
·[张举文]从刘基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象看民俗认同的地域性和传承性·[卫才华]艺术性与神圣性:太行山说书人的民俗认同研究
·[沙伊珂]谈论重修中国锡伯家谱之现象问题·[张娜 高小康]后工业时代手工艺的价值重估
·[梁爽]民族叙事中的历史记忆与民族认同·[李冬]《达古达楞格莱标》史诗的民族文化解读
·[白志红]藏彝走廊中“藏回”的民族认同及其主体性 ·[高志英 李勤]族际关系对中缅北界傈僳族的跨界迁徙与民族认同的影响
·[王蕾]跨区域民族的文化图景·[董秀团]村落民间叙事的焦点及意义表达
·杰弗里·哈芬:人文学科与民族认同·[彭雪芳]加拿大土著民族的汗屋仪式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