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崔若男]多尔逊与美国民俗学学科的发展
  作者:崔若男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5-04 | 点击数:10200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多尔逊的苦心经营,到了1973年已经为民俗学系争取到了很好的“力量基础”:

  在民俗学研究所的头衔下,伴随着每个季度一百万美元的预算,各学科的委员会开始向一个自主的系发展。民俗学研究所拥有六个全职的教员,四个(包括我)与其他系共同任命的教员,总共8.3个FTE,大学里全职员工(full time employee)的缩写。另外有六个其他系的教员,在民俗学研究所研究员的名称下,参与系里的会议和投票,承认致力于民俗学的教学和研究。实物财产包括拥有两间私宅的研究所,一间做教员、助理编辑和两个全职的秘书的办公室,另一间是教学助理的办公室,并且存放着民俗档案(Folklore Archives)的手抄本。第三个设施就是在麦克斯韦大楼(Maxwell Hall)中的传统音乐档案馆(th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Music)和其人员,包括馆长、副馆长、图书馆管理员和四个研究生助理。研究所现在有20个教学、编辑、档案和图书馆助理。文理学院和研究生院列出了53门由民俗学系开办的课程。150名研究生同学在读民俗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其中90名都是布卢明顿分校的。登记的本科课程有1500人,并且新的本科主修,现在在第二年,吸引了29名学生。民俗学夜校课程同时也在布卢明顿分校、印大四个分校——印第安纳波利斯、韦恩堡、科克摩、哥伦布等开设,由博士候选人授课。自1957年以来,美国和国外的大学共向我们输送了48名博士,都是他们最好的学生。

  除了以上主要两点之外,民俗学的建设还面临其他诸多问题,如缺乏相关的民俗学教材。在1948年的问卷调查中,学者们对此抱怨纷纷,尽管很多学校已经开设了民俗学导论课,学生们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却没有一本专门的理论教材。对此,多尔逊在1959年完成了《美国民俗学》(American Folklore),书中以地域的(regional)、人种的(ethnic)、种族的(racial)、职业的(occupational)民俗传统区分了俗民群体(folk groups),书中也提到了殖民地民俗、黑人民俗等具有美国特点的民俗,为美国民俗学提供了理论基础。(Dorson,1977)

  尽管在学科建设方面困难重重,但多尔逊所取得的成就仍是有目共睹的,从1961年开始,他指导了88篇博士论文,所培养的学生包括罗杰亚伯拉罕(Roger Abrahams)、丹本—阿莫斯、阿兰邓迪斯(Alan Dundes)、罗伯特乔治(Robert Georges)等等,都成为后来美国著名的民俗学家。同时,他还接收了很多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留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自己国家的民俗项目,而且还亲赴这些国家进行调查和访问。他和全世界的民俗学学者交朋友,邀请很多国外著名的民俗学家来他的布鲁明顿项目(Bloomington Program)教课,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座谈会,努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打开通向世界的大门。(DéghLinda,1983:117)在印大的带领下,就整个美国高校来说,到1977年,开设民俗学课程的院校也已达到396所,(Dorson,1978:88)美国民俗学的发展迎来了繁荣时期。

二、多尔逊的“美国民俗学”理论

  在分析“美国民俗学”(American Folklore)之前,多尔逊同时提出了“美国的民俗”(Folklore in America),后者主要指民俗学家们在处理“美国的民俗”时,“不是把民俗材料(folk stuff)置于美国的历史经验中,而是用比较的、精神分析的、结构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或者直接不加分析地收集”,而“‘美国民俗学’是要解释美国民间传统形成的边界及其影响”。(Dorson,1978(2):97)

  多尔逊提出“美国的民俗”,主要是针对当时学者来源多样,民俗学界秩序缺失,混乱不堪。一些业余的收集者、大众作家不分真假、不加批评地收集,在多尔逊看来这是民俗学前进的最大阻碍;而专业学者们也没有属于自己的民俗学理论,总是从欧洲借用,或求之于其他学科。多尔逊将当时参与民俗收集、研究的人分为七类,他们分别是:比较民俗学家(Comparative Folklorists)、文化人类学家(Cultural Anthropologists)、民歌和民间音乐专家(Folklsong and Folk music Specialists)、专门的辩护人(Special Pleaders)、地方收集者(Regional Collectors)、文学历史学家(Literary Historians)、大众作家(Popularizers)。(Dorson,1959:197-202)这其中,大众作家受到了多尔逊最多的批评。

  民俗大众化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格林兄弟,但在美国,民俗大规模地商业化始于1944年本杰明博特金(Benjamin A.Botkin)的《美国民俗宝库》(A Treasury of American Folklore)。这本书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很多美国人都是通过这本书而开始了解民俗学这门学科的,这在多尔逊看来简直令人震惊。这本书纯粹是剪贴而成,处处充满矛盾,毫无科学性可言,但它竟然得到了民俗学家们的认可。(Dorson,1969:282)多尔逊因此称这本书及其后续系列为“伪民俗”(fakelore),即“没有理论前提,没有来源于田野或者图书馆的基本研究。他们的目标就是用触手可得的材料取悦公众。民俗学者应该坚定自己的立场,与这种标准、理论对抗”(Dorson,1959:202)。

  针对多尔逊提出的“伪民俗”有很多批评。阿兰邓迪斯在《伪民俗的制造》(The Fabrication of Fakelore)一文中,将多尔逊所批评的保罗班扬(Paul Bunyan)系列(《美国民俗宝库》里塑造的英雄形象),与《俄相诗集》《儿童与家庭故事集》和《卡勒瓦拉》联系起来,认为多尔逊所谓的“伪民俗”的产生与民族主义相连,源于文化自卑情结。他认为,多尔逊只是一味苛刻地批评本杰明博特金对口头原始资料的篡改,却忽略了它出现的时间——1944年,正值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伪民俗明显满足了一种民族心灵的需要:维护一个民族的身份,使之不断增加民族自豪感,特别是在危机时期”。(邓迪斯,2004:26)但如果我们再看一看多尔逊对“伪民俗”的批评,就会发现它实际上指的是:满足市场需求的商业化;没有理论的前提和科学的方法。从这两点来看,《俄相诗集》《儿童与家庭故事集》和《卡勒瓦拉》并不满足多尔逊所说的“伪民俗”,邓迪斯从这个角度来反对“伪民俗”的提出,显然有失公允。或许我们可以说,“保罗班扬”诞生之后,可能起到了弥补美国人文化自卑的作用,但其产生的初衷与制造的方法,却与上述三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并且,多尔逊曾在文章中明确表示过:

  我不打算抨击我们文化的风车,来恢复纯洁的、无污染的民俗。我的建议是民俗学者应该思考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和民俗成品(folklore patterns)之间的关系。保罗班扬作为民族英雄单薄又让人失望,但是作为一个制造品,它迎合了孩子们的需要,为度假胜地推广者、广告公司、记者、艺术家提供了充分的滋养。在一个尼龙、奥龙、的确良的时代,为什么不能有人造的民族英雄呢?我们美国民俗学家应该将兴趣放在保罗班扬、佩克斯比尔(Pecos Bill)、乔伊马加拉克(Joe Magarac)这些伟岸的、有力量的、有效率的形象的塑造过程中。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徐冰]从田野走向学术殿堂——20世纪民间小戏研究述略
下一条: ·[丹·本-阿默思]民俗的定义:一篇个人叙事
   相关链接
·[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段友文 石怀庆]民间文学教材建设的百年回眸·[彭牧] 丹·本-阿莫斯:高擎“民俗学之火”
·美国著名民俗学家丹·本-阿默斯逝世·辽宁大学成功举办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会议
·[张梦瑶]新文科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专业建设的思考·[康丽]概念张力与学术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学科建设的思考
·[陈趣联]非遗难题与高校学科建设·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建设青年谈
·[菅丰]民俗学的悲剧:学院派民俗学的世界史纵览·[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杨利慧:让高校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科建设和合作交流的重要阵地·新文科背景下民俗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张多]基于文史传统的交叉学科实践·[施爱东]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共同体意识
·[车韦萱]罗杰·亚伯拉罕与美国民俗学的公共性实践·[黄永林 邓清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学科定位
·“首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在复旦大学举行·首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复旦大学开班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