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族志/民俗志

[马腾嶽]论现代与后现代民族志的客观性、主观性与反身性
  作者:马腾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6-22 | 点击数:8900
 

五、反身性与反思

  笔者对于蔡华教授《当代》一文的第二项批评,是蔡教授忽视了“反思”(reflection)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间存在着差异,忽视“反身性”(reflexivity)对于当代社会科学的影响,从而无法同意克利福德《权威》一文乃是基于对实证主义、权力支配等问题的全面反思后,对传统民族志客观性权威的批判。

  反思(reflective)与反身性(reflexive)是当代社会科学常使用的两个概念,皆有反过来思考自己想法的意思,一般的使用者与作者对于这两个词并没有严格的区分,[46]在中文的使用中,也常以反思一词统称两者。[47]但也有学者指出其中的差异,认为“反身性”具有双重(double)的意思,“反身性是指不同层次的事物处于互动状态且彼此影响。而反思则是指特定方法或是特定诠释层次的反思”。[48]从这个角度来说,反身性可以说是一种更全面的反思。

  反身性与客观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所有性质的研究都是重要的。[49]然而,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来说,反身性具有不同的面向与层次(level)。自然科学研究者的反身性着重于如何与被研究对象保持距离,如何进行最严格的实验程序,以获得客观的数据,[50]但社会科学的反身性则不在于此。当代的社会科学家已清楚认识到,社会科学研究中观察者一直是在场的,社会科学家无法如自然科学家一般隐身于观察仪器之后,而必须现身于田野与报导人之前。人类学者的在场,不论是低调的侧身观察,还是积极地参与报导人的各项行动,都会涉入并影响到所欲研究的群体和个人,同时也会被研究的群体和个人所影响。[51]田野研究中不仅存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主体性,还包括相互影响的互为主体性(intersubjectivity),主体性与互为主体性皆无法被抹拭。人类学者的在场必需被承认、展现与使用,这种反身性的参与和涉入经验,在当代已成为民族志作品的一部分。[52]反身性已成为人类学者重要的研究基础与过程,研究者与报导人同是人类主体,具有自身的情感、情绪与价值观,具有不同的政治经济地位,田野经验是研究者与报导人之不同主体间(intersubjective)的深度生命互动,没有任何田野经验是可以被复制的。反身性要求研究者时时检视自我,检视自我所处的结构与位置,检视自我与被研究者的关系,避免各种因素扭曲研究成果。反身性因而成为当代民族志的重要品质,民族志中作者深刻的反思性话语,成为带领读者认识另一文化的重要依据。[53]在承认反身性的基础上,除了克利福德之外,诸如马库斯与库什曼(GeorgeMarcus and Dick Cushman)、[54]罗萨多(Renato Rosaldo )[55]等人类学者,都已针对所谓客观化的民族志书写,提出深刻的批判。[56]

  在各种反身性活动中,对于研究者“自身的位置性(positionality of the self)”[57]的反思,是许多学者格外重视的。一切的研究活动从研究者自身开始,然而研究者并不是机器,而是人类主体,有着许多与生俱来、建构或是被建构的身份位置性,包括年龄、性别、民族或族群、社会地位、国籍身份,这些位置性不仅会影响研究者如何看待他的研究对象、如何形塑研究者的研究观点与取径,还会影响被研究者采用什么态度来回应研究者与研究者的提问。例如,在田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男性人类学者基本上难以对女性生理现象的文化描述进行调查,诸如月经、乳癌这些女性生理现象的医疗人类学访谈,大都是由女性人类学者完成。另一方面,许多社会的狩猎活动或是渔业活动,基本上禁止女性参与,相关的研究多由男性学者完成。

  而在众多影响人类学研究的位置性因素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可能非政治与权力关系莫属。

  人类学的发源始于西方殖民时期的扩张,早期在本质上是一种殖民地知识,而不存在客观中立的问题。弥尔斯(David Mills)指出大英帝国殖民时期人类学者与殖民当局,基本上是共谋(complicity)与共生(symbiosis)的。[58]人类学者为维护学科发展的资源,强调人类学应独占所有对殖民社会研究方法论的适当性。[59]今日世界已走在去殖民的道路上,然而,各种权力支配关系仍存在于国家之间与国家之内。总的来说,今日人类学仍是一门属于支配者的学科,人类学的研究仍具有方向性,是强国向弱国、核心向边陲、都市向村落、强者向弱者进行知识生产的学科。蔡华教授在《当代》中详细列举他本人在云南泸沽湖对纳人的田野调查,说明客观研究与客观知识的存在与可能。但究其根本,笔者要追问这种“客观研究”的基础是否是客观中性的。为何我们从不见住在永宁山区里的纳人来研究首都北京?或是放大一点,为何沿海发达地区的学者来研究西南边疆社会的多,西南边疆社会学者研究沿海发达地区的几希?再放大一点,欧美人类学者到第三世界研究者众多,第三世界又有几位学者能去研究欧美社会?所谓人类学民族志客观知识,事实上存在着核心vs边陲、支配vs被支配的关系,无法规避权力话语,而这正是传统民族志在后现代思潮中最受批判之处。这也是克利福德《权威》一文中要求多声、多作者,扩大民族志声音来源,包纳更多不同声音的原因。

  蔡华教授《当代》一文,严格来说是一篇具有反思性的文章,特别以他个人实际的田野研究为例,证明民族志客观研究的可行。《当代》一文的反思性是无疑的,但是这种反思将民族志置于了自然科学主义对客观需求的层次上,而非当代后现代主义社会科学所关注的研究者对自身的多重反身性,以及与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互为主体性的经验上。就此而言,我认为蔡华教授对于客观研究的反思,是基于一种实证科学主义客观性的朴素反思。这种以实证主义反思态度生所产出的民族志作品,固然对于我们理解纳人亲属有所帮助,但它所追求的客观性,事实上仍无法脱离研究者个人的理解与意志。

  就研究方法的逻辑性而言,蔡教授说“关于土著文化的细节应当怎样解释,民族志者没有发言权”,[60]但又提出民族志者“使命是学习和记录作为研究对象的民族信仰体系和生活方式,最终分析该社会的运作机制”。[61]从叙述的逻辑与经验事实来看,两段文字明显有矛盾之处;前者说明民族志者对于文化解释没有发言权,故而具有客观性,但是后者所谓的“最终分析”,却仍是由民族志者完成。即便在同一田野地,不同报导人对自身文化细节的解释与描述也可能有多种差异。选择哪个版本、如何从数百小时的访谈中截选需要的材料,以及最终的分析角度,都仍掌握在民族志者手中。民族志者作为最终的作者,负责田野材料的筛选、分析,选择合适对话的理论,并形成最终的民族志文本,一切都基于民族志工作者的经验选择,民族志无法逃离作者主观性的选择,乃不辩自明之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刘晓】

上一条: ·[王铭铭]民族志:一种广义人文关系学的界定
下一条: ·[王璐]汉语“民族志”溯源再议——以中国早期西南边疆民族调查为例
   相关链接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陶子煜]当局者观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
·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卢锐]析毫剖厘:家庭民俗学视野下的“云阳面业”家庭成员的自我民族志
·[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王杰文]表演的民族志及其伦理困境
·[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喀毛措 东主才让]藏族女子成年礼”的仪式传播解读
·[柏仙爱]礼俗互动传统中的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孙艳艳]修行中的“身体感”:感官民族志的书写实验
·[王心怡]交流实践及其文本再生产:以粉丝群体中的个体履职与秩序建构为例·[陈杭勋]多点民族志视角下民间传承群体及其实践与民俗节日差异化
·[毕雪飞]七夕的礼、俗与礼俗互动·[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
·[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赵旭东]视频直播的民族志书写
·[张连海]感官民族志·[曹晋 孔宇 徐璐]互联网民族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