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吴飞]慎终追远:现代中国的一个童话
  作者:吴飞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4-12 | 点击数:7844
 

  相对而言,在主要大中城市里,现代的丧葬模式得到了普遍接受,私营殡葬单位的介入虽使殡仪和墓葬业变得越来越市场化,但市场竞争也创造了更多的空间。但总体而言,目前中国城市中的丧葬制度仍然处于相当大的混乱之中。比如国营殡仪馆大多按照民国以来的追悼会模式设置,形成了所谓的“一三一模式”(念一遍悼词,三鞠躬,转一圈),其粗糙与程式化已经饱受诟病。而在丧礼实践中,大多数人家不可能只满足于这样的模式。在城市规划比较宽松或接近农村的地区,人们尽可能在家中摆设灵堂,殡仪馆仅仅是“火葬场”,即火化尸体的地方。人们会在家中完成自己真正看重的装殓、守灵、吊唁、发引等仪节,最后时刻再到火葬场去处理尸体。那些在家中主持仪式者,都是亲友或单位中德高望重、知书达礼的前辈;但殡仪馆与公墓里主持追悼会、火化和下葬者,则被当作处理死人的陌生工人,虽然不得不向他们交钱,但人们不会尊重他们,不愿意把他们当作礼俗专家,更不愿意和他们有进一步的交往。这使得中国的殡葬业越来越成为尴尬而又充满暴利的行业。人们之所以慨叹“死不起人”,并不仅仅是因为丧葬业开价太高,更重要的是,他们无法在殡仪馆和墓园中感到温暖和尊重,不能通过他们的工作使死者安息、生者释怀。他们所面对的,并不是帮助他们慎终追远的社会礼仪事业,而是像处理垃圾一样处理尸体的人体垃圾站。而近些年甚嚣尘上的所谓“骨灰抛洒”、“循环使用墓穴”等葬法,打着埋葬尸体的幌子,实行处理尸体、清理垃圾之实。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挫骨扬灰、死无葬身之地乃是针对十恶不赦者的极刑。现在,这种“极刑”竟然被堂而皇之地当作高价出售的埋葬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墓园的绿化再漂亮、墓型设计再精巧,人们看到的也只是残忍、冷漠和恐怖。

  新式葬法往往是以生态环保的面貌出现的。虽说在墓园当中,每个人都只能享有两平方米的公墓用地,但材料都是大理石,上千年也不会颓坏。比如,北京已有两千万人口,到一百年后,就要多出两千万个新墓地,占用四千万平方米的用地,届时北京城将彻底变成一个被坟墓包围的城市。这正是现代殡葬业造成的。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又如此重视丧祭之礼,但我们今天并没有看到铺天盖地的坟墓。土坟虽然有坟头,但随着时代的推移,出了五世之后,血缘关系愈来愈疏远,上坟之人会越来越少,百年左右,不需要人为的平坟毁墓,很多坟头就会自然风化,慢慢平掉的;即使留下一些坟头,土坟总比大理石的坟头要环保得多。但在现代墓园当中,大理石的坟墓使人们不得不面临伦理和文化上的困境:究竟是强行把坟墓凿掉,还是让坟墓包围城市?在中国文化中,开坟掘墓可是要断子绝孙的。而那些所谓的“树葬”、“草坪葬”,其环保意义和土坟相似,却丧失了本来的文化意义,既让生者背上不孝子孙的骂名,又让死者遭受死无葬身之地的酷刑,怎么可能让人们心甘情愿地接受?

  四、现代丧礼的原则

  所有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就是如何确立现代中国人的礼制生活。百年来,现代中国的丧葬改革大体有这样几个方面:一、建立适应现代自由平等观念的礼节;二、确立现代国家的神圣性及新式国民关系;三、革除各种迷信因素;四、确立节俭文明的丧葬习俗;五、节省土地和保护环境;六、通过丧礼告慰死者,安顿生者,表达哀思之情,尤其是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之情。最后一点相当重要,是古代丧礼根本的礼意,也是民国政府丧礼改革和毛泽东两篇重要文献中都一再强调的,可惜在今天的丧葬管理条例中却越来越淡化。

  而前五个方面,从民国初年大多就已经成为人们思考的因素了。民国以来的丧葬改革,在强调平等和建立现代国家意识两个方面是成功的,但以“反对迷信”名义来改革丧礼,效果不佳不说,而且有过犹不及之嫌。首先,丧礼的基本态度是“事死如事生”、“祭神如神在”。孔子说:“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知而不可为也。”对于去世的亲人,如果真的忍心认为他已经彻底不存在了,是不仁,所以丧礼中的很多安排,都是假定他的灵魂仍然存在于某处;但如果真的相信他的灵魂还存在,那就是不智。丧礼的安排,就是要在仁智之间寻求一个微妙的平衡。以事死如事生的态度对待父母的灵魂、木主、画像,或别的什么替代符号,这是对他们在世时孝敬之情的一种延续,是对我们自己生命的负责。丧礼中的很多用具,包括僧道仪式,起到的正是这种作用。像现代丧礼和追悼会中不断使用的“永垂不朽”、“英灵不昧”等说法,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相信那些英灵真的会永远存在于某个地方,它们起到的作用,和传统丧礼中的那些“迷信”并不矛盾。其次,从现代的角度看,无论是民初的科学主义和反宗教风潮,还是建国之后消灭迷信甚至“文革”时波及宗教的举措,结果都南辕北辙。特别是在宗教多元化的今天,只要它本身合法,相信其丧礼形式不会对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危害,我们更没有理由以打击迷信的名义来反对各个宗教传统中的丧礼。

  又如“确立节俭文明的丧葬习俗”,其实就是传统经典当中反复强调的内容。儒家虽然重视丧礼,但并不认为应该无原则地铺张浪费。明清之际,对于民间流行的大操大办,甚至娱尸的现象,儒家士大夫有过非常激烈的批评。孔子站在保持礼意的层面提倡“丧,与其易也宁戚”,和他所谓“礼,与其奢也宁俭”并不矛盾。称家之有无,以尽爱敬之情,原则上提倡节俭办丧事,但不能为节俭而节俭,甚至取消掉丧礼最核心的意义,那就是墨家的态度了。节省土地和环保,应该认真对待,但不能因此而损害丧礼的本来意义。所有这些都必须服务于最根本的原则,即以丧礼来安顿人们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总是纠缠于前五个方面,而不考虑丧礼的实质礼意,就会把这些礼意挤压掉,甚至最终变得一点不剩。结果,每到丧事之时,人们不再考虑如何告慰死者,如何节文人情,而是考虑怎样避免最不体面的办法,考虑怎样还可能留得一点葬身之地;而殡葬单位所考虑的,却又是怎样使人们尽可能火化,怎样使丧事不影响公共秩序和城市交通,怎样按照规定购买墓地继而将来销毁墓地,等等。存在关注点如此严重不同的鸿沟,怎么可能有益于社会、提升人们精神生活?丧葬事业,变成处理尸体的人体垃圾场,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当年,民国政府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制礼作乐,而没有建立真正强大有力的国家、发展最基本的经济生活,显然不合时宜。而今,一个强大的现代国家早已在中国大地上矗立,而且经过三十多年的经济建设也解决了大部分人的吃饭穿衣问题,但人们的精神状况却处在极其混乱的状态,早就到了考虑精神生活和价值归属的时候了。在这样的时代,还忙于强迫火葬、推广追悼会,不仅不会像当初那样确立国家的神圣性,反而会侵蚀已经确立的神圣性。使每一个逝者安宁地躺在这块神圣的土地之下,使每一个生者最自然地在这块土地上表达他的喜怒哀乐,使中国文化最看重的人情自然得到丰厚的滋养,使每个家庭养生送死没有遗憾,人们能以最健康的心态爱敬他周围的每一个人、他所属的团体、他热爱的国家,“整个人民团结起来”,也许就能得到真正实现了。

  (载于《读书》2014年第4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张多]口头传统的生活方式:读《故事的歌手》
下一条: ·管彦波:“非遗”研究的厚重翔实之作
   相关链接
·[吴卓远]浅析丧礼与生死观的表达·[裴新华]大宾与“先生”:仪式专家的知识融合实践
·[吕树明]后土冥神与传统丧礼·[龙晓添 萧放]“热闹”的白喜事: 复合的仪式过渡与身体表述
·[王丹]生活歌唱与仪式表征:清江流域土家族人生仪礼歌研究·[邵凤丽]历史、理论与实践:建国70年来人生仪礼研究的热点与范式转移
·[孟令法]人生仪礼的口头演述和图像描绘·[李俞霏 梁惠娥]明代中后期山东婚丧礼俗管窥
·[姜义华]礼敬人生——《图说中国人生礼仪》代序·仲富兰:《图说中国人生礼仪》
·[龙晓添]当代民间礼俗秩序与日常生活——以湖南湘乡丧礼为例·[孟令法]人生仪礼的口头演述和图像描绘
·[陈玉平]越过生命的“关口”·邹振东:流传千年的可能不是陋习
·[华智亚]人生仪礼、家庭义务与朝山进香·周锦章:《传统·自我·实践:转型期传统民俗文化的变迁研究》
·[陶立璠]中国的成人礼与生命价值观·[龙晓添]丧礼知识传统的当代民俗实践
·[孙英芳]从传统庙会到新兴人生仪礼·[任甜甜]试论皖北界沟村丧礼习俗的文化内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