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许钢伟 杨树喆]“民俗”── 一个处于历史过程阐释中的概念
  作者:许钢伟 杨树喆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2-20 | 点击数:6368
 

  三、处于历史过程中的民俗概念阐释

  杜威在《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中提出,关于认知的派别繁多,除实用主义哲学外,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假设,它们都主张探究自然或世界的操作活动中没有任何实践活动的因素进入被知对象的结构,也即把整个宇宙先定地分成了主体与客体,我和物,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认知过程被假设永远处于被知事物之外,二者之间不发生任何交互作用。这一切见解的根源,杜威认为,是为了寻求绝对的确定性。因为人类有一种天性,要规避风险,要规避一切不确定性。他说,牛顿假定,发生于同一观察区域内的事件,它的测量对于发生在另一区域内的事件,具有确定性的意义。而爱因斯坦意识到这一“绝对时空”观的假设是牛顿体系的致命伤后,他要求以实验方法来测量“同时性”这个概念,即要求概念依赖于认知者的实验过程,由此就发生了一场认知领域不可逆转的真正的革命,概念不再是一成不变、绝对静止的概念了。[23]

  概念所意味的,是对无限多未来可能出现的同类现象的包含,这样,概念便有了自己的“历史”——认识主体对概念的理解过程。而处于历史中的概念是有独立生命的概念,不再是一成不变的、静止的和停留在历史之外的概念。借用康格海姆的科学史思想来说:处于历史过程中的科学概念预设了概念在未来的可变性,从而预设了创新和批判性思考的语境。至少有一项权威的语言学研究指出:人类概念体系中绝大多数概念是通过与其他概念相类比来获得局部理解的,从而绝大多数概念只有经过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才被充分理解。[24]

  “民俗”作为民俗学的核心概念,也是如此。由上面的论述不难看到,民俗概念产生以后,不断地被阐释,而中外学者做出的任何一种阐释都不是民俗阐释的终止,没有所谓标准的阐释,因而对民俗概念的阐释就一直在进行。这样,民俗概念就有了自己的“历史”——认识主体对民俗的理解过程,而这正是高丙中在《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所做梳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民俗概念处在历史的进程中,这就为民俗概念的阐释预设了潜在的空间。我们对它的充分理解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也意味着,对“民俗”概念的阐释是民俗学者始终要关注的基本课题。

  参考文献:

  [1]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第1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参见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第12-2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4。

  [3]参见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第31-4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4。

  [4][9]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第6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5]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第49-6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6]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第65-7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7]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第12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8]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第16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0]孙进己:《民俗理论三题》,《民俗研究》,1991年第4期。

  [11]叶涛:《民俗特质论》,《民俗研究》,1991年第4期。

  [12]吴存浩、于云红:《人类、民俗与文化——民俗本质试论》,《民俗研究》,1992年第1期。

  [13]陈力:《论民俗本质——再论民俗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民俗研究》,1992年第2期。

  [14](美)丹本—阿默思著,张举文译,《在承启关系中探求民俗的定义》,《民俗研究》,1998年第4期。

  [15]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第1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16]张顺发:《“民俗”考释》,《语文知识》,1998年10期。

  [17]杨树喆:《关于民俗性质的新思考》,《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1年第1期。

  [18]王娟:《新形势下的新定位——关于民俗学的“民”与“俗”的新思考》,《民俗研究》,2002年第1期。

  [19]赵德利:《民俗:民众生活方式的模式化——民俗定义、性质新论》,《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20]户晓辉:《概念辨析:民俗条》,《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3期。

  [21]王晓丽:《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讨论民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2]陈金文:《何为“民俗”——兼与高丙中博士商榷》,《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3]参见[美]约翰·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傅统先译,第20-21页,第14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4]参见汪丁丁:《综合的时代:大学理念及其在浙江大学的实施》,《寻学问路》,第158-16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本文原载《铜仁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周裕琼]伤城记*
下一条: ·[车锡伦]清末民国间常州地区刊印的宝卷
   相关链接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3-4月受理)·[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民俗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4期目录·《民俗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9期活动预告(2024年1月6日上午9:00)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民俗研究》:2023年第6期目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