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木卡姆,音符里的维吾尔史诗
——解放周末·文化遗产日特刊
  作者:陈俊珺 王一   摄影/图:陈俊珺 王一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6-08 | 点击数:12855
 

 

 
 
十二木卡姆国家级传承人阿布莱提赛来祖孙三代齐唱木卡姆
 
 

  “我们热爱木卡姆,就像我们爱葡萄一样自然。”

  阿布莱提赛来是十二木卡姆的“国家级传承人”,在莎车县,国家级传承人只有两位。演出结束后,阿布莱提赛来热情地提出,请记者去他的家坐坐。

  记者随他来到县城里的一幢六层新式公房,阿布莱提赛来告诉记者,他的家在2楼。几年前,县里的干部帮他搬离了破旧的老式平房,住进了现在的家。

  走进铺着艳丽地毯的客厅,大大小小十几座奖杯摆在最显眼的地方,那块十二木卡姆“国家级传承人”证书,是家里最贵重的“宝贝”。

  从小就学习木卡姆的阿布莱提赛来不仅掌握萨它尔、弹布尔、热瓦普等近十种乐器,而且还深谙制作这些乐器的技艺。他说,现在自己年纪大了,不再亲手制琴,但他的徒弟们早就传承了他的手艺,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开了乐器店。

  6岁的小孙子,是阿布莱提赛来最心爱的徒弟。一见到记者,孩子便热情地向我们展示自己那面小手鼓。

  这是一个人人会唱木卡姆的家庭。阿布莱提赛来的儿子也拿起了手鼓,祖孙三代人席地而坐,一个拉琴、两个打鼓,忘我地唱了起来。

  眼前小小的客厅,转眼仿佛变成了洒满阳光的葡萄园,甜蜜而欢乐的气氛让人不由地陶醉。

  阿布莱提赛来笑着说:“我们热爱木卡姆,就像我们爱葡萄一样自然。只要一唱起来,就会忘记所有的忧愁。”

  即使在生活最艰难的时候,阿布莱提赛来也从来没有放弃过木卡姆。

  他告诉记者,解放前,木卡姆艺人在民间基本没有组织,遇到婚礼或节庆时大家就自发聚在一起唱歌跳舞,更多的时候则是为有钱的地主家表演。唱完了,艺人们会得到一点馕、茶叶或布,生活大都十分贫寒。眼看着身边有不少人改行做起了生意或是种地,阿布莱提赛来始终坚持以制作木卡姆乐器为生。“这可是爷爷传下来的东西,传丢了,不行。”老人告诉记者,除了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他现在还有近20个徒弟,最小的6岁,年纪最大的已经80岁。

  传授,为的是绵延。

  阿布莱提赛来上课,从来分文不取。

  他说,自己每年都会拿到国家给的1万元补贴,每个月,县里还有生活补助。更重要的,是他和他热爱的木卡姆受到了那么多人的尊重和关注,这是他过去从来没有想到的,“我觉得很知足”。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2012年6月8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唐卡,那一眼的千年绚烂
下一条: ·扎染,蓝白色的美丽忧愁
   相关链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