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胡集书会吸引200余档艺人 再现800年曲艺盛况
  作者:记者 邱祎 李运恒   摄影/图:张卫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2-08 | 点击数:9398
 

说书人又说又唱很投入


  几经兴衰
  十多年前书会难见说书人

  相比一般的书会,胡集书会非常讲究。据胡同利介绍,整个书会由“前节”、“正节”、“偏节”组成,“前节”是在正月十二胡集大集以前,距离较远的艺人们为了不误会期,提前几天来到胡集,在周围的村中演唱,行称“前节”。自正月十二到十七这六天是书会的高峰盛期,书价最高,行定“正节”。正月十八至廿一的四天,书价略低,堪称“偏节”。

  “胡集书会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多次兴衰,远的已经无法考证。”胡同利说,日本侵华后民不聊生,书会出现近代最大一次萧条,但是一直没有中断。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书会再次迎来兴盛高峰,每年都有四面八方的艺人赶来,听书的人挤满整个镇子,有些年轻人甚至要爬到猪圈上和大树上听书。  

  上世纪90年代,由于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电视广播等新的文化传媒对书会造成了冲击,书会盛况不再。说起前几年书会的情况,胡同利连连摇头。“尤其是2000年前后,说书艺人及听众人数都在减少,很多村子出现了中断请书的习惯,书会出现了衰落的趋势。”胡同利给记者展示了他的日记本,解放前每年来胡集的艺人有250多档,上世纪50年代初还达到200档以上。1987年,在册登记的艺人有173档。可是到了1994年,仅仅来了13档。此后几年,每年胡集书会来的艺人都在十几档子,最少的年份只有五六档。“当时有些爱说书的老年人仍来赶集,可是满街上却找不着一个说书的。”

  鲁北大鼓传人谢宝华的弟子朱延安已经年近七旬,从十五六岁就跟着师傅来赶胡集书会,此后一年也没落下。“虽然坚持说,但是到了十几年前艺人来得越来越少,又没大有雇的,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 2012年02月07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河南马街书会:盛况依旧,“艺”味黯然
下一条: ·[廖国强]竹楼: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质点
   相关链接
·[卫才华 冯晶]新中国成立前后曲艺宣传的艺术机制与话语嬗变·[宋赫]程式传统:曲艺艺术的审美特征
·[楼竹君]民间曲艺“杭州小热昏”的当代功能探析·[黎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实之辨
·[卫才华 叶蕾]20世纪太行山曲艺宣传队的组织管理与文艺实践·[祝鹏程]口头传统研究可以为曲艺研究带来什么?
·[郝佩林]论江南民间说唱艺术的乡野表达·[张盼盼]东阳道情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王素珍] 赞土地与唱春 ·[国家玮]乱世中的治世想象
·[祝鹏程]中国曲艺说唱研究70年:回顾与反思·[荣新]“戏中有画、画中有戏”:戏出纸扎与戏曲艺术形式的结合与转换
·[莫非]曲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生存与传承发展探析·[郭玲]胡集书会场域变迁与空间重构探究
·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闭幕 近19万观众感受“沉浸式”戏曲艺术魅力·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9月在济南举行 131个曲艺项目将亮相
·[周敏]口头传统与“人民文艺”的普及面向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曲艺传承发展计划》的通知
·[祝鹏程]曲艺·[车锡伦]什么是宝卷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