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刘悦笛]当代哈佛汉学家的“中国观”
  作者:刘悦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4-24 | 点击数:6096
 

  然而,在《哈佛看中国》当中的绝大多数的受访问者,却显露出对于中国的多元化的理解,这意味着,中国的文化和学术是一种“复数”的综合性存在而非“单数”的统一性存在。这种“多元化的意识”,是笔者在阅读相关部分的最深切感受。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田晓菲教授在《文化的传承需要世界眼光》的访谈当中,就直接声明:传统中国文化并不是纯粹的、单一的东西,她非常反对那种认定中国文化就是儒家文化的传统说法,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的、复杂的、不断变化的、充满了矛盾的价值观的文化。在这个意义上,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做着不同的贡献,无论是欧立德(Mark C .Elliott)教授从拒绝“满族被完全汉化”的角度出发对于满族史的考察,还是柯文(Paul A . C ohen)教授对于中国文化的“区域性”分殊与差异的关注,都显露出这种多元意识甚至是边缘意识。这也就是黄万盛教授所强调的“文明对话”的观点,他认为,中华民俗起码有四个价值资源,比自由、平等和民主更为重要:“安全”是存在,“公益”是社会结构,“信赖”是伦理原则,“学习”才是超越的存在。从比较的视角来看,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副主任薛龙(RonaldSuleski)教授甚至在《植根于传统的文化创新》的访谈中认为,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是更为接近的,这是因为,它们同样是宽松、开放、多样并且多变。虽然中国和美国之间存在很多差别,但是相比较日本而言,中国文化更接近美国文化。

  “复合整体性”的中国政治与历史

  其次,《哈佛看中国》让我们通过哈佛视角看到了“复合整体性”的中国政治与历史。正如著名中国史学家包弼德(Peter K . Bol)在《在细微处观察中国历史》的访谈中所认为的那样,现在所用的中国是“China”的意思,而不是中央国家的意思,20世纪“China”的意义已经不同于古代“China”的涵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中国历史的变动性,政治体制也由此呈现出一种复合型的结构。哈佛大学亚洲中心主任、美国著名东亚问题专家傅高义(EzraF .V ogel)坚持认为,外来观者质疑中国发展道路是“姓资”还是“姓社”仍有争议,但主义只是意识形态问题,只要中国坚持公有制就不必强调姓资姓社问题,我们都知道,这场资社论争恰恰成为过中国改革开放的瓶颈。肯尼迪政府学院国际事务教授托尼·赛奇更多看到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的统一性,他认为,中国社会目前的急切任务是找到一种“黏合剂”,就像基督教、天主教发挥同样作用那样,但是中国这个非宗教的国家仍需要找到使得整个社会“整合”起来的东西。

  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华琛(Jam esL .W atson)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来看待中国的政治和历史。从时间上来看,中国的国家政府经历了千年的历史,经过了“帝国时期”、“民国时期”、“毛泽东时期”和“改革以来”的不同阶段,但是却保持了民众对于“中国人”的身份和统一的中国文化的“认同”。从空间上来看,中国地大物博、广袤多样,这被华琛生动地比喻为一床五光十色的“百衲被”。当然,这种时间与空间结构是相互融合的,美国汉学家们既看到了中国政治与文化的复合性,又将它们视为有机的统一体。其中,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前院长约瑟夫·奈(JosephS.N ye)的观点最为引人注目,他在《中国的软实力与对外交往》的访谈当中,盛赞了中国在文化上、政策上抑或价值观念上正在形成巨大的“软实力”的吸引力,这是顺应了从早期军工时代靠“硬实力”向后工业时代靠“软实力”治理的模式的转轨。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的发展只靠“软实力”就足矣了,关键是有效结合硬软实力从而形成一种“智能实力”,这对于中国和平崛起时代打“软实力”这张牌的路线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

  “复调发展式”的中国经济与社会

  最后,《哈佛看中国》让我们通过哈佛视角看到了“复调发展式”的中国经济与社会。这种“复调式”的发展,首先就在于与外部的关系,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处于“全球多元发展”的境遇当中。世界著名国际经济问题专家理查德·库珀(R ichardN . Cooper)就认为,经济问题并不是“彼与此”的关系,而是“并且”的关系,所以,在这种相关密切关联和互动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体所发生的事情将影响到世界各地。库珀教授对于中国的建议是,面对危机要尽量,但是并不是过于谨慎地藉“越管越多”来避免危机,通过危机还可以改善中国的监管体制。但更多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还是关注中国近期的发展,他们都称赞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经济转型,连续30年取得了年均9.8%的增长率,与此同时还避免了前苏联与东欧社会的政治风波。

  总而言之,张冠梓主编的《哈佛看中国》对于呈现当代活跃的哈佛汉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所提出的当下“中国观”,具有两种功能:一个功能就是“按图索骥”,通过他们提供的路线图,读者可以自己找到相关的研究线索;另一个功能则是“画龙点睛”,通过与他们直接面对面的对谈,读者可以从哈佛教授的娓娓道来当中把握到“中国观”的精髓所在。这便是《哈佛看中国》访谈录的主要价值所在。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0-04-12 11:0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尹祖泽]过年琐记
下一条: ·[肖复兴]除夕的荸荠
   相关链接
·[郭翠潇]口头程式理论在中国研究生学位教育领域的应用(2000-2017)·[朱刚]哈佛大学燕京学社与中国口头传统研究的滥觞
·[周星 周超]民俗与法律:烟花爆竹作为一个“中国问题” ·[王京]日本民俗学的中国研究:1939年的转折
·[赵树冈]革命、传统与现代性:西方人类学中国研究的向度·哈佛大学东亚系伊维德教授访问记
·葛兆光再谈“从周边看中国”·哈佛大学在线课程《古希腊英雄》重启第二季
·哈佛大学为办网上课程借力于校友·[刘珩]民族志·小说·社会诗学:哈佛大学人类学教授迈克尔·赫兹菲尔德访谈录
·哈佛大学在线课程开放注册:跟纳吉教授一道重走“古希腊英雄”之路·《哈佛看中国》:转型的中国与中国的转型
·葛兆光:从历史看中国、亚洲、认同以及疆域·[王霄冰 白瑞斯]德语圈海外人类学的中国研究
·第二届“中国研究国际暑期班”:招生报名·朝戈金会长在哈佛大学发表学术演讲:“帕里─洛德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美国的中国研究:历史与现状·国图与哈佛大学图书馆启动大规模数字化项目
·[杨利慧]哈佛点滴·杜维明:中国文化的课堂有多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