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乡关何处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乡关何处

学者对话:中国道路与儒家的未来
  作者:张祥龙 唐文明 白钢 欧树军 杨立华 黄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1-18 | 点击数:6291
 

  儒学需要回应今天的问题

  白钢(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道路的共识如果要达成,肯定意味着有一种对于中国文明体的基本认同。这个基本的认同可以呈现为两个不同的来源。一种体现为对中国漫长文明传统即所谓前现代传统的认同,另一种体现为对于中国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通过革命建国构造的共同体的认同。在这个意义上说,这两种认同是两种不同的保守主义,一是保守前现代传统,一是保守革命传统,都有其现实意义。但无论这两者之间有多少差别,它们与认为中国应该完全走西方的道路的想法,肯定是根本不同的。这两种不同的认同有差异,有谁先谁后,有二者之间出现问题如何应对处理的问题。但即便有差异,因为大家本质上还是认同中国道路,所以用毛主席的话说,有差异也应该是人民内部的矛盾。

  儒家社会主义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甘阳对中国道路自我特性的概括。把儒家放在社会主义前面是一种解读的可能,另一种解读是,儒家是社会主义的某种修饰,社会主义体现出儒家的情志,但本质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再向下深问一步,儒家可以用来修饰社会主义,是否也可以用来修饰资本主义,存不存在儒家资本主义的道路?如果要走出一条不同于欧美的道路,如果我们要坚持的是儒家社会主义,首先要在儒家内部挖掘哪些跟社会主义具有内在亲和性的因素?这就好比佛教传到中国后,为什么小乘教就不流行了,而且大乘中还是要比较高明的法门才能流行。

  中国道路与儒家的未来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在儒家中寻找一些和社会主义有特别的亲缘关系的部分。如果用文质损益来概括,可能儒家的文家法比较适合,和社会主义品性有非常内在的亲和关系。儒家质家法也可以看出和社会主义契合的地方。另外,儒家中讲得比较高的圣人境界以及大同的理想,确实可以和社会主义进行结合。

  但我还是有些犹豫,把中国道路概括成儒家社会主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如何面对西藏、新疆、蒙古、青海等地区。这些地区传统上不是以儒家为主体的,到现在当地人民主要的心理状态和信仰也并不体现为儒家精神的族群,而这些区域几乎要占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至少三分之一,从战略地位来说异乎寻常的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否还是可以考虑用“中国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同样是解释中国的传统,我相信不一定非要从儒家传统进入。儒家是中国文化传统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或者确实居于主导地位,但是在处理多民族国家等情况的时候,我们可以借鉴一下清代对待蒙藏等地区的智慧。中国儒家的质家法是中国化佛教,毛主席说中国文化的代表是禅宗,多次讲这是思想上的大解放。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自我传统,尤其是和社会主义传统进行衔接的时候,我觉得中国化佛教的因素还要更多地强调。在这个时代即使坚定的儒者也不会排佛,因为中国佛教已经彻底中国化了,而且可以寻找到世间法、出世间法,圆融无碍。

  中国文明基本的特征是传承单位不在国家而在家庭。尽管现在家庭被摧折得非常厉害,但是中国人对家庭的认知还是在的。儒家最根本的东西没有丢掉,在这个意义上可以和其他部分进行衔接。大学教化有一个根本问题,有朋友提出如果给儒家一门思想修养课程,如何避免这样的课不像现在的思想修养课一样沦于形式,而是真的可以活泼地激发起人的真实情感?这一步要实现,其实还有很长的距离。即使这一步实现了,如何能够真正让这样的课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真正能激发人各种各样美好情感的践行,还有非常长的距离。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何寻找儒家现代转化的道路确实很长。至于是不是通过儒教,我有很大的怀疑。

  欧树军(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讲师):目前对中国模式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文明 国家 大学》这本书提出了对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改革的新理解方式,即中国道路的文化模式,从文化的角度统摄经济、政治、社会,启发人们思考中国文明的历史连续性。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道路与儒家社会主义”实际上既是在讲过去,并且更多是在讲未来。近两百年来,英国和美国先后成为整个世界体系孤独的例外者,也就是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领导者,是否有必要从现在开始就考虑,中国未来有没有可能和能力担当孤独的例外者的角色,而不只是谈如何融入别人的体系?从这个意义说,儒家社会主义也许是未来中国文化的选项之一,当然,在经济上可能继续保持混合经济,在政治上提升民本政治或者民生政治,或者毛泽东所讲的大仁政和小仁政相结合的政治模式。

  在现实政治层面,从汉初的《盐铁论》来看,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从来都是王霸、儒法杂糅,超越纯儒与杂儒之分,这就需要人文学者更多地关注社会科学学者的研究进程,思考哪些东西回得去,哪些东西只能叹息:“这个东西真好,可惜回不去。”比如就今天大家比较关注的养老问题而言,《盐铁论》的孝养篇就曾有此一问:礼有余而养不足,与养有余而礼不足相比,哪种模式更值得追求?历史上对此类国家治理体系基本问题的讨论,无疑具有超越时空界限的现实意义。

  杨立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我们需要问儒家自身的问题,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像宋儒一样真正回应今天的问题?宋儒为什么是道学、理学,连“儒”都淡化了?他们要面对道与理的问题。儒学一定是面向时代的生活节奏开放的。我们今天特别容易把现代化和西化完全等同起来,其实很多东西就是技术发明改变的结果。什么时候儒家能够对今天这样一个手机、互联网普遍覆盖情况的状况进行解释?这是儒家如何面对世界的问题,不是纯儒、杂儒的问题,而是如何不变成腐儒的问题。

  唐文明讲儒教,我始终不同意。董仲舒时代不是理性精神吗?强调用数字来拼合那么强的大一统意识形态,不是理性吗?我认为儒家最可贵的就是理性精神,但这个理性并不破坏神圣感。所以用儒学宗教化解决问题我觉得不对。为什么朱子一定是道学和理学?面向“道”“理”的开放太重要了。另外,儒家变成宗教可能吗?现在去教堂的人还有多少?不是说我们要模仿他们的组织,而是他们自己的组织形态中有多少东西还在持之以恒地发挥巨大的影响?

  最后是白钢对儒家资本主义的回应。我觉得儒家资本主义根本不成立,因为儒家之所以可贵,最根本之处在于儒家跟个人主义不相融。儒家早期以家为本位,之所以说东土有大乘本性,就是因为没有孤立的个人,小乘因此无立锥之地。

  黄平(中国社科院美国所所长):我谈一下中国内部汉藏蒙等多元并存的问题。中国文明和中国要做到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确实要把内部关系处理好。在这个前提下讲大中国,西藏、蒙古等区域才能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

  关于“中国道路”的讨论是否可以进一步解放思想?这个问题如果没有处理好,别说中国道路能不能走下去,连自己内部的矛盾都处理不好。有两个前提,一是文化多样性加生物多样性,这是发展延续下去的基础;二是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格局。以两个多样性为基础,维系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格局,至少不是要侵略、掠夺、欺负别人,同时该有的正当防卫也要有,不能只讲和的问题。两年前有很多搞技术的人去参加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本着小绵羊的态度去的,从技术的角度探讨可能性,结果去了之后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群饿狼。这样看来,文明冲突确实是一个真实问题。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1月17日21版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吴晓东]行将消逝的背影: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乡土视景
下一条: ·[沐斋]花前月下尽乡愁
   相关链接
·[黄元韬]乡愁视角下的农民工个人叙事研究·[张勃]精神返乡与历史记忆:易代之际的民俗书写
·[于学斌]以乡愁文化为基调的村落景观再塑·[周星]现代民俗学应该把乡愁与本真性对象化
·[季全保 季旻孜]抓住抗防疫情后大好时机 用民俗画卷记录文化遗存·[江帆]乡愁背后:东北乡土文化的内隐结构
·[沈莉]展望:乡愁和家乡民俗学的新发展·[季全保]古镇民俗留痕 城市融入乡愁
·[张怀群]无名小村人文地理标志保护试论·当古民居遇上城镇化,如何留住乡愁?
·古村落保护如何留住乡愁·[刘爱华]城镇化语境下的“乡愁”安放与民俗文化保护
·[周星]生活革命、乡愁与中国民俗学·[章伟文]城市化、乡愁与精神文化之原乡
·保护古村落 留住我们的乡愁·文化遗产:跟得上发展 留得住乡愁
·杨豪中:新农村建设还需保存乡土文化精粹·传统村落遗产:“乡愁”如何寄放?
·[黄皓]民间家谱的当代沿承对记住“乡愁”的意义初探·传统村落的文化复兴——浙江松阳采访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