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国际经验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经验

西班牙斗牛产业效益不高 文化传统却难抹去
  作者:记者 陈璐   摄影/图:王剑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2-13 | 点击数:9146
 


  关于斗牛和牛的争论

  事实上,斗牛运动从18世纪诞生以来就处于争议之中,关于它的争论直到今天仍在继续。杀戮公牛的残酷和人类是否该在这种冒险中浪费时间和生命是争论的焦点,公牛的死亡更是斗牛文化被质疑的主要原因。每年斗牛期间都有人游行示威,谴责这种血腥的行为。西班牙一项一年前的民意调查显示,37%的人反对斗牛,但这其中,有65%的人虽不喜欢斗牛,却不支持取消斗牛。

  安东尼奥·洛尔卡说,斗牛的反对者受不了斗牛的血腥场面,执意让斗牛销声匿迹,他们要求保护儿童,不让孩子们看那些对儿童教育有害的图像,这是一种正当、值得尊敬的态度,但也比较天真和理想化。“我也痛恨斗牛的血腥、对牛的虐待以及折磨,但我并不认为爱好斗牛就是残忍和病态。相反,公牛的勇敢与高贵、斗牛士英雄的艺术气息令我感动。传奇斗牛士库洛·罗梅罗曾被提名为匈牙利圣伊丽莎白皇家美术学院院士,在他漫长而又光辉的职业生涯中,成千上万的人因那闪光的一瞬间而感动、颤抖、哭泣。毫无疑问的是,库洛·罗梅罗从来都是一位艺术家,而不是一个虐待狂。”

  摄影家克里斯多瓦·阿拉说:“我对斗牛圈内的人很了解,很少有群体像他们一样热爱自然与动物。”尽管如此,不少网友表示,看到公牛被刺伤流血时,兴奋之情就会转为同情,而所谓搏斗,也是人类强迫公牛进行的,本身其实并不平等。

  拉蒙·萨瓦萨·拉莫斯说,据兽医研究,如果不经过争斗,公牛腺体的分泌可能会使它焦躁,更感痛苦;且培养斗牛有助于促进公牛的优胜劣汰。他说,斗牛带来的威胁与其他运动相比并不大,而因不愿看到流血而反对斗牛也是虚伪的。“50年前,我在西班牙看过一场表演,未死的公牛被装进箱子里拉走,我知道它的下场会更悲惨。”西班牙摄影家伊莎贝尔·穆略斯也称:“如果我是一头公牛,我一定愿意昂着头颅战死在斗牛场上,而万万不愿死在屠宰场里。”但厄瓜多尔文化参赞罗德里格斯对公牛不争斗会更痛苦之说表示质疑,认为其目前并无确切的科学依据。

  “我既为勇敢英俊的公牛被杀死而遗憾,又每每被斗牛士的完美表演所征服。”拉蒙·萨瓦萨·拉莫斯说,“我希望我们能超越斗牛的情法问题,从斗牛文化作为几世纪来深深影响了西班牙社会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现实的角度来探讨,进行严肃、谨慎地思考。社会应该呼吁,斗牛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不能把它视作肿瘤来摘除,只能由社会的演变决定这种文化的去留。”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新网-中国文化报 2011年12月08日 17:5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杨爱华]外国如何繁荣文化?
下一条: ·[莱顿]物质与非物质:传承、断裂、延续与共存
   相关链接
·[缪雪峰]传承民俗文化 共创美好未来·[黄景春]黄帝神话的在地化生产及其文化产业开发
·[郑小红 刘敏]文化产业繁荣前提下西南地区民间美术发展的地域因素研究·[张玉]符号消费视野下的唐卡产业发展研究
·[曹祎媚]文化产业发展对非遗“雅化”转向的影响研究·[陈杭勋]多点民族志视角下民间传承群体及其实践与民俗节日差异化
·[杨洪林]文化产业视角下乡村振兴与民族地区城乡关系重构·[田川流]乡村振兴中多维度文化的构成及其价值实现
·[陈杭勋]多元主体理解与建构下的民俗文化多样态存续·[纪明明]文化产业视角下我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
·[玛莎·布兰奇]西班牙语美洲中的民俗概念·[黄永林 纪明明]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文化产业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涂俊]民间美术在传统年节中的作用及文化产业发展·[杨兰 刘洋]优化与策略:贵州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邓思杭]“互联网 +非遗文化”模式探赜·[陈杭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乡土社会对文化行政的适应与利用
·当“春节+”遇到“互联网+”·[程鹏]民俗文化产业化的三条路径
·[杨利慧]神话主义与“朝向当下”的神话学·[钱永平 李波]文化产业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实践的晋中经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