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文化抢救让中国年画绝地重生
  作者:张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4-25 | 点击数:8776
 

  冯骥才表示,中国木版年画抢救工程作为龙头项目还承担着示范性。此次调查,是在山西、河北、河南一带采样调查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工程程序和要求。调查之初,就制定了《普查手册》和《传承人认定手册》,将年画普查内容分村落人文、代表作、张贴习俗、题材与体裁的分类、工艺流程、工具材料、艺人及传承谱系、画店史况、经营方式及其覆盖的地区,以及相关的民间传说10项,采取民俗学、人类学、美术学、历史学多角度和多学科的交叉的方式,用文字、拍照、录音、录像进行立体调查和记录。每一个抢救作品或项目,都是用这种文字、拍照、录音、录像“四合一”的方式记录它承载的从自然环境、村落形态、历史人文、地域生活、民俗方式,到家居作坊、工艺流程、工具材料、艺人传承技艺技法、口诀歌谣,再到张贴年俗、雕版画样等,可说图文并茂、动静相宜。

  创造这样的普查办法,冯骥才颇为得意,“这些创造性的切实有效的文化普查方式,后来被广泛采用。它特别适合全国性又缤纷多样的文化遗产彻底的调查与清理。应该说,此次年画普查的方法设计与运用,也是极具学术意义的贡献。”

  历时9年抢救性普查

  木版年画“一网打尽”

  冯骥才在谈到这场空前的、全国性、地毯式和超大规模木版年画抢救时,心情难以平静,“把木版年画列为龙头项目,是因为在农耕社会,生活、生产的节律与大自然春夏秋冬同步。春节作为除旧迎新的节日,最强烈和鲜明表现人们的精神理想、生活愿望、审美需求和终极的价值观。在春节里,年画是重头戏,是春节的必需品。1000年来,它是所有中国人都必不可少和喜闻乐见的画种:它人文蕴含之深厚、民俗意义之鲜明、信息承载之密集、民俗心理表现之深切,其它民间艺术无法比拟。再有,它遍布全国各地,历史上大小产地无以数计;由于地域多样,自然环境不同,风俗相异,其风格与形式多彩多姿,并最具有各地的人文特征。还有,它是绘画、雕版印刷、民间文学、民间戏曲、民间信仰等多种艺术与文化的融合。制作技术复杂,艺术水准高超。此外,它传承方式多样,既有个人家族的传承,也有村落集体的传承。最关键是濒危。在9年前抢救之初,所有产地全都陷入困境乃至绝境,而我们抢救工程强调濒危优先。”

  此次普查中,依产地规模、影响大小与现存状况进行。素有名望与普查发现的20个年画重要产地,包括台湾、澳门地区遗存不多、几近衰亡的20个小产地的代表作。此外,境外收藏中国年画最多、研究颇丰的是俄罗斯和日本。委托俄日两国资深学者调查、采集,首次大规模在国人面前展现俄日珍藏的中国木版年画,其中绝大部分藏品在国内已无法见到。由此,形成了一部形制完整、气象磅礴的中国木版年画文化档案。

  当令人叹为观止的《杨家埠卷》、《杨柳青卷》、《朱仙镇卷》、《俄罗斯藏品卷》、《日本藏品卷》与《拾零卷》22卷本摆在我们面前,农耕时代中国木版年画得到全景式的集中呈现。300万字,1万幅图片,1000多分钟的动态影像DVD光盘,大量珍贵的年画发现和全面的乡土文化发掘,还有涉及19个重要产地传承人的全部14本口述史,构成了极为厚重的文化集成。用冯骥才的话说,“历时9年的普查,将中国木版年画一网打尽。”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新民网 2011-04-22 13:0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讲故事把自己讲成传奇
下一条: ·云南省首家滇剧花灯传习馆在昆明成立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赵元征]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艺术交流与互动
·[谢晨]红间绿花团锦簇:滩头年画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孙芳]木版年画的产业链构建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徐晨蕾 李晓东]历史、集散与发展:东丰台木版年画艺术特征研究
·[孙芳]年画的流动:大运河山东段木版年画的研究·[孙冬宁]画中有戏
·迎虎年,将这只“镇宅神虎”请回家·[马滟宁]弥漫的神性:传统年画中的民间信仰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张宗建]鲁西南地区年画画店、产地及文化区研究
·[孙芳]大运河山东段木版年画文化空间的建构·[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