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天下第一秦腔戏班”今犹在
  作者:记者 曹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4-08 | 点击数:9177
 

  天下“第一秦腔戏班”

  任积泉日前专门前往高台县对乐善忠义班的历史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他告诉记者,从史料、文物、演出习俗等方面考证,乐善班的成立时间比戏剧界公认的秦腔形成年代早了200多年。因此,乐善忠义班堪称“天下第一秦腔戏班”。

  据任积泉介绍,曾有专家提出秦腔形成的年代应为明朝中叶,这个论点为众多戏剧界公认,原因是发现明万历(1573—1620)抄本《钵中莲》传奇中有唱“西秦腔二犯”一调,说明那时西秦腔已经走到江南。这也是“秦腔”一词首次被发现。因此,各种有关“秦腔”论著,谈起秦腔形成年代皆论定为:万历年间。而忠义班账簿的发现,则足足将秦腔形成年代向前推进了200年。

  记者从《乐善村志》上了解到,乐善剧团从明洪武十一年建“忠义班”起,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清朝后期,乐善忠义班上演的剧目有400多本。过去的老艺人记剧词都是口传。民国到解放后,还能演300多本戏,现在能上演《铡美案》、《金沙滩》、《天门阵》、《出五关》等100多本。“乐善班”传承面临危机

  任积泉告诉记者,乐善忠义班能延续600多年,与它的演出环境有很大关系。据他了解,乐善村村民尤其是老年人对秦腔非常热爱,在村里随便找一位老人,都能唱一段,秦腔深刻影响了村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尤其是每年的春节期间,乐善班都要在村里唱秦腔,每次观众数百人,将场子围得水泄不通。村里人甚至认为,春节如果听不到秦腔,就不算过年。

  提起以前乐善班的辉煌,盛世祥笑逐颜开。他说,从1977年古戏开放以后,剧团最兴旺时,演员人数达46人,能演50多出戏,剧团经常被邀请至酒泉(即今肃州)、玉门、金塔、新疆哈密等地演出。如今,剧团演出范围仅限高台县境内。随着娱乐形式的多样化,虽然许多村民仍热衷于闲暇时听戏班子唱戏,但能唱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都不愿学戏,原因就是报酬无法解决。

  据盛世祥介绍,现在剧团演员共有32名,全是业余的,年龄最小的32岁。即便是这部分业余演员,也不稳定,有些女演员出嫁后,受家庭压力、经济困难等因素影响,唱戏生涯也就结束了。“为了留住演员,我们也想了许多办法。”盛世祥说,现在他也乐于做红娘,撮合剧团内的男女演员结婚,目前剧团就有4对夫妻演员。即便这样,戏班面临传承断代的危机仍存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经高台县有关部门协调,盛世祥将于每星期三前往高台县宣化镇乐二小学为学生们义务传授秦腔知识,以期能将乐善班的秦腔传承下去。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新网-兰州晨报 2011年04月07日 10:23

上一条: ·[朱世强]“非遗”敦煌曲子戏后继乏人 遭遇传承断代窘况
下一条: ·南京四月礼佛盛典 “佛教三宝”齐聚释加圣诞日
   相关链接
·[甄亮 甄业]秦地文化生态与秦腔习俗·[宫文华]梆子腔的起源、流布及其与道情之关系
·[赵懂]20世纪中期以来国内秦腔研究文献综述·中国戏曲“第一老字号”易俗社迎来百年华诞
·西安易俗社启动百年庆典·唱大秦腔的小若兰
·专家研讨:如何叫响秦腔流派·秦腔脸谱寻访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