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巴战龙]跨文化看教育人类学
  作者:巴战龙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3-01 | 点击数:10593
 



  建设“包容他者”的中国教育人类学

  教育人类学登上中国学术舞台,不到30年时间。目前,教育人类学根据其学科认同,可划分出两种取向:一种是主要从事规范研究的、认同教育学的教育人类学;一种是主要从事田野研究的(又可细分出民族志研究、叙事研究和案例研究三种主要研究策略)、认同人类学的教育人类学。当然,这两种取向也并非泾渭分明,例如它们都统一到教育人类学是人类学和教育学交叉互动后形成的边缘学科这一观念之下。

  西方教育人类学实际上由许多西方国家的教育人类学组成,它们各有其历史传统和现实特色,“近似”但不“相同”。

  与欧洲的诸多现代学科出自哲学的传统不同,中国的学术传统是“史外无学”,中国的教育人类学自然不能无视五千年的教育智慧和文化知识的积累。无独有偶,德国教育人类学家武尔夫对哲学人类学支持下的德国教育人类学忽视教育发展的历史和文化条件表示不满,进而提出“教育人类学是一种历史文化人类学”的主张,并突破哲学思辨法和规范研究程式,对美国教育人类学的田野民族志和跨文化比较的经验研究传统表示肯定。即使发达如德国教育人类学,也相当依赖“包容他者”的学科发展路径。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自然也应不断“自我解放”和开拓创新,在回应现实需求和学术挑战之路上踩出自己的“印迹”。

  教育人类学是一门开放的学科。它是跨学科的,对其他学科是开放而非封闭的;它也是跨文化的,对其他国家的历史传统和学科特色持着积极肯定的态度和怀有谦虚向学之心。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12版跨学科研究文章之一;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网站 2011-2-24 10:58:0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林济]“村落宗族共同体”:宗族与村落叠加的分析框架
下一条: ·[胡炼刚]中国社会学史上的“燕京学派”
   相关链接
·[赵元征]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艺术交流与互动·[毕雪飞]东渡的传统:作为方法的牵牛织女传说
·[邵文苑]《奢香夫人》演变的启示·[郭海红]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民俗学研究
·[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孙英刚] 跨文化中的迷惘——“民间宗教”概念的是与非
·[杨明晨]迷信作为“知识”:江绍原的迷信研究与学科话语的跨文化实践·董晓萍:《跨文化技术民俗学》
·[李牧]阿兰·邓迪斯的“宏大理论”建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之实践理性·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对世界的新贡献
·《钟敬文全集》出版与钟敬文学术文化思想座谈会”召开·[王文超]科学史与民俗文化:艾伯华早期汉学研究述略(1927-1937)
·[侯松 吴宗杰]“古迹”与遗产政治的跨文化解读·“跨境、跨文化与新时代民族文学”第二届民族文学研究博士后论坛在京举行
·2018年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班招生简章·“跨境、跨文化与新时代民族文学”:第二届民族文学研究博士后论坛征文启事
·[梁珊珊]中国民俗学跨文化研究的三个维度·[董晓萍]钟敬文留日研究:东方文化史与民俗学
·[董晓萍]跨文化大学教育:非遗与多元文化·[舒燕]语境化与民间传说的跨文化传播(仅摘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