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龚茂莉 龚家铭]葫芦丝社会功能的变迁
  作者:龚茂莉 龚家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31 | 点击数:10388
 
葫芦丝社会功能的变迁可以从以下三个时期来分析:
(一)文革前
《汉书·艺文志》录《世本·作篇》载:“女娲作笙簧”的神话。现在在我国各个少数民族中广泛流行的葫芦笙、葫芦丝、芦笙等其实就是笙簧在后世的遗存和发展变异。
把簧管插入中空、大腹之葫芦,有男女交合、繁衍人种之意,由葫芦(女性象征)和竹(男性象征)组合成的笙簧实际上是一个充盈着强烈的交合取意的象征性意象。当然,该意象来源于原始先民对生活中神圣两性生殖活动过程的体验和进一步认识,其深层潜性原型是作为繁衍生殖前导的两性结合,它是对两性生殖活动过程的象征化、隐喻化模塑。
由于女娲所作之笙簧在上古有两性交媾的原始文化内涵,有生殖人口的神秘功能,所以后世婚恋和乞子乃至乞求再生民俗中多以“笙簧”作为文化形具。这些笙簧民俗事象可以说是笙簧神话中生殖母题的文化蔓延和世俗化流变。
对于傣族的葫芦丝来说,作为笙簧乐器的乞生和乞愿再生功能都不是很突出,有意思的是它祈求婚恋的功能,这一功能在文革前尤为重要。
在人们知道了生殖繁衍之乐是由男女共同创造之后,吹笙就具备了向异性示爱调情祈婚恋的寓意。唐代樊绰的《蛮书》在谈到南诏风俗时说:“少年子弟暮夜游于闾巷,吹葫芦笙或树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对于苗家后生来说,芦笙至今仍有这种特殊用途。“当他们约会姑娘时,芦笙便是‘红娘’,当他们倾吐爱慕之情时,芦笙又成了一种美妙的语言。”在拉祜族青年男女中间,“当小伙子别出心裁地吹出独特的曲调时,不管他在那里,知音的姑娘都会很快来到他身旁”。
傣族的葫芦丝虽为男子所吹,但是它对女性有一种不能用语言代替的感染力。由于傣族青年人的交往方式比较单一,而且间接而委婉,傣家小伙就常借吹葫芦丝寻找情人。一支葫芦丝、一块毛毯、一把手电筒是他们追求姑娘的必备物品。多少年来,傣族青年当中一直延续着这种求爱方式。傣家老人常说:“葫芦丛虽小,但它可以搭桥。”如果傣族小伙子不会吹或吹不好葫芦丝,就很难得到姑娘的爱情,所以小伙子们不仅是劳动中的干将,还是吹奏葫芦丝的能手。人手一支葫芦丝,在恋爱时常作为传情达意之用。而姑娘们也能根据不同的曲调,分辨出自己情侣的乐声。每当明月高悬、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傣家的竹楼旁、阿昌族的村寨里,常常飘出一阵阵葫芦丝纤细秀丽、柔美甜润、曲调委婉动听的乐声,这是年轻小伙子们在邀请心爱的姑娘出来谈情说爱。据傣族老人说,最好听的葫芦丝的嘴和簧片上都粘有一种特殊的蜂蜡(傣语叫“西整”),那种蜂子会绕人眼,很粘人。粘了蜡后的葫芦丝声音非常动听,能勾人魂魄。用具有那种魔力的葫芦丝去追姑娘,就能让姑娘对小伙子动心。这种相思法术傣语叫“阿索”,也就是弗雷泽在其著作《金枝》中所阐述的“顺势巫术”或“模拟巫术”。
葫芦丝还是成年的标志和个人获得认同的手段。进入成人行列的男青年必须学会吹葫芦丝。这不仅关系到他能不能打动姑娘的心,还关系到大家对他这个人的认知。人们以“男青年应该会吹葫芦丝”的社会标准来衡量一个人,这个人也向这个标准努力以使自己更趋近群体的标准。如果他不会吹,大家就会认为他是一个没有耐心、什么都学不会的人。于是,吹葫芦丝就成为了一种成年的标志,为的是让众人确认他的个人价值,获得群体对他的认同。
(二)文革时期
文革前的婚恋方式在文革时都受到了批判,比如在百货商店聚集搭讪,竹林深处吹葫芦丝、披毯子等,用葫芦丝传情的形式也就不复存在。没有了市场,生产也就没有价值。以前很多老艺人会在街上摆摊出售葫芦丝,边卖边做。买的人也是边吹边挑,然后再由老艺人修改。现在已经看不到这一景象了。一些老艺人被说成是搞“四旧”,“鼓吹淫调,腐蚀青年”,“教唆犯”等等,戴了不少批判的罪名、帽子。有的葫芦丝老艺人一气之下把葫芦藤砸烂,放弃了手艺。葫芦丝及其制作工艺逐渐消亡,只有少数人手中有珍藏品。对于这个时代的葫芦丝来说,生存尚且还是个问题,就更谈不上什么更多的功能了。
(三)现代恢复发展时期
文革后,经过一些老艺术家的不懈努力,这件失传已久的民族乐器终于重见天日。比较起文革前的状况,恢复后的葫芦丝有了很大发展。一改往日青年男子的专利局面,现在也有很多女孩子学起了葫芦丝(傣族文化中女性是不准吹葫芦丝的)。在学习葫芦丝的人群中,儿童、老年人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葫芦丝的吹奏者也不再局限于傣族,而更多的是其他民族。很多电视台都录制了葫芦丝的演出节目,葫芦丝艺术开始通过媒体向全国乃至世界传播。很多厂家也开始批量生产葫芦丝,以前是作为一座圣殿让人朝拜,可是在大批量生产和复制的语境下,那种神圣性被削弱了,批量化必然诉求市场化。一时间葫芦丝以强大的攻势充斥了文化市场、大街小巷,有店内出售也有沿街叫卖。一些艺术学校都把葫芦丝作为一门课程。专业人员对葫芦丝也进行了很多改良,使之在音准、音色等方面都标准化,符合十二平均律原理,以期能与乐队合作,登上专业舞台,而不仅仅只是乡野艺术。葫芦丝的发展走向了普遍化、市场化、专业化,其生产数量、购买对象和流传范围都已扩大,它的影响向内地、甚至国外扩展。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宋生贵]民族艺术的乡土情结及当代际遇
下一条: ·[贺雪峰]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动及其影响
   相关链接
·[朱现省]社会变迁视角下“做社”习俗的演变与当代价值·[朱世桂]我国特色茶文化遗产“末茶”(抹茶)发展沉浮及其传承创新
·[余静林 胡燕]论中国农谚的背景、类型与功能·[徐鹏飞]生长与式微:农村丧葬仪式的变迁
·[武靖佳 胡燕]从村落节俗到舞台展演:溱潼会船的变迁研究·[王雨铭]城镇化进程中豫北乡村社会集市文化研究
·[王芳]西南地区百年客家村落的变迁与发展·[万水清 朱婉尚婕 稽明星]基于文化聚落中的都市茶馆变迁
·[裘兆远]从家堂看太湖渔民俗信的变迁·[路转红]肃北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变迁研究
·[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李佳南]都市传说:广州城市变迁的缩影
·[赖伟鸿]“香火”的隐忧:从身体实践到数字民俗的仪式变迁·[陈姵瑄]江南总管传说的叙事策略及变迁动因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邵凤丽]从“有妇无女”到“女可承祧”:家谱中族女书写的历史变迁
·[宁祥文]从盲人到司仪:成人礼主持者身份的历史变迁·[周星]关注世事变迁、追问“生活革命”的民俗学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张洁]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的再造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