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嘉日姆几]彝汉纠纷中的身份、认知与权威
——以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为例
  作者:嘉日姆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04 | 点击数:19264
 
此时正好有另外一辆摩托路过,司机将伤者送到县中医院住院部。当时住院部值班室只有一位女护士值夜班。女护士对伤者说,该医院未设外科,无法处理伤口,建议转往另外一个医院。这位受伤的彝族干部认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责,况且他的伤口不是很严重,该医院完全有能力为他止血。由于喝了酒后情绪比较激动,他指责这位护士渎职并有严重的道德问题。这位护士也不甘示弱,双方由此发生口角。后来,护士叫醒了值班医生。值班医生是位汉族女性,她再次解释说,医院没有外科,希望伤者及时到另外一个医院的外科就诊,以免耽误治疗。但是,这位受伤的彝族干部坚持不退让。后来,值班医生提出,该医院之所以未设外科,正是由于县里醉酒的彝族领导太多,不关心卫生事业发展的缘故。由此,双方的争执扯到了民族问题。受伤的彝族干部在气急败坏之下,将值班女医生打翻在地,并报上自己的姓名和工作单位,扬长而去。
第二天,被打的值班医生找到县委书记汇报情况,认为这名干部的行为严重侵害了医务工作者的尊严,并有虐待妇女的性质,要求县委领导严加处置。县委领导认为,事情并没有造成太严重的危害,建议双方协商解决,并答应从组织的角度批评教育闹事的彝族干部。
由于闹事者和值班医生都是县城里的知名人士,该纠纷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再加上值班医生是位女性,使得这位彝族干部的处境非常尴尬。
值班女医生的家族是县城一带的望族,解放前,县城所在的位置就是其祖先的土地。该家族在宁蒗一带人多势众,再加上他们熟悉彝族的风俗,认为这是对女性的侮辱,因此她的夫家和娘家都要求这位彝族干部必须按照彝族的风俗,亲自牵一头牦牛,打100斤酒,上门赔礼道歉。闹事者家族针对此事召开了头人会议,认为对方的要求完全合理,并马上派人前去道歉,双方就此了结了纠纷。
在此案例中,我们所看到的个人已经不再是“细胞”意义上的个体,而是社会意义、家族意义上的个体。案例中的值班医生,此时的身份乃是亲属网络中的某一点,对她的任何伤害和侮辱都牵掣到其亲属关系的每根神经,赔礼道歉的对象不再是值班医生和护士,而是她们背后的家族和姻亲关系。
纠纷双方的身份不断由“国家干部”向“个人”、“家族”转化,而转化的合理性就在于文化对个人“身份”的多重建构。由此我们可以感觉到,纠纷的解决实际上就是文化的建构,或者说,只有社会性的人才会对彼此发出关于权利的请求。
有趣的是,上面的转化并没有停留在“家族”的层面,最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汉族和彝族的纠纷,“家族”的权利被“民族”取代。值班医生的族人要求对方必须道歉,其理由是:“你们”彝族有保护妇女儿童不受欺负的传统,“我们”汉族同样也应有这样的权利。牵一头牦牛和打100斤酒,在宁蒗彝族的习俗中是最高规格的一种道歉方式,惹事的彝族干部最初不接受这样的道歉方式,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侮辱,并提出给钱让对方自己去买牛,结果被对方严词拒绝。为此,他的族人召开了头人会议,权衡了各种关系,最后决定接受对方的要求。
我在访谈中特意问过那位值班医生:这本来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为什么就非要扯上民族不可?她的回答是:“你们彝族有哪件事情是自己的事?从来就没有。你们做任何事情不都是狗吃包谷——一伙伙的吗?凭什么我们汉族就不可以用彝族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值班医生和她的族人要的是彝族对尊严的理解,他们希望彝族像对待他们自己一样对待汉族,也就是说,他们要的是彝族的“主位”视角。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在这一纠纷中,彝族的习俗成了汉族追求的价值,他们希望被彝族包容而不是被排斥。
但是,笔者还是没搞清楚个人纠纷何以会转化为民族纠纷。可以确定的是“身份”在其中起了过渡或者转化的作用。族性在纠纷中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而是随个人身份慢慢呈现的。问题是,究竟是族性引发了纠纷,还是族性激化了纠纷?如果是前者,那么,彝汉问的族界就应该是固化在所有个体内心深处的某种偏见,⑤但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因为不相往来的彝族和汉族是不会发生纠纷的。更多的情况可能是其他因素引发了个体间的纠纷,需要人们用“身份”来承担责任。
在族际交往中,“身份”具有一种双重性:族群内是“家族”,族际间就是“民族”。个人纠纷转化为民族纠纷,实际上是通过人们对身份的认同来实现的。
 
三、历史、政治与纠纷
 
案例2:水田纠纷与历史
1956年,在宁蒗彝族中发生武装叛乱。政府一方面调来军队平息叛乱,另一方面将山上的彝族家属集中起来,迁到县内的红桥坝子与汉族共同居住。1961年,全县范围内的平叛斗争基本结束,当地彝族也并入集体生活,开始在坝子边开荒种地,汉族则在河边经营由其祖先开垦的水田。双方都将自己的劳动成果交给集体,由集体按家庭人口和出工情况将粮食分给每家每户。刚开始时,彝族对坝区生活很不适应,经常跑回“凉山”,⑥结果还是被政府送回坝区。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当地彝族和汉族都生活在集体里,互相间没有发生过什么利益冲突,大家相安无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王冀平]霍布斯鲍姆之“民族语言与民族主义”思想
下一条: ·[车锡伦 刘晓静]“小唱”考
   相关链接
·[邓启耀]相、义、法:民族艺术的认知与研究方法·[杨雨秋]从南汇哭丧歌看出嫁女和入赘婿的身份认同困境
·[徐慧丽]多元身份:浙南杨府爷信俗嬗变及文化心理·[宁祥文]开锁仪式主持者身份的建构
·[马梦莹]后土图像身份判断新论·[刘雪瑽]科学与妖怪 :学术史视角的井上圆了妖怪学
·[孔祥翔]从《山海经》论及泰山信仰认知的发生与解构·[蔡达丽]文化记忆、身份认同与活的文化史书写
·[白廷举]仪式实践、礼俗互动与文化认知·[孙正国]乡村记忆、身份重构与神话资源的价值认同
·[宁祥文]从盲人到司仪:成人礼主持者身份的历史变迁·[陈泳超 陈姵瑄]民间宝卷的身份叙事建构
·[周波]从“身份认同”到“文化认同”: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设计的新面向·[郑芩]兴化土神杨公太师的身份层累及接受研究
·[张淇源]自我形象的交叠与刻写的身体·[黄璜]景颇族神话传统的创造性主体研究
·[郝倩]年俗中的“内丘神码”暨张夺村民对其认知程度·[曾越洋]喝彩的“污秽”和认知构建
·[赵旭东]庙会民俗的认知范式研究·[祝鹏程]谣言认知的主观维度: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观察与反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