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葛兆光]中古的科学史、社会史、文化史,抑或是博物学史?
——读余欣博士《中古异相》
  作者:葛兆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2-13 | 点击数:8740
 

  但是,毕竟博物之学还在世俗社会中顽强地延续,在中古一般知识与信仰世界中,它们仍然是相当重要的学问。上面我说了这么一大堆既往的历史,希望不是多余,因为这可能也是余欣这本书中要讨论的那些博物之学的背景历史。

  三

  更需要强调的历史背景是,“中古”即从魏晋到隋唐这一段时间,中国知识世界暂时打断了儒家化的大趋势,随着佛教带来域外的新知识,与道教激活本土的旧资源,原本被儒家渐渐定型的知识世界迅速地膨胀,中间一长段时间的南北分治和胡汉交错,以及后来隋唐时代繁荣的中外交流,更使“博物之学”有了重新生长的空间。

  也许,我们在通常习惯并常见的文献中,并不容易看到这种博物之学花团锦簇的状态,因为这些文献可能经过历史学家的“筛子”和理性观念的“过滤”。不过,如果我们像余欣那样多看各种“边缘资料”,也许就可以看到通常被“遮蔽”了的知识史现象:可以看到写本时代的“经典知识”,是如何在辗转抄写中被世俗化地传播和扩散,成为日常的、地方的和实用的常识的;也可以看到各种占筮方法是如何把宇宙观念、政治伦理、病理认识、物候观察糅合在一道,并从“中国”影响到“四裔”的;可以看到一些外来的药物、蔬菜和本地的土贡,以及寺院的宝物,它们是怎样流通、收藏,甚至被想象,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的;还可以看到这些“形而下”的博物知识和技术,如何从早期顽固地延续到中古,又如何扩散到西域东海,从而构成了中国甚至亚洲知识延绵数千年弥漫几万里的“连续性”大链条的。

  这既需要超越学科,也需要沟通中外。余欣在书中曾经反复说到一些有关方法论的话题,我希望读者多加留意。比如,第三章一开头说,“现代学术体制的建立,导致了历史学和考古学的分离,使得很多重大问题被隐没在学科分野的坚冰之下”,这是提醒我们关注不同学科的沟通;而末尾所说的“这一方术超越了种族与文化的障碍,沿着草原丝绸之路、沙漠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整个欧亚均有流传”,则暗示我们应当注意文化史研究不可划地为牢。第五章后面说,数术应当“镶嵌回出土数术文献整体的经络中进行综合研究,加深对那一时代的生活方式、大众文化和集体心态的理解”,并且可以从秦简、敦煌文献、黑水城文献,看到“一种占卜技术具有如此强劲的生命力,竟能绵亘上千年之久”,既指出数术研究需要重建的历史语境和生活意义,又指出了中国知识世界的延续性特征;特别是第七章的余论,他郑重指出,应当“以具体的物种为线索,追寻物在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层面的意义以及一些值得珍藏的不同文明之间互动的痕迹”,实际上提出的,就是“博物之学”研究的落脚点以及“物”的跨文化交流。

  四

  余欣这本新著,敏锐地从一些看似零碎的敦煌、吐鲁番、黑水城等等出土的资料上,观察到了“中古博物之学”的存在以及流传状况,也透视了这些知识仍然合法甚至神圣的时代环境,实践了他所提出的那些研究方法。在这之外,我还特别关心一个问题,就是这些知识与技术既然在中古时代和世俗社会曾经如此兴盛,那么,它们在古代中国历史上,又是如何,以及为何逐渐被边缘化、下层化或秘密化的?

  记得大概六七年前,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一次座谈会上,杨振宁先生曾经让我谈中国思想史和技术史的话题,我本来就很关注“博物学”,所以,当时就拟了一个简略的提纲,想从孔子在古代曾经也被视为“博学”说起,谈一谈早期中国的博物传统。现在翻拣当时的笔记,我好像是说,这个历史过程可以勉强分为几段。其中第一,是儒家对各种“物”和“象”的解释,逐渐向“德”与“义”的面向发展,这导致了儒家人文经典的诞生与博物传统的被压抑;第二,是博物知识在汉代渐渐进入经典解释之学,尤其是导致了汉代的谶纬之风;第三,儒家中重视义理之士对博物传统和具体知识的轻蔑,导致了知识人的分化与两个知识世界的形成;第四,是轻视具体知识与技术的玄、佛、道,对博物之学也相继带来冲击和影响,更使得这种博物传统日益边缘化。

  《梁书·朱异传》记载,朱异不仅“遍治五经,尤明《礼》、《易》”,而且“涉猎文史,兼通杂艺”,甚至“博弈书算,皆其所长”,这让当时的大学者沈约很感叹,说“天下唯有文(文章)、义(谈玄)、棋(棋艺)、书(书法),卿一时将去”。由此可见,在余欣所研究的中古时期,“博物之学”的传统一方面在知识人中延续,一方面也成了让人惊叹的凤毛麟角,这也许是一个转折和分化的时代。正是因为知识的正统和主流越来越文本化、道德化和义理化,知识被限制在少数经典的范围,甚至局促在内心的道德体验中,所以,人们对各种“杂博”的知识和技术兴趣渐渐淡化。而此后,科举考试制度将这种知识和技术压抑在另一世界,到宋代理学兴起,在主流知识世界中,更把这种博物传统变成天理的“形而下”基础,只是天理的“附庸”,并不具有一个独立领域,只是在医药、风水、赞礼等等特别的知识人中间,它才可能成为“专业”。因此,博物之学虽然被文化人所艳羡,但却不能成为分化的职业领域,在主流知识世界成了“被压抑的传统”。虽然在清代,由于考据学兴起,学者对天文地理数学器物之学稍稍兴趣有所增长,“博学”风气有所抬头,但遗憾的是,一方面它附着于经典诠释之学,仍然没有形成独立领域,一方面它即将遭遇强劲的西洋科学技术冲击,仍然不能改变在边缘的位置,因此,古代中国的博物之学虽小有复兴,却为时已晚。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华读书报 》2010年12月01日 10 版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陈幼民]陕北的革命传说
下一条: ·[葛兆光]佛藏的结集、流传和汉译
   相关链接
·[蔡达丽]文化记忆、身份认同与活的文化史书写·[彭牧 沈燕]方法论的本土与世界:以钟敬文与松村武雄的学术交流为核心
·[彭伟文]“脱序”与重构:中国民间结社研究的社会史视角·彭伟文:《关于广东醒狮传承的社会史考察》
·[湛晓白 赵昕昕]清末来华西人歌谣收集活动的文化史考察·[梁爽]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与社会身份的建构
·[李俊领]近代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理论反思·[张振犁]从中原龙神话看“中华第一龙”的文化史价值
·[王文超]科学史与民俗文化:艾伯华早期汉学研究述略(1927-1937)·[陈鹏程]明清小说中重阳节描写的民俗文化史价值及其文学功能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研相长七书”出版·[罗士泂]物的社会生命:徽墨的社会史研究
·赵世瑜:不止“大槐树”,也说说“小历史与大历史”·[常建华]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中国社会史研究
·[董晓萍]钟敬文留日研究:东方文化史与民俗学·通告║ “历史民俗学与社会史:理论与方法”跨学科国际论坛
·[乌丙安]评《中国民俗学发展史》·赵世瑜:《在空间中理解时间: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
·[赵世瑜 申斌]从社会史到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彭伟文]社会的民俗、历史民俗学与社会史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