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
  作者:万建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2-09 | 点击数:7533
 


目录

引言:民间文学的意义
第一讲 民间文学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民间文学学科与知识体系
第二节 民间文学研究的主要流派
第三节 民间文学是作家创作的范式
第四节 俗文学与民间文学
第二讲 民间文学的界定及生存状况
第一节 什么是民音文学
第二节 民间文学的生存状况
第三节 中国民间文学的保存
第三讲 民间文学的本体特征
第一节 口头性:一种表演的模式
第二节 集体性:演说者与观众的互动
第三节 变异性:表演活动的不可复制
第四节 传承性:演说模式的相对稳定
第四讲 民间文学的价值及审美特征 第五讲神话:神圣的叙事
第一节 民间文学的价值
第二节 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民间文学
第三节 民间文学的审美特征
第五章 神话:神圣的叙事
第一节 神话的产生
第二节 神话的本质
第三节 中国神话没有得到充分发育
第四节 中国神话的民放特征
第五节 中国神话的分布及记载
第六节 神话的变形法则
第七节 神话与古代信仰
第六讲 史诗:民族的口述史
第一节 史诗的一般特点
第二节 创世史诗
第三节 英雄史诗
第七讲 民间传说:历史的故事
第一节 传说与神话及民间故事
第二节 传说是关于历史的叙事
第三节 民间传说的类型
第四节 传说的社会功能
第八讲 民间故事:娱乐的叙事
第一节 生活故事
第二节 民间笑话
第三节 民间寓言
第四节 民间童话
第五节 民间故事的文体特征
第九讲 民间歌谣:美妙的天籁
第一节 歌谣是什么
第二节 富有特色的地方民歌
第三节 歌谣的认识功能
第四节 民歌是一种方言的演唱
第五节 “五四”歌谣学运动的兴起
第十讲 俗语和禁忌语:智慧的民间语言
第一节 民间俗语
第二节 日常禁忌语
第十一讲 民间说唱和小戏
第一节 民间说唱
第二节 民间小戏
第十二讲 民间文学田野作业
第一节 走入田野
第二节 田野作业的步骤与规范
第三节 “口头程式理论”的产生
第四节 校园民间文学调查
第十三讲 民间文学研究方法及其实践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否定之否定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实践
第三节 以记录文本为研究对象的可行性
第四节 现代民间文学学科的演进
参考书目
后记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杰文:《仪式、歌舞与文化展演:陕北晋西的伞头秧歌研究》
下一条: ·毛巧晖:《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论》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
·[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
·[孙华月]网络语境下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机遇·[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秦选涵]论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审美理想与实践逻辑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刘文江]《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甘肃卷》相关文献的编纂与传说学四个基本理论命题的实证
·[梁家胜]论数字时代民间文学的开源性·[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
·[胡南]回到人的立场·[符腾]浅论《搜神记》民间文学的小说编成之我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