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记忆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历史记忆

[王霄冰]文化记忆与文化传承
  作者:王霄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9-30 | 点击数:22466
 

  过去的欧洲历史学家们往往认为,历史意识的产生与文字的使用直接相关。就像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在公元前800-400年间,世界上的四大文明随着文字的普及化而先后进入了诞生哲学家的时代那样,书写文化的发展被看成是历史意识和文化记忆形成的原动力。与此不同的观点则认为,历史意识的主要运作机制,并非是书写,而是叙述:口头的和书面的叙述!它的原动力也不是文字,而是线式结构的时间观念! 德国当代民族学家米勒(Klaus E. Müller)由此认为部族社会和早期国家的时间结构有所不同,如下表[6]所示:

  表1:部族社会和古代国家的时间结构

  部族社会: 1. 远古时代(原初混沌-开天辟地和造人-英雄时代) 2.过去(世代记忆) 3.今天 (昨天-今天-明天)

  古代国家: 1.远古时代 (神话的位置逐渐淡去) 2.史前时代(部落首领的时代) 3.转折时期(战争和王权的确立) 4.今天(旧体系逐渐恢复)

  从二者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代国家的记忆文化中神的历史开始淡化,逐渐让位给了人自身的历史。由此可以大致确定,历史意识产生的时期应在古代国家形成之后。经过部族之间的战争和相互吞灭,胜者最后登上王位,而败者则成为附属的臣民。这一重大转折带给人们的震动和刺激是不可低估的。王者为了炫耀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而愿意回顾和讲述这段历史,败者则因为耻辱不可忘怀而同样对这一过去耿耿于怀。由此所产生的种种记忆形式,例如仪式歌舞、叙事文学、书面纪录等等,便是人类对于自身历史的最早的反思、加工和展示,也是历史意识产生的真正源头。

  有了两种主要的时间结构,有了历史意识,却并不等于就有了文化记忆。这样一些由各种不同群体创作和承载的带有回忆性质的零散的仪式和文本,只有在经过专家的整合和规范、并由统治者确立为经典之后,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打造其文化记忆的过程才算结束。以古代中国文明为例,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牧野大战打败商王、坐上王位,可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时期。整个周代对于这一事件的反复回忆,不仅以文本的形式保留在了《尚书》、《诗经》、《逸周书》里的一些相关篇章当中,而且也在周代的青铜器铭文中时有反映。传说中的“周公制礼”,可以想象就是周公旦和其他统治阶层的精英人士一起,对建国后各地散乱不齐的礼俗进行整合、规范的过程。到了孔子的时代,历史和礼仪规范等等都被用文字记录下来,形成了可以传承的文本。然而各种迹象表明,先秦的史书和礼书都没有统一的版本,各家各派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方式进行传授。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五经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的地位才得到最后确立,它们的内容、版本以及传授方式也才在此后的阶段逐步地得以稳定下来。由此可见,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严格来说是直到汉代才最后形成的。[7]

  2.文化记忆的维系与社会记忆

  文化记忆的经典,就好像是一个国家的宪法,只能起到纲要的作用。要想使民族的文化记忆得到长久的继承,除了需要有一部分专家(如中国古代的经学家)对作为经典的文本进行保存、整理、研究和阐释之外,还必须把这些经典的内容普及化和仪式化,让它们返回到社会记忆的层面才能真正得到长久的维护,持续发挥其维系民族文化认同的功效。

  社会记忆这一说法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但却似乎缺乏一个明确一致的定义。也许正因为此,阿斯曼在他的有关文化记忆的理论体系中,始终没有使用社会记忆一词。与国家和民族层面的文化记忆相对应,他认为还有一种集体记忆的方式就是“现场交流式记忆”(kommunikatives Gedächtnis),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世代记忆”(Generationsgedächtnis)。这种记忆的特点是它随时间而起又随时间而逝,会随着承载主体的死亡而消失,所以在时间上最多只能延续三到四代人。有关文化记忆和现场交流式记忆的区别,阿斯曼曾列表来显示,[8]这里转译如下:

  表2:文化记忆与现场交流式记忆

  现场交流式记忆

  内容:个人的历史经验,生平
  形式: 非正式的,未予加工的,在相互交流中自然形成的,日常生活的
  媒体: 官能性记忆中的活生生的回忆,各种经验和传言
  时间结构:80-100年,包括当代在内的、不断移位的3-4代人
  载体: 非专业的,一个记忆群体的时代见证人

  文化记忆

  内容: 神话式的远古史,遥远过去的事迹
  形式: 刻意维护的,高度加工的, 庆典式的交流, 节庆的
  媒体:节庆成为客观的存在, 符码化或舞台化为言语、图画和舞蹈等
  时间结构:可上推至远古神话时代的、绝对的过去
  载体:专门的文化传承人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晓葵]解读日本战争纪念碑:刻在石碑上的日本
下一条: ·[刘正爱]风水传说、历史记忆与传统文化
   相关链接
·[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许诺]集体记忆视角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苏州路径
·[徐嘉抚]辽西皮影戏伴奏音乐的文化解读·[李佳南]都市传说:广州城市变迁的缩影
·[蔡达丽]文化记忆、身份认同与活的文化史书写·[祝鹏程]发明一种新文体:近代革命传说的生产
·[穆昭阳]文字史料中的民族记忆与多民族文学观形成·[王晓葵]“休闲”中的文化记忆——以日本的“花见”为例
·[肖波]白蛇传说与江南名胜的文化互动:雷峰塔记忆·[王世友 雷军蓉]消费者对民俗体育赛事空间的感知与认同
·[王娜]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
·[任正]游戏、意象与遗产:竹马文化的多维透视·[刘冰倩]县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中集体记忆的建构
·[李丽楠]地景传递社会记忆的机制研究·[于玉蓉]连续与独特:“中”之源流的神话学探赜
·[王春燕]地方传说在当下的景观重建生产与文化记忆愿景·[周阳]社会记忆视域下的“非遗”文化资本再生产
·[钟佳琪]社会变迁与生存抉择:传承人视角下平阳卖技的记忆与存续·[谢红萍]集体记忆中个体叙事的构建逻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