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讲座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讲座信息

叶舒宪:女神文明的反思
  作者:叶舒宪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9-09 | 点击数:9951
 

  第三个问题是今天讲座的核心问题,就是寻找中国的“女神文明”。以上把西方的话语背景和知识界的巨大变化,做了简单的勾勒。回过头来,咱们这块土地上,是否也有过那样一个辉煌的女神文明时代呢?借助于考古学,我们发现在中国史前时代,也曾经有过崇拜女神的时代。文字全是父权制社会的工具,有文字的几大文明古国全是特色鲜明的父权制文明,其话语都是以男性为中心的。所以女神如果要保存下来,最好的办法是变成某个男性神的配偶、情人、家属,这样在万神殿中就有她的位置。否则,这个女神就很有可能失传。大家看,中国古代有名的女神,有完整叙述故事的有三位,西王母、嫦娥和女娲。这三位神,我们要说的是,先不说考古发现,从文献中所记载的事迹来看,最初都是独立的。《山海经》记载女娲“一日七十化”,这个“化”字非常重要,这个字是中国宇宙观的核心概念。今天人们距离它几千年,对上古这个词的用法不太熟悉,“化”即化生。讲到人类开天辟地的神话时,通常见到由男性神灵做主宰,尤其是希伯来的上帝。没有用任何材料,没有依靠任何异性,亚当和夏娃、世界万有,都是他一个人造出来的。但是在中国的神话中,女娲是一个独立的女神,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中,也没有任何男性的功绩在里面。天下大乱,四极废,九州裂。这个时候女娲站出来。后来的小说谈到女娲时总是排在一位男神后面,叫做“伏羲女娲造人烟”。

  在父权制的社会,如果想要将一个单独的女性神灵留存下来非常困难,最好的办法是拉郎配的办法,把她配给男性大神作为夫妻。这样名正言顺,既符合男性社会的伦理道德,又便于在美术上加以表现。一般汉代画像中,伏羲女娲人首蛇身,做交尾状,交尾象征什么,就不用说了。这样的造像就是典型的父权制社会对远古女神的改造。西王母本来也是独立的。史前社会的独立女神,在父权制社会全部被配偶化。一般来说,没有配偶化,就被妖魔化。要想存在,就要变成男性神灵的对立面。那么,是不是在中国的汉字出现之前,没有历史记载的时候,没有出现女神文明的迹象呢?70年代以前,这个问题是不明确的。80年代,离北京不太远、长城过去几百公里、承德再往此,即辽宁建平县的牛河梁,在这个山上发现了一个神庙,距今大概5500年。神庙里供的什么东西呢?这是考古学家按照神庙的形貌作出来的图纸。这样一个完整的建筑,里面有神像。这个神像是用泥巴捏的。当时为什么用泥巴呢?看起来粗陋不堪,但是已经被认同为中华民族的共祖。如果要在庙里找一个比任何文字记载的神都深远的女神,就是这个了。也可能有更老的,但是目前发现的就是这个。当时发现了以后,把这个庙命名为“女神庙”,同时发现的还有一种动物的遗骸,就是熊。神庙中发现了完整的熊的下颌骨。女神和熊同时作为崇拜的对象,意味着什么?这就是我们要寻找中国女神文明的核心的问题。我们从文献中知道,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先祖帝王都和熊有关系。相传黄帝有一个别号,叫有熊氏,刚刚我们说的给女娲拉郎配的伏羲也有一个雅号,叫黄熊。《天问》里面讲到鲧治水失败了,被杀,化为黄熊。熊这种动物在史前时代意味着什么?我们无从知晓。通过80年代中期的这次考古发现,把这个庙命名为“红山文化女神庙”,红山文化距今大概6000到5000年之间,延续了大概1000年的时间,比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任何一个朝代都要长三倍以上。这样的文化渊源,在哪里呢?我们四月份在内蒙古的林西县拍到了实物,它距离辽宁西部的牛河梁仅一百公里,属于一个文化区,在赤峰市范围内。这个神偶是用石头雕成的。它突出的部分是什么?一是两个乳房,二是下面的生殖三角区。按照欧洲考古学的大量遗物做参照,它是母亲神。如果看得还不够明确的话,在牛河梁的神庙里,发现了泥塑的乳房的形象,一块一块,一看就是对女性的表现。这个石像所处的文化,不是红山文化,而是比它还要早的,叫作兴隆洼文化,距今约8000年到7000年。这个文化以后,还经历了赵宝沟文化,才发展到红山文化。所以这个文化也是延续了一千年之久。这个雕像被认为是7500年前,黄帝号称是四五千年,这个雕像比我们所知道的黄帝早3000年。从殷商到今天的所有历史时代都加上,也就是3000年。我们说,在中国女神文明的传统已经深厚得令我们吃惊了。和女神像同时发现的,还有一个泥塑的动物头。这就是在牛河梁女神庙中发现的熊龙头。还有下面的一只泥塑熊的爪子。可见女神和熊是对应着出现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也是在林西县博物馆出土的距今约7500年的动物。用石头雕的,没有四肢,但是仔细看,就像两种动物,不是猪,就是熊,因为其他动物没有这样短而粗的身体。像什么?发现的人很谨慎,把它叫做“兴隆洼文化出土的石兽”,具体什么兽没有说。但是在内蒙古考古学界编的《红山玉器》中,收入了这个石像,说它肚子下面还刻画了一些爪子,这个图像我们从照片上看不到。狮子中国没有,是非洲来的。那就只有熊了。如果这个石兽带着爪子,而不是蹄子的话,那么就不是猪。刚好和牛河梁女神庙中的熊形成了两相对应。从7500年前到5500年前,将这两个实物的东西联系起来,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再往下,比红山文化稍晚,距今约4700年的时候,有一个用蚌壳雕的熊(在赤峰市博物馆),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个人形的雕像。我们说,从7500年前到4700年前,有将近3000年的历史没有文字记载,然而,出土文物告诉我们,女神崇拜和熊的崇拜同时存在。为什么呢?让我们回到Gimbutas的著作中,它是讲欧洲考古发现的,一看,熊是当时女神最重要的化身。崇拜女神主要是代表生命力、生殖力,同时代表死而复生的能力。因为古人对生死的看法与我们今天完全不一样。史前人类的信仰中,死亡绝不是生命的结束,只是一个中转站。熊也是生育、再生母神。它和史前雕像可以联系起来,完整地连成序列,一直到今天的清宫玉雕形象。如果大家有机会到林西县,一定要去参观博物馆。那是出土最早的女神像和熊雕像的地方。中国史前的女神文明,通过以上的勾勒,大家可有一个粗浅的认识。是不是这么绝对呢?不敢说绝对,除了熊以外,当然还有其他图腾,但是熊在历史上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熊的生态、生理特征,决定了它是首选。

  从神话学的角度,凡是讲到熊女神的,都是看重它什么呢?在日本有原住民阿伊努人,每年一度要举行熊祭。祭是什么意思呢?既是图腾物还要杀死它。阿伊努人认为熊在另一个世界是以人的形象生活着,来到我们的世界时才变成了熊的形象。熊来做什么呢?是来送给人类它的皮毛、它的肉、它的熊胆。阿伊努人认为熊来到人间,职能就是这样。所以在杀死熊并取了它的这些东西以后,要把它的骨骼用风葬的办法敬奉起来,类似于西藏的天葬,认为骨骼寄托了再生的希望。骨骼是不朽的,跟石头一样长久的只有骨头,甚至可以变成化石。所以阿伊努人把熊的骨头保存下来,用风葬的办法,寄托着它的再生。同样,鄂伦春、鄂温克人有类似的熊祖先的神话,在韩国祖先的神话中,建立朝鲜国的英雄叫“檀君”。“檀君”是谁生的呢?是天神之子恒雄和一只母熊所生的。所以韩国人的文化寻根,寻到楚国去,发现那里的国君都姓熊。实际上韩国文化跟东北、内蒙古这边人只有一山之隔。长白山是两方共祭的神山,这个文化渊源不用说了。北方地带的熊在生理上有个最大的特征是,熊冬天睡觉,睡几个月。大雪一封山,熊就不见了——钻到洞里去了。靠什么呢?靠在秋天积累的脂肪,在那里反刍。春天出来的时候,不但熊出来了,小熊也带出来了。古人心目中,这种动物是死而复生的典范。在白茫茫大地的严冬肃杀之中,熊不见了。我们今天把死亡叫做长眠,还是跟睡眠有关系的。熊的冬眠好像就是死过了,来年则新的生命形态又复出了。崇拜它跟崇拜母亲是一样的。熊被初民理解为生命之源、再生之源,后来基督教讲的耶稣最大的特异功能不就是死而复生吗?文明进入农业社会以后,对熊的依赖性降低了,甚至在北方寒冷的地方熊逐渐远离了农民的生活。今天几乎看不到了。什么“熊瞎子”,“狗熊掰棒子”,出现了一些不太尊敬的说法。但是这不能遮蔽数千年的熊神崇拜的传统。这就是我所说的寻找中国的女神文明的一点认识。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新闻网 2010-08-31

上一条: ·甘阳:文明对话:为什么?说什么?怎么说?
下一条: ·余震中:文学中的灾难与救世
   相关链接
·[王均霞]权宜性的接纳与根本性的排斥:田螺姑娘故事中的父权制性别观念再生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