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传统知识介绍
  作者:WIPO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2-19 | 点击数:6455
 

  7.78 然而,传统知识构成了人类最为古老的智慧传统和知识与信仰体系。技术秘密、传统文化表达和自然环境以一种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种方式体现于实践管理、社区法和民族规范。对于一些传统社区而言,习惯法创设了传统知识的获取与管理者地位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纽带,以及对其恰如其分的尊重、保存和使用所应具有的责任感。这些知识、法和管理者地位的形式远远早于现代知识产权法的出现。因而一大关键是应当尊重和捍卫这些传统法律概念和传统知识管理体系。传统智慧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也至关重要,并且是关于生物资源保存和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信息来源。因此,当关系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持时,在国际框架法律下对于传统知识的初次承认是无与伦比的。

  未来的挑战

  7.79 传统知识保护的进一步发展也因此面临许多表面上看起来存在的悖论:

  ——在知识产权的国际合作中,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全新领域,但其涉及到根源古老的知识和知识系统;

  ——寻求全球解决方案标志着,这是一项国际事务,但其涉及差别迥异并且牢牢根植于当地习惯法和自然环境的传统知识系统;

  ——传统知识和保护它的正式法律手段被视为不同的事物(正如发明和保护它的专利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但对于本土社区而言,拥有传统知识,与具有依照习惯法对其进行维护和利用的责任,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7.80 传统知识保护的国际进展正处于十字路口。探讨对传统知识保护的基本思想和概念已经产生了更明确被接受的理解,对何种政策选择也产生了更为集中的理解。几个具体立法业已加强了传统知识在专利制度中的实际承认,因而传统知识成为无正当理由的专利申请主题的可能性更小。保护传统知识的可能性通过现有法律手段来实现,包括保密情报法(传统知识被看作未公开的技术秘密)、地理标志(一些产品就是地理区域化传统知识的书面体现)和专利法(在中国,就传统中医药领域的创新,有超过20000件专利申请被提出)。另外,几个国家已引入了传统知识的sui generis保护,而这一实践经验正在为对避免传统知识盗用和滥用需要何种更深层次的法律措施的理解进行引导的帮助。

  7.81 仅仅依靠对现有的和新的知识产权方式的使用,将不能解决今天面对传统社区的挑战,他们需要运用一系列法律和实践手段以加强对于保护其传统知识的习惯法的尊重。知识产权的明智使用对于这些社区将是一个有益的支持并且将有益于其文化和经济的福利和自治——这样的乐观主义仍存在基础。继而,在国家和国际层面上,实践经验将导致对于需要何种新法律措施更多的理解。——节译自《WIPO知识产权手册:政策、法律与运用》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2005-03-2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杨延超]转向交易:知识产权的价值如何计算
下一条: ·王文章:非遗知识产权保护将有配套法规具体落实
   相关链接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
·[Chiara Bortolotto]“允许商业化但不能过度商业化”:不同遗产理性带来的规范难题·[巴莫曲布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环境可持续性——以“藏医药浴法”申遗实践为主线
·第十八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1年会·[张遵勇]基于民俗视角下的江淮地区牌九、麻将方言术语调查实录
·[康丽]从“故事流”到“类型丛”:中国故事学研究的术语生产与视角转向·[崔若男]术语互译:ballad的汉译与歌谣运动研究
·[李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新论·[漆凌云 万建中]“母题”概念再反思
·《格萨尔》史诗藏译汉名词术语进入规范化阶段·[周林]加快制订“民间文艺”版权条例
·潘鲁生:加强民间文艺知识产权保护 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张西昌]民间艺人的身份归属与知识权益
·[刘金龙 张明慧 张仁化]彝族生计、文化与林业传统知识:以云南省南华县为例·非遗知识产权保护势在必行
·专家:二十四节气在生活中“活着”用着才是真正保护·全面深入推进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
·中国古代有自己的一套传统自然学·[周林]破解民间文艺版权立法困局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