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魏良弢]维吾尔族起源、形成和发展问题再思考
  作者:魏良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9-04 | 点击数:25318
 
 
 
一部民族史,其主要任务是阐述该民族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以至衰亡的具体历史过程及其规律,即这一民族的自身进程和发展规律。本文前面已说过,作为民族进程的模式,关键阶段是民族的形成。它有着划分进程阶段、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然而《维吾尔族简史》却忽略了这一问题,不仅在“目录”中无论章或是节均未标示该民族的形成,在行文中也未予论定,只在其“前言”提及:“公元4—6世纪出现的‘袁纥’(韦纥)是‘Uighur’的首次汉文音译。7世纪以后逐渐强大,成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并且在8世纪建立了强大的汗国。788年回纥的汉字音译改为‘回鹘’。回鹘汗国曾经在一个时期里将势力扩展到天山一带。9世纪40年代,回鹘汗国因漠北草原的天灾和其他原因而崩溃。崩溃后一部分人西迁塔里木盆地和今吉木萨尔一带,和原住在这些地方的本族人汇合,并且逐步融合了其他一些古代民族,最后形成新疆人口最多的民族。”在这段话中有不少词是含混的、不确切的:“7世纪以后”——这“以后”止于何时,是否止于“在8世纪建立了强大的汗国”之前?“成为一个独立的民族”——何谓“独立的”民族,是否指其脱离突厥可汗的统治而言?“最后形成新疆人口最多的民族”——既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民族”,怎么又“最后形成”,这“最后形成”是否应为“最后发展成为”?总之,这段话并没有明确告诉人们维吾尔族形成于何时。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斯大林选集》,上卷,第64页。)斯大林的这一定义,尽管人们的理解有所不同,或持有某些保留,但普遍认为这是一个科学的定义,是完整而严密的,不仅适用于现代民族,而且也适用于古代民族,这四个特征只存在发展程度的不同,不存在有无的差别。
以这四个特征检验我们已掌握的史料,可得出结论:维吾尔族形成于漠北回鹘汗国时期(744—840)。这不仅是因为该人们共同体在这一时期已具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和共同的经济生活,而且也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素质,其主要标志是建立在共同文化上的民族认同——Uyghur再不只是某一氏族或部落的名称,而是此前各有名称的氏族、部落的共同自称。我国史书上突厥语族的众多部族名从此消失,至少在汗国的中心地区是如此,而且这种民族认同经受了社会大动乱的考验,840年西迁后各部仍以回鹘自称,“北庭回鹘仆固俊”(注:《新唐书》卷216下《吐蕃传下》。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仆固俊是高昌回鹘王国的创建者,参看[日]安部健夫著、宋肃瀛等译:《西回鹘国史的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А.Γ.Μалявкин:Уйгурские государства в Ⅸ—Ⅻ веках,Новосибирск,1983。)和“回纥邹括番部”(注:《金史》卷121《忠义传·粘割韩奴》:“大定中,回纥移习览三人至西南招讨司贸易,自言本国回纥邹括番部,所居城名骨斯讹鲁朵。”骨斯讹鲁朵即巴拉沙衮,在西辽占领前为喀喇汗王朝首都。)便是实证,说明Uyghur在漠北回鹘汗国时期已形成为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民族。正因为此时Uyghur已形成为民族,所以其后虽然分迁各地,接受不同的宗教,但是已形成的共同心理素质是稳定的,保持着民族的认同,几经周折,发展成为一个近代民族。
 
 
在我们掌握了民族形成的理论并论定维吾尔族形成的年代之后,该民族的起源就容易解决了,而且其“源”与“流”也就一目了然。
从部落发展成为民族,是人类形成民族的普遍规律。但是由若干部落发展成为一个民族,必须具备四个条件:首先必须具有共同的地域,即这些部落的原有地域是相互接近的,在民族形成的过程中连结在一起,成为共同的地域;其次是共同的语言,这些部落所操的语言本来就是同一语族的,甚至是同一语支的,只是存在差异不同的方言,在民族形成过程中这些不同的方言采用了经济文化更为发达的某一部落的方言,成为共同的语言;在共同地域里的共同生活,自然形成了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从而达到民族的认同,有了共同的民族自称。
维吾尔族的形成,正符合这一基本规律。它由漠北突厥语族的众多部落形成,《新唐书》记载:“其部落曰袁纥、薛延陀、契苾羽、都播、骨利干、多览葛、仆骨、拔野古、同罗、浑、思结、斛薛、奚结、阿跌、白霫,凡十有五种,皆散处碛北。”(注:《新唐书》卷217上《回鹘传上》。)正因为维吾尔族是由这些部落形成,所以当Uyghur作为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民族出现于历史上并作为民族自称之后,这些部落的名称便也消失了。鉴于民族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又有地缘关系所引起的发展不平衡性,所以说“至少在汗国的中心地区是如此”。作为游牧民族,在其建国后,部落虽然保留下来,但它已变成行政管理的单位,如同农业民族的行政区划“郡”、“县”。在这方面,《辽史·百官志》为我们提供了比较详细的资料和说明。
关于袁纥(韦纥)的起源,学术界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袁纥一名始见于《魏书》,最初为高车部落的氏族之一,(注:《魏书》卷103《高车传》载:“其种有狄氏、袁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以后发展成为部落、部落联盟。(注:《旧唐书》卷195《回纥传》载:“特勒(铁勒)始有仆骨、同罗、回纥、拔野古、覆罗,并号俟斤,后称回纥焉。”)而高车则是起源于丁零的一种,称为“高车丁零”,(注:《魏书》卷103《高车传》载:“高车,盖古赤狄之余种也,初号为狄历,北方以为敕勒,诸夏以为高车丁零。”)以后发展成部落联盟,分裂为东西两部,东部归属北魏王朝,西部曾在高昌地区一度建立“高车国”(487—540),亡于柔然。(注:参见魏良弢:《高车和高车国》,《西北史地》1987年第1期。)丁零始见于《史记·匈奴传》,公元前3世纪或前2世纪初被匈奴降服;公元1世纪末联合鲜卑等打败匈奴,逼其西迁;公元3世纪分为两部,北丁零在贝加尔湖一带游牧,西丁零在阿尔泰山地区游牧。近代以来,中外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考证。护雅夫说:“对丁零的原名,虽然现在还存在着许多疑问,但是我认为起码敕勒或狄历、Turk的原形是Turuk,和‘铁勒’的读音是相同的。”(注:[日]护雅夫:《突厥起源的探索》,羊毅勇、王晓滨译自《古代游牧帝国》,《新疆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的“丁零”条也采用了这一说法:“狄历、敕勒、铁勒、特勒等都是丁零的音变。”结论是:“史学界一般认为,丁零是高车、回纥、回鹘的先民,和今维吾尔族有渊源关系。”(注:“丁零”词条为任一飞撰写,《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第94页。)有的学者把维吾尔族的族源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赤狄,这也是有一定依据的,《魏书·高车传》说:“高车,盖古赤狄之余种也。”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王青]上古汉族讲唱艺术不发达原因新探
下一条: ·[高占福]中国20世纪伊斯兰教研究综述
   相关链接
·[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张多]以“大遗产观”推动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格局:来自红河哈尼梯田的再在地化实践与中国经验
·[彭牧]从专家主导到社区参与:美国公共民俗学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形成·[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
·[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向柏松 张兆芹]神话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吴晓东]阴阳对立观念与门神的起源演变·[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
·[穆昭阳]文字史料中的民族记忆与多民族文学观形成·[邵晨宁]古代“麻风女型故事”的形成及其意义
·[黄永林 邓清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学科定位·[刘守峰]柳田国男晚年的海上心路
·[叶涛]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与流布·[周翔]山与海的想象:盘瓠神话中有关族源解释的两种表述
·[袁学骏]河北耿村起源性神话研究·[吕慧敏]试论东北人的构成对二人转形成的影响
·[吴晓东]“苗族杨姓不吃心”故事的演变与习俗的起源 ·[向柏松]龙的多维层面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尹晓龙]西汉太一神祭祀与元宵节起源·[朱恒夫]社火與賽戲的形成、發展及藝術形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