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王素蓉]吾侪肩负千秋业 不愧前人庇后人:百岁老人钟敬文探望记
  作者:王素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7-29 | 点击数:9940
 

与病榻上的钟老合影

  他们又谈到一位长期从事民间文学研究后担任领导工作的同志。钟老说,前一段这位同志告诉钟老,就是因为听了钟老的话(从事了领导工作),结果是眉毛胡子都烧光了。钟老笑着说:你是眉毛胡子烧光了,但你要知道你的功劳,你这十年替我们十几个少数民族做了多少好事?一花独放,远不如春色满园呢!我们这些人,想得都是比较宽阔一些的。你不是为一个人工作,是为国家民族的文化在工作,你花的时间,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你的,都会记得你的功劳。一个人成为一个学者有什么了不得?这十几个民族都是你的学生,这是多少倍呀,多好的事呀!记得钟老曾对他的学生说过:“民族的脊梁自然要承担压力和责任,可这根脊梁必须有人去作。”“人要有远大理想,为这个理想要有所舍弃。”钟老此番谈话依然是这个意思。

  身着素衣的钟老,头戴毛线小帽,非常祥和地躺在那儿听着、讲着。我仿佛见到的只是一位邻家老伯、一位似曾相识的爷爷在谈着家常,那么地亲切那么地祥和。钟老头脑清晰、思路有条有理,纹丝不乱,近半个世纪的事竟能不打磕巴地娓娓道来。提起当年成立少数民族文学所,他问老爸:你可能还记得,周扬那时还是副院长,他也参加我们的会,我同马学良先生跟他提出来,我说,我们现在民研会人虽有四十几个,大都是汉族,少数民族的干部少,懂少数民族语言的更少,感情也不一样,工作难做。少数民族应该独立成立一个所……

  特护人员要给钟老水喝,正谈得兴奋的钟老摆摆手不愿打断。在大家劝说下钟老靠吸管喝了几口澄汁,然后继续着中断的话题。他对少数民族文学工作,特别是少数民族科研队伍非常关心,不停地问到现在研究的情况、研究人员的情况。当他听说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现在又恢复了建制,非常高兴。他由衷地希望这个所不断发展壮大,他说这将对十几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起着长远的作用。

  过去从种种资料中得知,钟老治学严谨是出了名的。听说他从青年时就准备写有关女娲的文章,可至今材料成箱,仍觉得思考不成熟而未动笔。对于读书,钟老也是有着一种难以动摇的癖好,近乎书痴、书狂。他痴迷地从中吸吮着又不断地释放着,使得他的周围弥漫着浓浓的治学空气,感染着一批又一批学者投身进去、融化进去……

  时间快速地转过了一个多小时,钟老的脸上没有丝毫的疲容,和老爸的谈话仍没有打住的意思。为了钟老的身体,我不得不过去扯了扯老爸的衣服。老爸竟也收不住了,不理睬我的暗示。我听很多人说过钟老特别健谈,而且除了学问和做人,从不谈“俗事”,今日一见果然如此。我真不忍心打断他们,我也非常想就那么静静地静静地享受着“心灵的沐浴”,但是我们占用这位百岁老人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

  我们起身准备告辞,我突然向钟老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想与钟老合个影。“好!”钟老特别高兴,抬了抬身子,家人帮他摇起床头让钟老呈半躺状。只见钟老敏捷的摘下头上的毛线小帽,顺手枕在了脖子下面,拿出最佳的状态,耐心等待着相机的快速闪烁。临走,老妈取出一小瓶家乡的橄榄菜送给钟老,并用广东话对钟老嘀咕着。钟老慈祥地笑着谢过老妈。我们大家都默默地祈祷,祝愿祥和淡泊的钟老早日康复。

  钟老的正直、勤奋、淡泊,这些我早有耳闻,今天我是深深地体会到了。如今浮躁的社会风气造就着大批浮躁之人,我也不例外地在浮躁中浮躁着。然而,此时此刻我却发现了一片绿洲。踏上这片绿洲,我被深深地净化着、浸染着,被博大的胸怀无限地包容着。“吾侪肩负千秋业,不愧前人庇后人”——这是钟老对自己的激励也是他自己最真实的写照。

  2001年11月18日

  (本文刊于《人物》2002年第3期,并已收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编:《人民的学者钟敬文》,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小豆蒙的博客 2009-10-17 17:17:38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素蓉]毛星伯伯,一路走好
下一条: ·[孙江]此情可待成追忆
   相关链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钟进文]向一生追求进步的人民的学者致敬 ——我和钟敬文先生的几个小故事
·[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萧放]钟敬文人民文化观及其学术实践·[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
·[刘雪瑽]科学与妖怪 :学术史视角的井上圆了妖怪学·[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
·[彭牧 沈燕]方法论的本土与世界:以钟敬文与松村武雄的学术交流为核心·[杨利慧]钟敬文“民俗学是现代学”思想与中国民俗学“朝向当下”的转向
·[祝鹏程]钟敬文与“人民口头创作”:因缘、调适与影响·[康丽]民俗学家的想象力与民俗学学科的生命力
·[万建中]钟敬文与民间文艺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段友文]向大师问学 ——钟敬文先生指导我研究民间文学与民俗学
·第38期敬文沙龙在京成功举办·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钟敬文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海丰召开钟敬文先生民俗文化贡献专题座谈会·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钟敬文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即将召开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