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劳格文 黄晓峰:中国的民间信仰
  作者:劳格文 黄晓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7-11 | 点击数:9694
 

  从调查的情况看,您认为民间信仰能够和主流意识形态共存吗?

  劳格文:我1969年在台湾大学学习普通话,当时台湾政府说民间活动就是拜拜。我看到官方挂起来的标语,让大家不要浪费钱,花那么多钱来做祭品,再烧掉、扔掉太浪费钱,可以建桥铺路。可是一个社会的好需要什么条件?每年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凝聚力不好吗?一个社会完全变成个人的选择,到最后对社会的凝聚力的破坏,所引起的浪费有多大?所以,这些东西当然可以共存。我认为现在不怎么能共存,是因为知识分子不理解,如果理解一个东西,就不会把它破坏掉。

  孔子应该是理解的,看到乡人傩,他要朝服立于阶,他很尊重民间的东西,可能是后来儒学发展变成这样的。

  劳格文:现在基督教的发展和以前的民间信仰的类似,证明你可以压制它们,但它们还是会出来,因为它们在人心里,你没办法把它们拔掉。1983年我在美国上课,碰到一个北京来的女孩子。她在“文革”期间长大,我每天收集他们的听课反馈,发现这个女孩子认为这些都是迷信。后来有一天,她说可能所有的宗教都和灵验有关。有一次她弟弟生病,送到医院,医生能做的都做了,但还是无能为力,只好带回家。最后她老祖母讲,我认识一个人她会治病,偷偷摸摸地去找她。祖母代表传统,代表愚民,没有受到无神论的影响。这个人来治了之后,她弟弟的病马上好了,她也不知如何解释。她也只有说,可能所有的宗教都是因为灵验才发展。老百姓完全知道自己要什么,很实用的。我调查过一个村,在徽州,他们听说在浙江有一个观音像很灵验,就去偷。我们认为都是观音像,在他们看来其实不是,是这个观音、那个观音。老百姓不问为什么,只问是否有效。

  

  城市化进程对民间信仰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民间信仰的未来在哪里,是否会变成博物馆里供人参观的遗存?

  劳格文:很有可能。但是,第一虽然民间信仰大部分在农村,但以前城市里也有类似的活动。我在台湾调查,很多大城市里还是有这个东西。信仰形式不一定是农村社会的形式,当然它会变化。现代化在全世界是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对从前破坏的过程。可是我的感觉,因为这个东西原来很自然,而且有它的传承、传统,最好让它自己变化,顺其自然变化。第二当然会产生不好的东西,这个当然要淘汰。比如台湾的一些寺庙,完全是流氓掌握的。当然,宗教、政府、金钱都可以用来做坏事。可这个是法律的问题,不是概念的问题。我经常和中国人开玩笑:你们说人民创造历史,可是你们自己都不相信,你们是破坏人民的历史。要找到人民的历史,民间信仰就是,这是他们最喜欢的东西,是他们自然而然投入的。在我家乡的美式足球比赛,每年1月1号在加州举行,有一个非常大的游行,像游神队伍。每个人都想做出比别人更漂亮的造型。胡适的老家绩溪,他们原来每逢闰年有大年会,有的三天,有的十天。他们做一个五米长、一米宽的龙舟,里面放二十多尊菩萨,和人一样高,非常漂亮。你可以说这是浪费,可是传统艺术也都多少和这些东西有关。他们以前唱戏都是和庙会有关,唱给神明听,很多民间艺术也都是和民间信仰分不开。

  我是天主教徒,现代基督教融合了巫的传统,这部分说明了它为什么发展这么快。一面是传统被禁止,当作封建迷信。另一面基督教里面也有圣人显灵这种东西,接近巫。所以我说很多类似行为已经转到基督教里去了。如果民间信仰得到官方和知识分子的宽容,它会不往底下发展,反而会上来,会自然而然。因为这些东西根深蒂固,老百姓还是有这种创造能力,除非你对现代化持完全悲观的看法。西方更现代化,从某些角度说,已经不要公民,要的是一个能够消费能够吃能够穿能够买的人。这是给我们的历史的镜子,让我们知道做人应该多元。我们这个现代化的生活一方面技术发展这么快,可同时破坏自然,丢掉了传统积累的智慧。现在我们把它抢救下来,是给我们一面历史的镜子。悲观的看法是对的,这个就是现代化的一个危险。所有的文化都有可能变成博物馆的遗存,不止是民间的。

  

  也有些民俗研究者认为民俗是不断生长的,在现代化过程中是否会形成新的民间信仰传统?

  劳格文:肯定会,人有这种需要,需要控制生活,需要和人交流,安排除了亲戚以外的小社会。现在大家都离家很远,可能更需要朋友。在一个大城市里尤其如此。很多人现在所谓信基督教,可能不是信的问题,而是有大家在一起的需要。我有一个中国朋友,他从法国回来,发现自己的母亲变成基督教徒。她们每个礼拜聚在一起唱歌、念经、打麻将,形成共同体。这对老人家也好,因为孩子们都不在身边。我母亲九十五岁,有五个孩子,最近的离她三百公里。她通过网络视频和孩子联系,还参加了一个教会。这些东西人都需要。如果知识分子开始对宗教有比较开明的看法,了解它的精神功能、社会功能,他们会重新创造很多东西。历史就是这样的。

  中国面临的这方面的问题和其他经过现代化的社会很类似。个人主义是基督教的一个特征,就是因为它和现代化的某些特征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现在很多人都觉得过于个人化,已经解决不了很多问题。以前对仪式会有看不起的看法,认为仪式不是诚意。现在人类学研究对仪式也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仪式就是要多做,会慢慢变成习惯,会指导你的行为。为了建构现代化所强调的价值观,反而会因为走到太极端的地方要掉头。你不懂得传统,但是传统懂得你。传统在你的肤色里头,它不会消失。虽然某个活动我们觉得民俗味道没有了,可是按传统的需求,包括听到的这些故事,它们还在流传,会自然而然再出来。我觉得知识分子要进行思考,什么是现代化,是不是要破坏民间信仰,是否可以对传统有更丰富的了解?■

  (马睿对此文亦有贡献)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2010-6-20 3:26:07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杨念群 雷天:“感觉”历史
下一条: ·郝瑞:在比较中才能真正了解本民族文化
   相关链接
·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
·[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徐慧丽]多元身份:浙南杨府爷信俗嬗变及文化心理
·[王晟聪 李浩昇]民间信仰组织的村庄治理参与机制·[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
·[马梦洁]明清民间信仰中国家力量与地方社会的互动·[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
·[吕树明]造神:当代民间车神信俗的实践逻辑·[刘扬]从地仙到宗教正神:民间信仰空间的多种面向
·[刘师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昆明官渡古镇土主信仰研究·[李承柳]试论汉代民间信仰的实用性特点
·[赖伟鸿]“香火”的隐忧:从身体实践到数字民俗的仪式变迁·[黄俊杰]“天灶地设”:大理古城南门城隍庙中灶的符号象征意义
·[刁统菊]当下后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陈思涵]潮汕地区祭祀仪式中的性别秩序
·[林旻雯]民俗生活中的掷筊实践与衍变·[段友文 贾安民]民间信仰谱系的生成演进逻辑
·[张佳伟]不同性质宝卷中的叙事方式及其功能定位·[刘伟波]牡丹江流域萨满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