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2010年世界社会科学报告:知识鸿沟》面世
  作者:UNESCO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6-29 | 点击数:17289
 

2010年世界社会科学报告:部分事实与数据

  第1章 面对世界的社会科学

  “全球环境的变化规模、速度、幅度和意义都清楚地表明,‘墨守成规的研究’,已不足以让个人和群体理解目前正在发生的错综复杂的变化并加以应对。”(凯润•奥布莱恩,Karen O’Brien)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世界人口几乎翻了四倍,从16亿增长到了61亿。

  据估计,1960年全球有7700万移民,50年后,人数增加了近两倍,达到了2亿1400万。

  到21世纪中叶,世界人口中65岁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的比例有可能翻一番。预计到2050年,在一些国家,如意大利、日本、西班牙,每三人中就有一人为65岁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

  第2章 各地区的社会科学机构

  “拉美地区90%的高等教育机构只从事教学活动。”(韦苏里和洛佩兹,Hebe Vessuri & Maria Sonsiré López)

  超过2/3的研究生课程由巴西和墨西哥的公立大学开设,开设这些课程的院校也是大多数研究的产出场所。(韦苏里和洛佩兹, Hebe Vessuri & Maria Sonsiré López)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在世界科学产出中所占的比例急剧下降——从1987年的1%降到了1996年的0.7%,而且没有任何复苏的迹象。

  撒哈拉以南地区在全球科学中所占的比例自1987年达到高峰以来,已经失去了近三分之一(31%)的份额。 (穆顿, Johann Mouton)

  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科学数据库网络(Web of Science database)上所收录的学术著作75%出自南非、尼日利亚和肯尼亚少数几个大学的社会科学家。在中国和南亚地区也可以看到类似差距。(穆顿, Johann Mouton)

  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国家对社会科学研究予以拨款是例外,而不是定例。

  在阿拉伯国家,“专制政体有一种趋势,它们对社会科学予以严厉的管制,限制思想自由,并且在研究和教学中,设置可接受领域和不可接受领域的界限。”

  在中国,“自2003年以来,拨给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包括教学和科研预算的增幅每年约为15-20%”。

  在印度,“2005-06年度,印度1102.8万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中,学习艺术和社会科学专业的占45.13%。如果再加上商业和教育专业,这一比率则上升至64.60%。”但该国“400个国立大学中,只有一小部分,即15-20%,是以教学和研究为主的大学,其余80%只能视为纯教学型的。”

  德国和英国对社会科学的公共资金投入,占整个欧洲的一半。

  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科学体系出现严重衰退。1991年至1999年间,研究人员的数量减少了45.85万,技术人员减少了12.82万,其中只有1.82万移民国外,其余都转至经济部门。目前令人关注的是,由于难以吸引年轻人才,出现了研发人员老化的问题。 2007年,俄罗斯有13740名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数量与1999年大致相当,其中一半是经济学家。

  第3章 不均等的研究能力

  研究商业化

  14个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地区(南共体)国家的所有学者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定期从事咨询工作。 (来源:穆顿引自《最新研究(CREST)》)

  人才流失

  在美国工作的经济学博士中的三分之一,社会学博士中的五分之一是在美国以外出生的。(让皮埃尔,Laurent Jeanpierre)

  据估计,自1990年以来,每年平均有2万名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离开非洲高等教育系统,前往美国、欧洲甚至中东和澳大利亚工作。社科和人文学科这方面的情况则更严重。历史、考古与哲学这类学科在许多国家已经岌岌可危。(奥鲁科什,Adebayo Olukoshi)

  成功经验

  在巴西,由于政府加大工作力度并增加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在过去10年中,社科研究人员的数量几乎增加了两倍。目前,社科研究人员占巴西全国高等教育和科研体制中所有研究人员的32%。巴西共有11.8万研究人员,其中3.75 万为社科研究人员。(古兹莫,Regina Gusmão)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UNESCO PRESS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11次国际学术大会在韩国江陵举行
下一条: ·中越两国专家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召开座谈会
   相关链接
·“绽放”永恒的诗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我们即#活态遗产·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审美研究”田野工作坊专题会议举行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神话研究院成立大会暨《山海经集释》首发式在成都举行·两大科学理事会合并以应对全球挑战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招标选题方向(涉民俗学部分)·创意联结竹子与世界遗产:UNESCO-INBAR联合平行论坛于6月26日成功举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2018年人才引进招聘公告·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神话数据库建设”开题报告会综述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招标公告·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申报公告
·[龚益]美国优先发展社会科学的经验·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海上风第五届都市民俗学论坛“都市楹联与文化景观”征文启事
·陈泳超荣获北京大学第十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名家·贵州学术年会暨中国酒文化高峰论坛在贵州举行
·[邹农俭]跨学科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选择·[李宗克 曹锦清]本土化何以可能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中国民俗学年鉴2015》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