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降边嘉措]致玉树灾区──遥远的牵挂
  作者:降边嘉措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4-24 | 点击数:9942
 

  鲜红的党旗在玉树草原高高飘扬

  我们采风团在瑞金时,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苏维埃中央政府旧址和毛主席、周副主席和朱总司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当地同志告诉我们:毛主席在瑞金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并确定八月一日为红军的建军节,同时制定了党旗和军旗。

  从此以后,鲜艳的党旗和军旗,指引我们党,指引我们的人民军队,指引全国各族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今天,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我又得知图登彭措等曲麻莱县的40多位藏族共产党员,自动地组织“党员突击队”,高举鲜艳的党旗,翻山越岭,在第一时间赶到结古县,与当地的20多位党员一起,冒着余震的危险,争分夺秒地从倒塌的房屋里抢救生命。

  很多读者可能不熟悉曲麻莱这个地方。实际上,曲麻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曲麻莱,在藏语里是“水之源”的意思。人们常说青海省是“三江源”。“三江源”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最早的发源地就在曲麻莱,因而称之为“曲麻莱”——“水之源”。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母亲河黄河、长江以及澜沧江,三大江河都发源于同一个地方,这种情况在全世界也极为少有。然后沿着巴颜喀拉山向南北两面流淌,分别形成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滋润着、哺育着祖国辽阔的土地。

  曲麻莱全县面积有三万多平方公里,几乎等于江西省赣州市18个县面积的总和。但人口十分稀少,只有三万多,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一个人。图登彭措带领40多位共产党员,从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最早的发源地走到结古县。

  图登彭措的家在结古县结古镇。当他率领党员突击队到达灾区时,得知父亲和弟弟都已遇难。他来不及关照其他亲人和自己的家,忍着悲痛,带领突击队的同志奋不顾身地抢救生命。他们从废墟里共救出43人,其中有4位乡亲因伤势过重,在运往医院的途中不幸死亡,其他人都获救了。

  当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问图登彭措:“当强烈的地震发生后,你为什么不去抢救自己的亲人,而先去抢救乡亲们?”

  图登彭措只说了一句话:“因为我是共产党员!”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华丽辞藻,“因为我是共产党员!”这是多么质朴的一句话,但又包涵着多么深刻的内容,多么坚定的信念,多么高尚的情操!

  曲麻莱有我的很多朋友,有很多学生,还有很多优秀的《格萨尔》说唱艺人和《格萨尔》工作者,我们团结合作,为发展《格萨尔》文化事业做出了一些事情。但是,我惟独不认识图登彭措。当我的学生在电话里告诉这个消息时,我禁不住热泪盈眶。后来在青海台的节目中,看到了图登彭措这位可敬可爱的共产党员,饱经高原风霜雨雪的皮肤呈黝黑色,脸面轮廓清晰,就像雕刻一般,目光刚毅而深沉,没有悲痛,没有忧伤。放眼望去,在图登彭措高大的身躯背后,一面经过三江源风霜洗礼的鲜红的党旗,迎着高原的寒风猎猎飘扬。在党旗周围,在废墟之上,有很多人专心致志地在搜寻。不用问,他们肯定就是图登彭措带来的“党员突击队”的共产党员们。面对镜头,面对记者的询问,图登彭措只有一句话:“因为我是共产党员!”然后又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废墟走去。我含着热泪,望着图登彭措渐渐远去的身影,怀着崇敬的心情对自己说:“这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员,一个真正的康巴汉子!”我立即打电话给我的学生,请他向图登彭措和他们党员突击队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他们是我们党优秀的战士,是鲁迅热烈称赞的我们民族的脊梁!

  我的朋友和学生告诉我,玉树草原还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的名字叫才哇,是扎西大同村的支部书记。

  17日上午,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到震灾最严重的结古镇以及周边村庄进行视察,强卫来到扎西大同村,这个村263户村民的房子在地震时全部倒塌了。强卫看到该村的群众都住进了刚刚搭起的棉帐篷,他很高兴,对救灾工作感到满意。他想进一步了解情况,一问,村干部都不见踪影,强卫十分生气,愤怒地说:村干部们不与群众在一起,都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后来,他路过一个物资发放点,居然发现村干部全在那里。

  陪同人员找到才哇,向强卫汇报,说才哇书记正带领村干部们在分发刚刚运到的救灾物资。才哇书记明确宣布:有限的帐篷先分给群众,党员干部一个也不分,有困难暂时要克服。听了汇报,看到才哇满身的尘土,疲惫的面容,强卫的怒气早已消失,他握着才哇满是伤痕的粗壮的手,关切地问:“你家里的情况怎么样?”当翻译把书记的话翻译给才哇时,他忍住悲痛,沉默不语。旁边的干部对强卫说:“才哇家里死了三口亲人……但是他一直没顾上,白天晚上一直在为村里群众操心……”

  强卫这才知道,才哇和他们村里的所有干部和党员这几天一直在抢救乡亲,在几个物资发放点忙着分发物资,安顿乡亲,基本上没有合过眼。

  强卫接着问村民对发放物资满意不满意?

  村民异口同声地说:“满意!”

  强卫动情地对才哇说,“我特别感动,我特别要感谢你。刚才他们跟我说家里三个人遇难,但是你没有顾上自己的家。这两天一直为村民在奔波,在忙碌,在服务。在你的身上,确实体现了我们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我感谢你!”

  说到这里,强卫声音有些哽咽,他连续说了好几个“感谢你”,然后紧紧地握住才哇的手。才哇将头凑过去,按照藏族的习俗,与强卫书记的头碰到一起,行了碰头礼。周围的村民十分感动,都鼓起了掌。

  这时,强卫忍不住流下了泪。当记者采访强卫为什么流泪时,他动情地说:“我们的干部非常优秀,没有他们,我们的抗震救灾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我谢谢他们!”这时,他再次哽咽了。周围的人都流下眼泪,还有人忍不住哭出声来。

  随后,强卫对记者说:“说实在的,我曾经长期做政法工作,自认为十分坚强。在我的记忆中,好像几十年没有掉过眼泪。我不知道今天为什么掉眼泪,但是,就是这些基层的党员干部,他们这种牺牲精神,这种奉献精神,使我深深地受到震撼和感动。”

  今天——4月18日,当我在写这篇文章时,从青海电视台看到,刚刚到玉树的胡锦涛总书记不顾旅途劳累,不顾高寒缺氧,在强卫书记陪同下,来到扎西大同村,亲切接见才哇等村支部的同志,锦涛同志一手拉着一个村干部,称赞他们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

  一个党员是一面红旗,一个支部是一个战斗堡垒。在废墟上,随处可以看到一面面鲜艳的党旗在寒风中飘扬。在锦涛同志和才哇等同志身后,也有一面鲜艳的党旗。党旗所向,就是方向,就是信念,就是决心,就是力量,就是胜利。从玉树草原高高飘扬的党旗,我仿佛看到在瑞金制作的第一面党旗。就是这面党旗,指引英雄的红军战士,血染湘江,冲破国民党反动派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走过雪山草地,走到延安;又从延安走到西柏坡,走进北京城,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今天,我又看到这面党旗在玉树草原高高飘扬。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造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在雪山草地放射出新的光芒,鼓舞着灾区人民艰苦奋斗,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格萨尔研究网 2010-4-2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周星]生活在色彩缤纷的文化中
下一条: ·[朝戈金]站在民众的立场上(代前言)
   相关链接
·[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何城禁]多民族《格萨尔》文本的演进脉络及其故事形态
·[罗文敏]组材: 集与散——《伊利亚特》与 《格萨尔》的情节结构·[宁梅]藏族“鲁母化生型”神话的大传统传承
·[巴莫曲布嫫]以口头传统作为方法:中国史诗学七十年及其实践进路·“中国史诗传统”展在阿拉木图开幕,涉及中国20多个民族
·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格萨尔文库》出版发布及捐赠仪式在京举办·《格萨尔》史诗藏译汉名词术语进入规范化阶段
·[孙正国]20世纪后期中希神话比较研究之批评·[丹珍草]《格萨尔》文本的多样性流变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2018中国青海《格萨尔》史诗系列活动在青海成功举办·[尹虎彬]作为体裁的史诗以及史诗传统存在的先决条件
·[陈安强]羌族的史诗传统及其演述人论述·“三大史诗”保护成果公布 搜集整理工作基本完成(CCTV-13 新闻直播间,2018年5月26日)
·[伦珠旺姆]《格萨尔》圆光艺人才智的图像文本·[杨恩洪]西藏格萨尔说唱艺术抢救始末
·[巴莫曲布嫫]中国史诗研究的学科化及其实践路径·[巴莫曲布嫫]遗产化进程中的活形态史诗传统:表述的张力
·[诺布旺丹]《格萨尔》史诗的集体记忆及其现代性阐释·[丹珍草]《格萨尔》史诗的当代传承及其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