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张玉安 陈岗龙]“东方民间文学丛书”总序
  作者:张玉安 陈岗龙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03 | 点击数:7307
 

  东方民间文学也是东方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绚丽多彩的东方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共同构成了东方文学的整体,而且古老的东方文学的传统特征主要见之于民间文学。但是,过去的文学史家们常常习惯用审视作家文学的眼光去介绍和探讨民间文学作品,未能足够地关注民间文学的本质特征,即口头传统。其结果,这些民间文学作品或传统被看成一个个孤立的作品。此外,文学史家们过去所关注的只是那些民间文学作品被记录成文字的印刷文本形态,而不是自古以来就在每个东方国家民族中口头传承至今的传统。也就是说,以往的东方文学史往往将本质上有区别的口头传统和书面传统相混淆,用研究书面传统的方法来研究口头传统,即用作家文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解释和研究民间文学作品。其结果,这样的解释和分析不一定符合民间文学作品本身的真实情况。目前,我国的东方文学,在外国文学的翻译和研究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历来以西方文学为主,东方文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尤其在工业革命以后的世界文学格局中,西方文学的价值观成了衡量东方文学的唯一标准。如果以是否获诺贝尔文学奖来衡量东方文学,那么除了泰戈尔、川端康成等少数获奖的作家和作品,似乎东方文学就再没有作家和作品可以与西方文学相媲美了。这样,东方文学便自然与西方文学相形见绌了。但实际上,人类的文学和文化一样,并没有唯一的标准,也就是说,标准应该是多样的。东方民间文学在几千年的传承中为东方文学奠定了传统根基,体现了东方各国各民族文学传统的多样性。我们认为,与其迎合西方文学的标准,翘盼诺贝尔文学奖,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文学地位,不如先眼光向下,审视一下东方文学自己的根基。倘若如此,那么我们就会惊喜地发现,东方文学传统的丰富多彩原来竟蕴藏在东方民间文学的花园里!当然,我们也要争取诺贝尔文学奖,要以积极的姿态融入文学的全球化。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保持自己文化的民族性,保留欣赏东方文学传统的权力。我们的这套丛书,将通过对东方民间文学的介绍和赏析,展示东方文学过去鲜为人知的一面。或许,这些内容便是东方文学立身于世界文学之林的主要资本,甚至是世界文学取之不尽的财富和源泉。

  “东方民间文学丛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东方民间文学研究”的后续成果。而“东方民间文学研究”是教育部百所社科研究基地之一的北京大学东方研究中心2001年启动的重大项目。这一项目的主要成果四卷本《东方民间文学概论》已于2006年由昆仑出版社出版。此后,我们在北京大学开设了全校通选课“东方民间文学概论”和研究生课程“东方民间文学”,在国内率先开始培养东方民间文学方向的专门人才。与此同时,我们着手编写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立项教材《东方民间文学教程》。而即将出版的这套“东方民间文学丛书”则是我们走出校园,在更广的范围内拓展东方民间文学的影响,使东方民间文学成为全社会享用的民族文化资源的一个尝试。科研成果从专门研究东方文学和民间文学的专家学者的案头进入大学课堂,再普及到广大读者之中,这样一个将学术研究、课堂教学和社会文化普及三者结合起来的路子,应该是我们大力提倡的。为此,丛书的作者们以雅俗共赏的标准,持严谨科学的态度,用通俗易懂的手笔,认认真真地把东方各国民间文学的精华奉献给读者。丛书各分册的作者,在东方民间文学的研究和教学中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东方民间文学,在感情上已经与各自对象国的民间文学难割难舍。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每本著作的字里行间,不仅饱含着作者的智慧和勤劳,也充溢着他们对东方民间文学的敬重和深深的情感。

  东方民间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和范畴,在中国学界和文化领域引起关注也只有几年的历史,但是她已经展示出东方文化和东方文学中最有希望和最有潜力的风景。我们知道,我们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更相信,“东方民间文学丛书”这样的一套读物对全球化时代善于思考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思考中国文化、思考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东方文化的读者来讲,应该不是奢侈的,而是及时的和需要的。正是在这一点上,宁夏人民出版社独具慧眼,在“跨文化丛书·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和“人文日本新书”两套有影响的丛书之后推出“东方民间文学丛书”,体现了文化关怀的可贵精神。最后特别应该提出的是,这套丛书的出版得到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的资助和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大力支持。在此,我们一并表示衷心的谢意。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2008-2-27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陈明]东方文学研究的新收获──《东方民间文学概论》评介
下一条: ·[刘锡诚]《西和乞巧歌》序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
·[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
·[孙华月]网络语境下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机遇·[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秦选涵]论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审美理想与实践逻辑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刘文江]《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甘肃卷》相关文献的编纂与传说学四个基本理论命题的实证
·[梁家胜]论数字时代民间文学的开源性·[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
·[胡南]回到人的立场·[符腾]浅论《搜神记》民间文学的小说编成之我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