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柯杨:守望民俗50年
  作者:记者 王文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1-21 | 点击数:10811
 

  

记者采访后与柯杨先生合影

  民俗文化的守望者

  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另外一种记忆,相对于二十四史这样的煌煌巨著来说,民族民间文化有着他的独特性,如果说二十四史是中国历史的骨架,那么民族民间文化就是这个骨架上的血肉。

  民族民间文化大部分藏在乡间,隐身于人们生活的角落里。搞民族民间文化离不开田野调查,五十年来,他究竟做了多少次田野调查,已经没法统计了。但其中许多难忘的情景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许多人都知道柯先生有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各地的方言他都会说一点。有几次,记者打电话过去,柯杨先生立刻用武威话和记者说。毫无疑问,这是他长期在田野调查时从乡亲们那里学来的。

  “过去我们下乡进行田野调查,一般在30天到45天左右,那时候,交通不便,很多地方不通汽车,只能背着行李,或搭上乡亲们的拖拉机,或者步行,走乡串户,进行调查。”

  尽管条件非常艰苦,但是保留乡间的民族民间文化瑰宝,则成为他们进行田野调查的动力。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他们到东乡去调查花儿和民俗。从兰州出发后走了三天才到东乡,到了调查点上后。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人们吃饭成为一个大问题。所幸东乡盛产洋芋,听说他们是从省城来调查花儿的。乡亲们非常热情,对他们4人非常客气,按照规定他们每人交了一斤粮票。

  乡亲们接过粮票说:“洋芋蛋蛋可劲吃!”我们采访时,这句话柯杨老师是用东乡方言说的。

  果然到了吃饭的时候,乡亲们端上来了一大盆洋芋,他和另外三个学生,拿起来一顿猛吃,很快高高一盆洋芋就见了底。开头三天,洋芋吃得胃酸的很,三天后逐渐适应了。

  “到了后来每顿饭4个人竟然能吃掉三脸盆洋芋。真不知道,胃被撑得有多大。”

  当45天的田野调查搞完之后,他返回兰州,一进家门,柯先生的夫人大吃一惊,赶忙问道:“你是肿着呢?还是胖了?”此时,正是整个民族面临大饥饿的时代。如果某人胖了,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肿了。柯先生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这次不会肿!”。

  洋芋中富含淀粉,不仅填饱了他们的肚子,而且也使他们长了肉。正是,这些带着原汁原味的乡土“食粮”,不仅填饱了他们的肚子,也填饱他们的精神世界。

  从那时开始,流传在西北地区的花儿,也和柯杨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不仅写了许多有分量的论文,而且多次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宣读,国外的博士生,其中有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苏独玉、德国特里尔大学研究生白茜等人。这些年,花儿逐渐走向国际,其中就有他们的心血。

  2002年柯杨先生出版了《诗与歌的狂欢节———花儿与花儿会之民俗学研究》,2004年8月该书荣获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颁发的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近年来,柯杨先生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到全国的节日文化研究、民俗学的应运研究、如何让其产业化、如何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等方面的研究。

  心存忧患意识

  “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就必须有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就在采访即将结束时,柯杨先生说了这样一句话。这句话现在只能在许多著作中看到,说的人已经很少了。“忧患意识,批判精神”不正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吗﹖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哪里去?这是人类永远思考的中心问题,而思考这些问题的基础便是对历史的记忆。民族民间文化就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记忆,民间文化的消亡也就意味着这种记忆的消失。

  当前以宣扬美国价值观为核心的世界时髦文化,如因特网、好莱坞影片、麦当劳、通俗歌曲、街舞等等,凭借美国的经济实力,在全球几乎是无孔不入,对第三世界青少年的影响尤其严重。大批民族民间文化正在现代化大潮的冲击下消失。

  柯先生这些年来为民族民间奔走呼吁,为被人们视作“封建迷信“的民间俗信正名,为中国传统民族民间文化为外国影视作品,肆意践踏而四处呼吁。所有这些都是基于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就要有敢于说出来的勇气,也唯有如此,才能展现出知识分子的人格魅力。守望这块土地,和这块土地血脉相连,就要为之而奔走呐喊。

  柯先生曾经在他的文章中多次提到:“我们应当有一种“文化危机感”,必须与文化霸权作针锋相对的斗争。”采访中柯先生说:“我最反感的就是唱高调,表面吹嘘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而实际上却在干着破坏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事情。”

  同时,他也强调:“培育和养成一种文化上的宽容心态的重要作用。采访中柯杨先生引用费孝通先生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的话来说明,我们在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上应该采取的态度。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 2007-12-10 9:30:0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刘锡诚]董作宾:乡土研究的先驱
下一条: ·[赵世瑜]三读黄仁宇
   相关链接
·[王德刚]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王德刚:《民俗价值论——中国当代民俗学者民俗价值观研究》
·[刁统菊]女性民俗学者、田野作业与社会性别制度·张举文 宋俊华编:《亚民俗:中美民俗学者交流的故事(第一辑) 》
·[万建中]都市春节的重构与理想主义学术情结·美国民俗学会开展“Why I'm a Folklorist”记录活动
·中美文化对话,从中美民俗学者交流的故事说起·《鹤鸣九皋:民俗学人的村落故事》讲述民俗学者田野故事
·柯杨:守望西北“花儿”一生·花儿今始为谁红
·社会各界沉痛送别陇上民俗学泰斗柯杨·深切缅怀中国民俗学会顾问柯杨教授
·讣告:柯杨先生千古·沉痛悼念陇上学人柯杨先生
·柯杨:现在的人不但不会生活 尤其不会生存·沉痛悼念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创会会长刘志文先生
·[毕雪飞 岩本通弥]日本民俗学者岩本通弥教授访谈录·乌丙安:用双脚走出来的民俗学家
·[张成福]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民俗实践者能被视为公众民俗学者吗?·柯杨从事民间文艺研究工作60年座谈会在兰州举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