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传承人与社区

首页民俗与文化传承人与社区

马背歌王哈扎布
  作者:记者 齐·达日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1-08 | 点击数:10571
 

  长调歌王

  与苏布德同时接受本报专访的,还有著名导演那音太,由他编剧、执导的哈扎布音乐传记故事片《马背歌王》,目前已经进入了后期制作阶段。

  早在陈凯歌还没有想到拍《梅兰芳》的2004年,那音太就开始筹划拍《马背歌王》,写好剧本筹备钱一直到现在。但他至今坚持认为,哈扎布的艺术成就,较梅兰芳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音太导演通过《马背歌王》,试图让人们知道哈扎布的人品、演唱风格及成为一代歌王的经历。他走访、编剧、拍摄将近5年来,逐渐发现,哈扎布的人生经历本身就充满了传奇色彩。“哈扎布这一生,既浪漫又悲惨,唱歌曾经挽救过他,也让他差点丢掉了性命。在他的歌声中,既有个人的喜怒哀乐,又有民族的沧桑兴衰,歌唱与命运紧密联系,终将源远流长的蒙古长调艺术推向了巅峰。”

  在战乱年代,哈扎布曾用歌声救过自己的性命。那是1947年的一个深夜,他被盟里的乱兵掳走,和王爷、乡民等一起被当作人质,但他还依然快活地唱着歌。几天后,解放军追了上来。当时,乱兵首领怀疑哈扎布用歌声引来了追兵,是奸细,决定处死他。行刑之前,扒光哈扎布的衣服绑在大树上喂蚊子。夏季草原上的蚊虫叮咬,让哈扎布痛苦不堪,他心想怎样也是个死,莫不如把喜欢的歌再唱一遍!于是,年轻的哈扎布引吭高歌,歌声让人质纷纷落泪,乱兵及他们的妻儿也黯然神伤,不由自主地低泣。最终,在妇孺们的求情下,哈扎布免除杀身之祸。

  而在“文革中”,哈扎布却因歌获罪,被诬以“特务、叛徒、民族分裂分子、乌兰夫的黑爪牙”等罪名,遭受长达10年的监禁,尝尽刑罚、恐吓、侮辱,终于在痛苦与绝望中哑然失声。多年后,他曾对学生拉苏荣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事,不是死亡,也不是受刑的折磨,即使骨头被打断了,也不过是肉体的痛苦而已;最可怕的是侮辱,把人心里最后仅存的那点尊严都拿出来放在地上践踏,真是不能容忍的恐怖与绝望啊!”

  1976年,54岁的哈扎布获释,怀揣无限感慨地创作了《阳光》。内蒙古广播电台播出后,人们再次欣喜地听到了哈扎布的歌声。那音太说:“对于蒙古族歌唱家,尤其唱长调民歌的歌唱家来说,哈扎布不仅仅是一代歌王,而是一座难以逾越的‘珠穆朗玛峰’。面对歌王存世的14首和声长调、34首长调歌曲、8首宴会歌曲、23首短调歌曲、11首创作歌曲,任何有才华有野心的人都会倒吸一口凉气:此路已经不通,只能另辟蹊径,绕道而行。”

 

  马背绝响

  谈到电影片名,导演那音太说:“之所以命名为《马背歌王》,是因为哈扎布一辈子都没摆脱对‘马’的热情,这是一种来源于蒙古民族灵魂深处的情感,他不但在生活中喜欢马,他的歌也大多数与马有关,他演唱的《小黄马》、《轻快的走马》堪称是蒙古长调的巅峰之作,经典的《小黄马》至今无人比肩。”

  “在哈扎布身上,集中体现了达观、勇毅、深沉的蒙古民族性格,而他的人生又充满了悲情色彩,尽可能表达他演唱时乐观中的悲情,是我们力求展现给观众的,也是拍摄面临的最大难度。”那音太认为,马和爱情几乎构成了他那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也充实了他那有情有味的长调艺术。“听哈扎布唱长调民歌,如果听者没去过草原,没有找到骑在马背上的感觉,就体会不到蒙古长调的深远意境。”

  苏布德告诉本报记者,哈扎布晚年唱得最多的歌,是长调《老鹰》。他说:“我现在已经老了,正像一只老鹰,落叶归根嘛!所以,我在呼和浩特退休后回来了,还是故乡好啊!我已经老了,我要退出舞台,培养新人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最光荣的事情。”《老鹰》是一首古老的歌唱人生老年悲情的哲理民歌,他通过唱这首歌表达了对晚辈的深情厚爱及面对生老病死的坦然。后来,他还曾对席慕蓉说过这样一句话:“面对死亡,我并不惧怕。此刻,我的心情就像那佩戴着银鞍子的骏马,又像那心里有着私密恋人的喇嘛一样,兴高采烈地往前走着哪!”言语间透露出来的达观心态,常人难以企及。

  哈扎布曾长期致力于培养新一代长调歌手,我国著名歌唱家胡松华、拉苏荣、德德玛等都是他的得意门生,青年歌手齐峰是他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而早年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不但创造性地发展了蒙古长调的演唱方法,而且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蒙古族草原声乐学派,为蒙古长调艺术的演唱方法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草原生态和牧民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哈扎布等老一辈长调艺术家的相继离世,蒙古长调濒临灭绝。

  最近,苏布德跟那音太联系频繁,还在帮着剧组筹集资金,她最大的愿望是在银幕上看到哈扎布。好多年之前,香港电视台采访哈扎布,苏布德曾在现场充当翻译,后来有朋友告诉她,1986年访问日本收到3张唱盘,居然是哈扎布的专辑,而且声称:歌者是中国的“国宝”。为了让人们知道真实的歌唱家哈扎布,她跟导演那音太的剧组共同努力着。(来源:北方周末报)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2010-01-04 16:20

上一条: ·[袁盛勇]延安文人视域中的“民间艺人”
下一条: ·唱大秦腔的小若兰
   相关链接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王晓宇 潘思薇]新疆面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
·[路转红]肃北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变迁研究·[包海青]论蒙古族叙事民歌文本生成与传承机制
·[陈岱娜]自我经营、性别与边界:社区语境下的非遗传承人现状探析·[周波]从“身份认同”到“文化认同”: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设计的新面向
·[王历]非遗实践、传承者在非遗商业化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刘朝晖]谁的遗产?商业化、生活态与非遗保护的专属权困境
·[郑鑫宇]遗产地社区讲解员与传承人的互动性研究·[詹娜]喀左蒙古族民间叙事群体生成的动力解析
·[杨文]知识生产与制度赋权:中国非遗传承人制度的当代实践·[涂慷]大美工匠
·[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何华湘]网络时代非遗传播伦理问题探析
·[席建立]消褪不了的常州梳篦魅力·[王翘楚]“重生”的兔子王
·[罗婷]我国少数民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保护现状及云传承机制研究·[崔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保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